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軍左隊遭遇丁偉安排的堵擊部隊的阻擊。

鬼子中隊長木村一郎又被丁偉一槍擊斃。

無法從丁偉設下的周密伏擊圈內衝出去的日軍,在這場繼續演變的戰鬥中,已經明顯落了下風。

這時日軍士兵的戰鬥素養倒是體現了出來。

鬼子士兵不像八路軍部隊的組成部分,大多甚至是從來沒有摸過槍的農民。

小鬼子在國內徵兵的標準還是比較高的,至少都上過小學,識字不是問題,學習能力因此較強。

另外還會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軍事訓練,才會在老兵的帶領下逐漸投入戰場。

眼下隨著鬼子中隊長木村一郎的陣亡,從鬼子迅速調整的指揮結構便能看出一二。

木村一郎的死亡並沒有使鬼子陷入指揮癱瘓的地步。

鬼子副官在第一時間接替了木村一郎的指揮工作。

基層的鬼子指揮官,哪怕是一名小小的班長,都具有相當不錯的軍事素養,就地組織隊伍展開勐烈反擊。

這群即便被困死在伏擊圈內,已經是困獸之鬥的小鬼子,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令人側目。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在敵後戰場上打伏擊戰,八路軍一方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並且付出相當大的傷亡代價,這才能夠艱難地取得最終勝利的緣由。

裝備精良、軍事素養過人的鬼子部隊的確強悍。

附近的八路軍部隊往往裝備稀缺,彈藥落後,伏擊戰一打響,要不了多久手頭的彈藥就不夠使了,只能被迫提前發動衝鋒,和鬼子展開白刃戰。

軍事素養過人的鬼子又反應極快,只要第一時間回過神來,就可以藉助精良的裝備反打伏擊的八路軍。

所以在敵後,抗戰初期的時候,八路軍伏擊鬼子,反被更少的鬼子重創的情況並不少見。

後來八路是學聰明瞭,只有在地利和人數上佔有絕對的優勢,並且確切地知道鬼子部隊的各方面情報之後,這才敢打響一場伏擊戰。

平時更多的是以遊擊、襲擾為主。

可惜,還是那句話。

倒黴的小鬼子遇見的是丁偉的隊伍。

眼下新一團伏擊連之強悍,可是集合了整個新一團的資源、裝備、彈藥和精銳,這才精心打造出來的尖刀部隊。

每一位成員可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

戰鬥一打響,鬼子的重機槍、輕機槍、擲彈筒,壓根兒沒來得及展現威力,就在第一時間被戰士們針對性地壓制住。

丁偉在戰前的動員中,更是特意交代過:

“裝備彈藥打沒了咱們可以再繳獲,可咱們戰士的命就只有一條,所以能用子彈解決的鬼子就不要用刺刀,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這次彈藥什麼的都不要捨不得,給我狠狠的打,以最勐烈的火力,最快的方式,迅速解決這夥鬼子!”

戰士們按照團長丁偉的囑託,伏擊連表現出的火力之兇勐,直接顛覆了鬼子對裝備落後、彈藥稀缺的土八路的認知。

伏擊圈的中部區域被炮轟的情況下,鬼子的前部與後部首尾不能相顧。

前部的鬼子企圖衝出伏擊圈,後部的鬼子又企圖撤出伏擊圈,結果在兩頭分別遭到丁偉安排的堵擊分隊與尾擊分隊的伏擊。

至此,鬼子徹底絕望,在戰士們居高臨下傾瀉的火力下,傷亡不斷遞增。

丁偉適時下達命令,尾擊分隊與堵擊分隊配合兩支側擊分隊,逐漸向伏擊圈中心區域合攏。

四面收攏包圍圈,徹底殲滅負隅頑抗的日軍。

山道兩側,側擊分隊的戰士們一輪手榴彈的投擲過後,在輕機槍火力與後方擲彈筒炮火的掩護下,斜向向山道穿插,抵近之後,以精準的火力消滅剩下的鬼子。

接替了木村一郎指揮權的鬼子副官,很快便步了木村一郎的後塵,死在炮火之中。

戰士們的進攻動作迅勐,根本不給鬼子任何喘息之機。

是趁你病,要你命。

一鼓作氣,直到消滅最後一個鬼子。

從戰鬥打響到現在,前後不到二十分鐘,這場突然爆發,不足以彪炳史冊,卻同樣精彩萬分的經典伏擊戰,正式宣告結束。

一場伏擊戰順利進入尾聲。

戰士們最喜歡的就是戰鬥之後繳獲那豐碩的戰利品。

一營長張大彪一臉喜色地喊道:“同志們,迅速打掃戰場,把戰場給我打掃乾淨些,一顆子彈殼也不要落下!”

這是八路軍部隊的老傳統,平時搞點兒繳獲不容易,但凡打了勝仗,條件充足的情況下,打掃戰場的時候恨不得掘地三尺。

火炮、機槍就不說了。

哪怕是一個子彈殼,戰士們也捨不得丟棄。

沒法子,八路軍部隊的後勤供應能力太差了,空子彈殼拿回去哪怕是當口哨呢,也算是資源。

丁偉則是冷靜的多,他下令道:“一營長,打掃戰場之前,先安排部分戰士快速補刀一遍,確定所有的鬼子陣亡。”

“啊?”

張大彪當場愣住,沒有這樣的先例啊!

丁偉道:“沒啥好奇怪的,補刀才是戰鬥結束後的精髓,這麼多鬼子未必都死透了,萬一咱們打掃戰場的時候有鬼子突然活過來,冷不丁的給咱們一槍,我可不想咱們戰士沒犧牲在戰鬥中,反窩囊地死在鬼子的黑槍下。”

“當然,如果撞見重傷的,還有搶救可能的鬼子,也不違背咱們八路軍優待俘虜的傳統,不過,要第一時間把他給我打暈過去,不能把任何危險留給咱們戰士!”

“是!”回過神來的張大彪連忙應道,心裡頭則是滴咕著,咱團長這真是太細節了。

說歸說,鬧歸鬧。

在鬼子身上補刀的感覺的確痛快。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一會兒工夫能捅死好幾十個,就像是自己在戰場上殺的鬼子似的。

偶爾遇見個沒死透的,一刀子捅進去還能抽搐幾下,好不刺激!

嚐到了甜頭的張大彪樂道:“團長,這補刀的主意可真不錯。”

丁偉道:“小鬼子平常就是這麼幹的,咱們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哦,對了,以後再有這樣的戰鬥,不妨帶一些新兵過來,新兵們膽量還沒有磨練出來,正好把補刀的工作交給他們,練練膽子。”

張大彪:“……”

他佩服地衝著自家團長豎起了大拇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晉太祖武皇帝傳

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