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太子六百里加急!”

一個信使帶著老大的信來了,朱棣也不在乎,無非又是像那些腐儒一樣絮絮叨叨。

太子被那群儒家的文官影響太深了,朱棣是馬上皇帝,只信手中之劍,壓根不信儒家那什麼以德服人的一套。

所以老大的六百里加急,朱棣想著可能又是勸自己退兵。

孤打了一輩子仗了,這些蠻夷畏威而不畏德,還需要你指點你老子嗎?

不過...

“哈哈~”朱棣撫了一下長鬚,看向漢王朱高煦。“老二!念念你大哥又給朕唸叨些啥了!”

“遵旨”漢王朱高煦起身,甲葉碰撞出聲響,他接過信使的六百里加急,念起了老大朱高熾的來信,還真不算是念叨。

“皇上一路追擊韃靼部部主力於斡難河畔,一為可喜,一為可憂。

兒臣得報,瓦剌部與兀良哈部雖接受我大明封賞,然其兩部仍有二心,韃靼部太師阿魯臺東逃瓦剌,威脅我軍東路側翼大軍,卻不見瓦剌部來報,甚為可憂...況雨季將至,我...”

老大朱高熾倒也沒別的心思,明顯蒙古各部似乎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收錢不辦事,提醒讓朱棣小心別被瓦剌部背刺。

老大的六百里加急,總結起來就是:

爹你快點打,瓦剌、兀良哈收錢不辦事,打慢咯,瓦剌和兀良哈會生變。

然後下雨了,從關內往塞外運糧食,耗費民力錢糧太多了。

要實在不行,爹你就早點回來吧,國家的事,我這太子管起來有點力不從心,大明不能沒有爹啊!

“啪!”

朱棣一巴掌,拍的桌面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

“這個老大,一天到晚跟朕耍心眼子,朝廷不都是他的人,朕都要歸他管了嗎?”

聽得皇帝生太子的氣,漢王和趙王都不禁暗喜,想著接下來要在老爺子面前好好表現。

“皇上!太子本來就不支援您北征,這萬一後勤供應不上...”

漢王有機會,不介意在老爺子面前,給太子上眼藥。

“他敢!”現在正是用得著漢王的時候,老爺子也不介意陪漢王演演戲。“太子催著朕回去理政,但韃靼南窺,不打疼他們,難道北方百姓會有好日子過嗎?”

明軍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出塞三個月,耗費錢糧無數,好不容易把韃靼部主力堵在了斡難河畔,朱棣自然就不能這麼輕易就回去。

不過老大說的不無道理,雨季維持十萬大軍的後勤線,不太現實,所以必須速戰速決。

想到這,朱棣心中便有了決定,不能再用神機營慢慢耗韃靼部大軍的重騎兵了。

這幾天,大明憑藉著步,騎,炮,銃多兵種聯合作戰優勢,已經把一統韃靼三部的梟雄阿雅失裡的重灌騎兵消耗的差不多了,下面就到了大決戰的時候了。

“漢王你親領大營,趙王把你手裡的錦衣衛給朕散出去,查清楚太子所說的韃靼部、兀良哈部、韃靼部太師阿魯臺的動向。

另,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譚青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為前鋒。

你們給朕把韃靼大軍往斡難河以西趕,務必畢其功於一役。

朕親率五軍營的鐵騎找機會馳擊,給他本雅失裡來一下狠的。”

朱棣抽出腰間寶劍,堅定不移的道。“眾將各為其事,領旨吧!”

群將負甲起身,齊聲拱手。

“遵旨!”

隨後眾將領命而去,各司其職。

朱棣走到大帳之外,矯健的帶甲翻身上馬,坐於馬上,他對親軍錦衣衛的一個千戶吩咐。

“傳令五軍營,隨朕馳擊!”

“哈哈!駕~”

在朱棣一陣豪邁的笑聲中,本來還肅殺安靜的明軍軍陣,似乎活了過來。

明軍軍陣猶如一朵黑色的烏雲,向著被堵在斡難河畔的白色韃靼大軍壓了過去。

五軍營乃是朱棣為燕王時,北平行都司的邊軍整合而來,隨著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又將一部分京營整合了進來,是百戰精銳的老兵。

朱棣親率的五軍營鐵騎,前往一處小山丘,以便觀察戰場局勢,找準時機出擊。

五軍營中,一個騎馬的小將驟然腦袋一昏,要不旁邊的袍澤扶了一把,他就差點跌下馬去。

“少主!你是不是生病了,待會我去請思恩伯寬宥,讓少主留在後方暫歇。”

這名五軍營的百戰老兵,眼中透露著關切,少主是第一次上戰場,心中膽怯也是正常,

只是不類其父而已,實在不行,這爵位也不掙也罷,還是讓少主安度餘生吧!

看著這老兵的拙劣的激將法演技,王宇都沒想到,自己還有被人小瞧了的一天。

“族叔!誰怕了!”王宇有些莽撞,一把推開防止他落馬的老兵,維持原主莽夫的人設。

“對了!族叔有本雅失裡和阿魯臺的畫像沒,說不定這次,我還能生擒這兩個韃靼頭目,把我家老子北征丟掉的爵位,重新給掙回來呢!”

生擒韃靼部的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臺,那基本韃靼部都廢了,的確是可以掙回來一個爵位了。

被王宇叫族叔的親兵,壓根一點不信他能做到,在大明朝獲得爵位,雖然沒有漢朝那樣李廣那樣難,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主要王宇手裡就十五個對前靖安侯王忠忠心耿耿的親兵,壓根不可於萬軍之中生擒本雅失裡和阿魯臺。

人家兩人可是韃靼部的核心人物,三萬多兵馬保護,可不會讓王宇撿了漏。

“少主本雅失裡和阿魯臺的畫像,這玩意兒,誰會隨手帶著啊!真的不要屬下去求一求本思恩伯嗎?將軍生前與他還是有些交情的~”

王宇懶得給這前身老爹留下的親兵解釋了,自己那只是穿越來適應身體而已。“駕!”他直接搶跑,離開這親兵護衛。

話說王宇加了三點毅力,適應原主身體和接受記憶的速度也快了很多,簡單點來說,他“奪舍”原主的速度更快了,甚至不需要緩衝了。

原來還以為加了三點毅力,只是能用來同時控制分身而已,想不到精神屬性似乎也強大了很多。

“駕!”

這原主老爹的親兵護衛族叔,乃是其父同族之人,忠心耿耿,他不敢怠慢,直接帶著十五人太子府的親衛,緊隨其後。

這被王宇的稱為族叔的親衛,的確是夠忠心了,即使自己的便宜老爹靖安侯王忠被除爵了,也還堅定不移的效忠著他。

原主的身份,乃是那個因為靖難,被封為靖安侯王忠。

除爵的原因也很簡單。

王忠隨著淇國公丘福帶著十萬大軍北征韃靼部時,輕敵冒進,被韃靼部誘敵深入,致使和大軍脫節,用千把人的先鋒對韃靼部搞奇襲,結果使一公四侯皆戰死,十萬大軍群龍無首,沒於塞外。

這一戰的訊息傳回大明,朱棣震怒,靖安侯爵除。

淇國公可是靖難第一功臣,居然敗了。

然後才有了這次朱棣誰都不信,御駕親征韃靼的戰事。

所以,有優勢的時候,你不老老實實抱團推塔,你浪個啥啊?

朱棣親率的十萬明軍和韃靼可汗本雅失裡部的三萬大軍,正式在斡難河畔開戰。

當然了,據王宇觀察十萬明軍裡,大致有六萬多的輔兵,這些人可能是負責安營紮寨、運輸糧食軍械的任務;剩下的四萬才是正規軍,負責打仗。

不過與王宇發現明軍的裝備,與正史還是有些差距,著甲率太高了。

要知道在古代私藏甲胃,便是以謀反論處,是要砍頭的,所以甲胃很珍貴。

但王宇隨著五軍營騎馬來到山丘之上,下方明軍幾乎全是一體鍛造的黑色細鱗甲,只能說是這個影視世界跟原本的歷史有差距了。

不過也不奇怪,這局裡還給一代妖后孫若微洗白了呢!

明明好端端的賢后胡善祥,也成了心機女,還和大鬍子漢王有染。

我的天,要是這事還是如原劇裡那樣發生,也不知道表哥知道這事,會不會氣瘋了。

沒錯!王宇的表哥,就是那位大明朱棣的好聖孫,書畫家,促織天子,蛐蛐皇帝,繼位平亂,開啟宣德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

王宇的母親乃是太子妃張氏的姐姐,老爹被除爵就憂思成疾掛了,王宇這些年是寄養在太子府,和朱瞻基一起長大的。

南京,太子府。

皇帝離京之後,太子朱高熾監國理政,當然了他和自己弟弟有些莽撞的漢王不同,朱胖胖還是很謹慎,沒有去皇宮辦公。

反而是在太子府處理國政,處理好奏摺之後,太子忙裡偷閒,遁入了後府擼他的白毛閣大學士去了。

太子妃張妍一看,胖胖這麼悠哉悠哉擼狗,氣就不打一處來。“我說太子爺,這大軍去了塞外,你咋就一點都不擔心呢~”

太子心寬體胖,笑了笑,拉著太子妃坐在步拔床上,知道她在擔心什麼,拍了拍她的手。

“放心吧!我把宇兒安排在了幼官舍人營,跟老爺子在一起,基本都在後軍陣中,很安全的。”

胖胖的朱高熾還怪會安慰人嘞,可惜張妍卻不領情,一把甩開他的手。

“老爺子打起仗來,那還分什麼前軍後軍啊!太子爺我告訴你,要是宇兒出事了,我可跟你沒完~”

張妍又不是不知道老爺子的脾氣,搞不好還親自衝殺敵陣,到時候戰場哪有安全的地方。

太子朱高熾的嘴巴微微向下彎曲,有些委屈的辯解。“那當初還是你求我讓他去的呢!”

太子妃一聽,可不高興了。

“我求你,你就答應啊!你也是堂堂大明太子,明知道戰場危險,你咋就不多勸勸我呢!”

“...”

好吧!實際張妍也沒有惡意,也不是真的怪太子朱高熾,只是有些後悔答應王宇,幫他參軍了。

不得不說,有位這樣向著孃家的姐姐和姑姑,張克儉和王宇可是爽歪歪了。

其實原主有些莽撞,為了把老爹丟掉的爵位掙回來,去求了姑姑太子妃張氏讓自己參合這次北征韃靼,最後自然是走了太子的關係,進了五軍營的幼官舍人營,做了一個小旗。

五軍營的幼官舍人營,負責在京各衛的幼官和應襲舍人的操練。

簡單點來說,幼官舍人營就是勳貴子弟鍍金的地方,當然了各衛有比較優秀的寒門子弟,也會一併送過來培養,最後外放各衛擔任中低軍官,有點像是大明版的黃埔軍校。

當然了,堡宗之前,勳貴子弟鍍金也得上前線和寒門子弟一道拼殺。

之後嘛,于謙嘗試過重建五軍營,被堡宗搞死了,就不了了之了。

然後...

不用多說,土木堡之戰後,明軍高層將領幾乎被一掃而空,而中堅的基礎軍官培養渠道又斷了,明軍基礎戰鬥力,肉眼可見的拉稀了。

而在幼官舍人營似乎都是勳貴子弟,以及各衛比較看好的軍中好手,似乎不太好立功啊!

好嘛!只能說太子爺對原主一番好意,讓王宇有些無奈啊!

自己不升官,還怎麼完成任務啊!

王宇要完成在大明風華這個世界的主任務,還就得升官,至少得是權傾朝野,甚至是指鹿(shu)為馬(ya)的地步。

不然朱棣五徵蒙古都這麼難了,王宇要把周圍十五個鄰國打一遍,大明朝堂還不得炸了啊!

【主線任務:大明風華,風華一定是別無二致的,周圍有口服心不服的鄰國可不行,以漢朝的方式,征服十五個大明的鄰國,漢化人數過半,則視為成功。】

【任務獎勵:通用獎項五選一】

【任務失敗:本世界死亡或任務失敗、放棄任務,自動返回現實世界】

從華夏的歷史看,中央王朝有兩種代表性的征服方式。

征服有漢朝這樣的完全漢化征服,即漢朝和匈奴打了一百多年,甚至匈奴都打跑了,北方沒了匈奴這個部族,用高消耗,絕其族、滅其祀、毀其文字、斷起更本,換來征服之地徹底漢化,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征服也有唐朝這樣的胡漢雜居的征服,即唐朝用了三年就滅了突厥,將他們頭目全都葛了,遷到內地,異族甚至能為我所用,當兵納糧,用最低的成本,統治更多的疆域。

大明的方式則是兩者兼而有之,近的建立衛所,遠的便用唐朝似的羈縻管理,即軍事控制和財貨拉攏。

這次為了安撫瓦剌部和兀良哈部,大明可是又給封爵又給財貨的。

可惜草原上的狼,可是喂不熟的,瓦剌部首領馬木哈此時正夥同韃靼部太師阿魯臺,從察合臺汗國往斡難河畔行軍而來。

“尊敬馬木哈大汗!我們已經繞開了明軍的偏師,為何大軍不在行進了,本雅失裡大汗還在斡難河,等著我們的援軍呢!”

“太師!本雅失裡大汗是我妻子的哥哥,也是其格木的舅公,本汗也是心急如焚呢!但明軍三路大軍出塞,我們切不可輕敵冒進,待打探好明軍虛實,再行動吧!”

“這...馬哈木大汗...”

馬木哈坐在中軍大帳之上,抱著懷裡牙牙學語的小孫女其木格,不顧阿魯臺的催促,率領的瓦剌大軍行進很慢。

他在等明軍和韃靼部這一戰的結果。

雖然阿魯臺忠心,但本雅失裡壓根信不過他,手裡才有五千不到兵力。

現在阿魯臺,連逼著瓦剌出兵救援的本錢都沒有。

韃靼太師阿魯臺那區區五千兵力,在馬木哈瓦剌兩萬大軍裡,甚至翻不出一朵浪花。

搞不好本雅失裡在斡難河畔掛了,馬哈木還想趁機吞了阿魯臺的兵馬呢!

現在大明草原的局勢就是這樣,明軍打擊最強的部族,剩者為王,活下來,才有贏得一切,草場、財貨、女人。

反正明軍每次都是打完就撤,佔領不了草原。只是馬哈木不知道,朱棣已經打算在草原建兩座城了。

到時候,這兩座衛所城市,就是插在草原的兩顆釘子,把草原截斷成兩截,他們活動範圍都會被壓縮了。

當然了現在馬哈木不知道朱棣的打算,自然心裡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要是明軍敗了,馬木哈便馳援明軍,幫他們撤回關內,不能再讓韃靼部膨脹了,他也想當草原霸主。

要是他大舅子本雅失裡敗了,那馬木哈去救一下大舅子,免得明軍打順手了,把他也順道給滅了。

總之,在馬木哈的謀劃中,整個草原只回有他一個贏家。

不過整合了瓦剌三部的梟雄馬木哈,可能打死他都想不到,自己謀劃,或許會被一個明軍小旗打亂。

因為這個小旗準備,像是演義裡那樣,來一波斬將奪旗,或者生擒本雅失裡也可,這麼一來,大戰或許會結束的很快。

馬木哈可不能及時趕到戰場,救援韃靼部本雅失裡的大軍。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歡迎來到修真學院

紅色機頂盒

悟性逆天:大唐小狀元震驚李世民

醉愛楓林晚

快穿成了系統

暖陽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