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木構建築就是美”

雖然景區的建築是後期修建的,但是建的很精美考究,據說當時政府修建景區不少的木材都是從有收藏木材的人的手裡採購的,用的都是好料子。

蘇甜走走歇歇來到石窟前,在開始的地方能看出有的地方被損壞的還挺嚴重的。往前走,裡面有的石窟處於修繕中,只有部分石窟對外開放。

為了減少對石窟的損壞,隔一段時間,開放的石窟會進行更換。

前面的一到四窟,正在修繕,無法參觀。

她從第五窟看起,裡面是不準開閃光燈拍攝的,不過裡面是可以看清楚大致的佛像造型的。

蘇甜對佛法佛像的認識並沒有多少,對此101為她進行科普講解。

第五窟到第七窟外面的木構建築是在清朝順治年間修建的,古樸繁雜的木構建築遇上層層疊疊、凹凸不平的石窟,使人有一瞬間的錯覺,彷彿置身塞外。

她跟隨著遊客的腳步,進入到第五窟的內部。

“哇!”來看的遊客不由自主的驚呼。

一進去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讓人不自覺的抬頭仰望,非常地震撼,它是雲岡石窟內部最高的一尊像,幾乎到了整個石窟的頂部。

與兩側的佛像組成三世佛的造型,在清代的時候,對石窟進行過包泥彩繪,使佛像更加具有衝擊感。

主佛太高,只能感受他的高大,莊嚴。

蘇甜看向他邊上的西脅侍佛,可以直觀的看出非常的漂亮,佛像的臉部,眉眼細長、鼻樑高挺,嘴角微微上提,面容平和。

莊嚴中透露出秀雅,看到這樣的形象不會產生距離感,表現出‘佛愛世人’,是在跟大眾進行對話。

包括整體的造型,已經逐漸的漢化、本土化。佛像身上的衣服,看上去薄薄一層,中間打個結,是南朝的一種服飾的穿法。

佛像的手勢是一個掌推在身前。

“統子,他的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啊!”蘇甜看這一掌很有大師的感覺。

101:“這是‘無畏印’代表無所畏懼”

厲害厲害。

石窟處處都能體現當時工匠的技術跟審美。

在一個不算顯眼的地方,刻的是一個供養人的形象,她從上看到下,不禁有些可惜,下部的受損程度就有些嚴重了。

因為雲岡石窟的砂岩含長石的成分有些高,是比較怕水的,遇上水會加速風化。但是砂岩的質地比較的鬆軟,比較容易雕刻,不過細節是比較難的。

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出工匠的技術,用大的線條去刻畫,很難的。

再看看面前的佛像,線條簡潔流暢,人物神情生動。

雖然雲岡石窟是為了宣揚佛教,但是它的形象來自民間,來自生活,正是這樣它才會更感人。

蘇甜不少在影片中、書本里,看到過關於雲岡石窟的佛像,看的時候是美的,震撼的,當自己真正的用眼神去看,去描繪時,震撼是以前的百倍不止。

參觀完第五窟,來到第六窟,這倆是雙窟。

比起第五窟,第六窟就更加精美,有學者認為這是孝文帝為祖母馮太后所築,四面開龕,四面八方都有佛像在注視著你。

裡面的雕刻也非常的有意思,有很多佛教的故事刻在上面。

塔柱的下層雕刻的是釋迦牟尼佛、西側彌勒佛法相莊嚴、北側為‘二佛並坐’,根據是為馮太后所築的說法來看,這寓意為太后與皇帝共治天下。

北側部分風化極其嚴重,幾乎快沒了。

中心柱的東側雕刻一尊交腳的彌勒菩薩。

接下來就到了101講解時間,裡面有大量的佛教故事,自己是不懂的。

101:“宿主,這裡面一天可都講不完,我就挑幾個給你講吧!”

“好!”

101:“你看在中心塔柱東側的下層的降神選擇圖,是在描繪摩耶夫人,就是佛祖的母親,她面前的是將要用來佈施的財物,有兩個人是前來接受佈施的,再看靠著它的那一塊,就是白象入佛祖母親的夢,淨飯王請占卜師來占卜。”

淨飯王,是因為他的名字翻譯過來是純淨稻米的意思,再加上他是國王,不是把飯都吃的乾乾淨淨哦!他是佛陀的父親。

101:“宿主,你之前是不是在屋脊上看見那個灌浴太子圖,就在中心塔柱的西面。其實前面景區的建築不少都是借鑑石窟裡面的內容的。還有你看中心塔柱南側的‘神樹現身圖’你看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蘇甜就聽著系統給他的指的位置,望過去,“噫!這神樹長的怪矮的,葉子長的還有些像多肉。”

101要是能具象,嘴角都要抽出重影了,她觀察的角度還挺特別,就等著她看完。

“她的形象有點像是胡人哦!”

101有些激動,終於說在點上了,“對!根據佛經的記載釋迦太子在出生時或出生後會出現三十二種瑞像,其中一個就是樹神現身,不過在印度樹神的形象是藥叉女,是裸體的,北魏時期接受不了,就變成了長髮穿長裙的胡人形象。”

“包括西側的右肋而生,佛陀的母親穿的是漢服,旁邊的剛出聲的太子也是身穿漢服,在這裡梵天跟帝釋天的形象也被減去。”

她思考了一下,在古代,皇帝是天子,不被出現很正常,至於穿漢服跟形象的替換,入鄉隨俗,懂不懂。

101:“最有意思的是南壁上方的雕刻,宿主你抬頭向上看,這個名字叫《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圖》,中間坐著的是釋迦摩尼,右邊是文殊菩薩、左邊是維摩詰,維摩詰是古印度毗舍離地方的一位富翁,家裡十分有錢,奴僕成群,但是他勤於攻讀,修行虔誠,得聖果成就,稱大菩薩。”

“它有意思在,是佛陀到這個地方來講法,維摩詰不給他面子,說自己生病了,不去法會。於是佛陀派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前去探病。”

這不就是那個叫什麼‘拜碼頭’,新人初到某地,去拜訪當地的大哥,給個方便。沒想到佛教也有這套,有意思。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忍界大魔王的枯燥生活

鯉魚打盹

醫女行天下

秋顯

與魔鬼相戀

笑該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