1832年2月,在歐洲大陸上闖了大禍的英國老,再一次將他們的注意力從即將陷入革命風暴的歐洲大陸上收回,然後投入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去了。

法國的“一月革命”肯定會在原本就非常動盪的歐洲大陸上掀起一場場革命風暴,荷蘭王國可能會失去比利時,這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之前因為是否讓拿破崙二世出任比利時國王的問題在哪裡糾纏不休。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所以比利時的獨立將會很快實現。

德意志諸邦的進步力量可能會想用一場共和革命將他們一盤散沙式的邦聯變成一個統一的共和國——而這將意味著奧地利帝國的瓦解和德意志諸邦王權的淪喪!當然了,奧地利皇帝和德意志諸邦的君主、保守派肯定會想方設法壓制革命。其中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諸邦還好一點。他們只要壓制共和派就可以了,加強德意志諸邦之間的抱團對他們沒什麼壞處......但是奧地利帝國就慘了!

德意志人為主的奧地利肯定想和德意志諸邦一起過,而奧地利帝國統治下的其他民族則想實現獨立自己過......反正除了哈布斯堡家族,是沒有人想要奧地利帝國的。

奧地利南邊的義大利早就蠢蠢欲動了,他們的燒炭黨人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就不斷髮動起義,試圖建立一個統一而且獨立的義大利共和國或王國。而在剛剛過去的1831年,一個名叫朱塞佩.馬志尼的青年燒炭黨人在法國馬賽成立了青年義大利黨......和之前的燒炭黨相比,青年義大利黨顯然更加進步,也更有思想,肯定也更能折騰!

羅剎沙皇尼古拉一世很快也會面臨大麻煩!

沙皇統治下的波蘭向來有很高的革命熱情,而且波蘭人還相當憎恨強勢君主......所以他們過去寧願選擇弱勢的外來戶當國王也不要可能形成集權的本國豪強。結果原本強大的波蘭王國給糟蹋得越來越弱,而隔壁羅剎、普魯士、奧地利在實現了不同程度的集權後就把波蘭給瓜分掉了。但是波蘭人追求獨立和自由的心並沒有死,而且因為波蘭革命是找羅剎、普魯士、奧地利的麻煩,所以一直得到法國的支援,拿破崙也曾經為波蘭革命出過大力,波蘭的波拿巴分子也就特別活躍,接下去一準得加班加點鬧革命了。

而羅剎本國的貴族在1825年就想學法國大革命革沙皇家的命!現在看見法蘭西又......又共和了!他們還不得大鬧羅剎?

總之,法國的“一月革命”就是一把點燃歐洲大陸革命乾柴的烈火!

整個歐洲大陸怎麼都得亂上一陣子,但是英國卻大機率可以再一次獨善其身。愛爾蘭的隱患,還有英格蘭土地集中的問題,當然都挺麻煩,但大英帝國有的是資源可以應付。英國本土人口不多,攏共才2000多萬,外面的殖民地又是過剩用不完的,還有個逆子國美利堅可以給英國窮人去實現美國夢(歐洲其他國家的窮人也可以去,但總歸沒有說英語的人過去方便),所以英國現在是亂不起來的。

現在歐洲亂了,美國又陷入了和大明的代理人戰爭不能自拔,放眼西方,好像也只有大英帝國的本土可以保持穩定和安逸。

所以英格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仍然將是西方資本的最愛之地,而英鎊、英債、英股也從法國“一月革命”鬧起來後就開始走強了。

另外,原本大英帝國一直擔心的法國——羅剎聯手背刺自己的事兒,現在隨著法國革命,都不可能再發生了。如果拿破崙二世紫袍加身,說不定還能和尼古拉一世再處處,但現在他共和了,那尼古拉一世怎麼可能和他要好?而且法國海軍的一部分艦隊還跟黑髮路易跑去了阿爾及利亞,還有許多在建的戰列艦則因為沒了大明的技術支援,即便能夠建成,威力也比不了原來。

因此大英帝國完全可以放心了。

而從歐洲大陸搗亂歸來的威靈頓公爵和巴麥尊子爵還得到兩個好訊息——大英帝國已經有了艦載機和航母了!

從軍械總監薩默塞特那裡得到這倆好訊息的威靈頓公爵和巴麥尊子爵,興沖沖的就去了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普利茅斯軍港,並且在軍港最深處的一片被嚴密封鎖起來的水面上,看見了一艘很容易讓人忽視的航母和一架停在該航母上的雙翼飛機。

之所以說這艘航母很容易讓人忽視,是因為它實在太小了!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輕型航母,而是一艘嬰兒航母。

“菲茨羅尹,這,這是航母?”站在一條驅逐艦上,低頭看著水面上的一艘特別幼小的,只能裝一架艦載機的船隻,威靈頓公爵很不確定地問身邊的軍械總監薩默塞特。

“是的!”薩默塞特點了點頭,“這是航母,它有直通式的飛行甲板,可以放飛艦載機,所以它就是一艘航母。”

“它有多大?”威靈頓公爵又問。

“它的標準排水量有200噸,全長20米,寬12米,採用了深V型船身設計,可以在28節的高速航行中保持船體穩定......”

“什麼?它能開到28節?它的動力系統是什麼?”威靈頓公爵哭笑不得地問。

薩默塞特則不失幽默地回答:“公爵,它的動力系統是四根又長又堅固的船槳和四名大力水手......不過僅僅靠他們,是很難讓船速達到28節的。所以在放飛艦載機的時候,為了儘可能多的製造出甲板風,還需要用我們最新式的高速驅逐艦拖著它跑。”

“那架飛機是什麼型號?它真的能在這種......嬰兒航母上起飛?”威靈頓公爵還是難以接受航母可以小到這種地步。

“公爵,那架飛機的編號是凱利F1型,”薩默塞特回答道,“它是一架單發雙翼飛機,機身為木質結構加蒙布,安裝了一臺80匹馬力的轉缸發動機,最大時速接近70節(約130公里/小時),只要有足夠大的甲板風,完全可以在20米長的飛行甲板上起飛。您等會兒就能看見它從這艘......嬰兒航母上起飛了。”

威靈頓公爵又問:“那是起飛......降落呢?它要怎麼降落?20米的飛行甲板能降落飛機?”

“當然不能了,”薩默塞特搖搖頭,“這型航母目前還不具備收回艦載機的能力。”

“那它有什麼用?”

薩默塞特說:“公爵,它可以用來搭載一架水上飛機......大明海軍最早上航母的飛機也是水上飛機。實際上,我們也已經在加快建造大型載機戰列艦和載機巡洋艦了。但這種大型艦艇的建造耗時很長,造好以後還需要多達幾個月的海試才能投入使用。所以我們的工程師就設計了這種嬰兒型的應急航母......如果這型嬰兒航母可以順利定型,我們準備建造50-100艘航母,以便迅速形成戰鬥力。”

“這樣的航母造一艘要多長時間?”海軍大臣巴麥尊子爵插話問。

“三到五天,”薩默塞特說,“還需要一天時間進行海試。即便算得再寬一些,從開工建造到交付,1個星期應該夠了!而且這型航母不必在英國本土建造,印度、美國甚至澳大利亞的造船廠也能批次進行生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表最白炮灰

琴立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