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珊的臉變得更紅了,老師的話她雖然只能聽得半懂,但是也大致明白其中的意思。而且,她還敏銳地察覺了老師最後的話裡面另外的意思,於是她把自己本來想問的最後一個問題吞了回去——她已經得到答案了。

原本她想就自己和學弟之間的聯絡和來往做一個解釋,但是現在想來已經用不著了。原本困惑又緊張的心情一下放開了,忽然感到這世界盡然這麼寬廣。她後退了一步,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沒有問題了!我去把分類機測試要用的戶籍材料再整理一遍!”

第二天,李加奈特意提早到了車間倉庫,打算把昨天朋友拜託查詢的戶籍資料找出來。可是看到一疊疊擺放整齊的戶籍資訊表,她卻傻了眼——以前這些材料都是按照公社和戶主姓名排列的,一家人的卡片都在一起。現在卻變了,被整理成按照原籍和職業排列了,每一疊旁邊還細心地寫著原籍是哪,職業是什麼,人數……等等資訊。

這裡有臨高和瓊山兩縣部分地區的超過一萬人的戶籍資料,上哪兒去找加來公社林光輝家的戶口?

這時馮珊睡眼惺忪地走了進來,李加奈連忙問道:“小馮老師,這些表格……順序怎麼都變了啊。”

“哦,今天要測試分類機的樣機,老師說除了以戶籍所在地和姓氏分類之外,再用原籍和職業兩類資訊對卡片分類。因為每個公社的人數和每個姓氏的人數以前都統計好了,所以昨天他讓錢羽之重新整理了這些戶籍資料,準備用來驗證今天的分類結果的。昨天晚上……呵欠……我又查了一下每疊的張數標上去的……查到半夜……”

“啊,對了,你今天要查那戶人家的情況。”馮珊想了起來。

“是啊。錢羽之這呆子……都沒和我說一聲。”

說著,李加奈突然想起昨天她也喝了不少酒,回到家就睡了一覺,然後晚上又窩在房間裡整理記錄白天聽到的一些資訊,並沒有和隔壁房間的錢羽之見面。早上起來時她還發現門口放著一個暖水瓶和兩塊薯粉餅,上面夾著昨天晚上錢羽之給她留的字條。

“這怎麼辦?”李加奈有些著急。

“……”,馮珊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見馮諾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老師早。”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

馮諾隨意說了聲,“好”。然後馬上說道,“這些資料整理完了嗎?快搬到外間去,分類機的樣機馬上就裝好了。”

說完,他又走了出去。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只好開始把戶籍資料往外搬。

“一會兒測試的時候和老師說說,用機器查一下,應該沒問題。”馮珊悄悄地說。

好幾個歸化民工人正圍著滿地的元件忙碌著,馮諾和攻關小組的好幾名元老站在一旁指點兼聊天。

“我還是覺得應該設計成轉盤式的,搞個10格大轉盤。轉盤上裝幾個簍,分類機感應到哪個孔,就把轉盤轉到對應的簍上,將卡片丟進去。”一名元老說。“現在你這個設計相當於10套串聯的讀卡系統,每套系統才連線1個繼電器,穿孔的就橫推到側面的卡袋裡,沒穿孔的繼續走。這樣每個讀卡單元只用來檢查800個孔位中的一個是否穿孔,效率太低。”

“我記得製表機的讀卡是每秒1張吧。”又有人說道。

“嗯,還要長一點,1點幾秒吧。這次的讀卡裝置用了鍾博士新設計的結構,估計能控制在1秒以內。”

“那還是太慢了,1張卡的分類需要10秒鐘。”

“老梁,你又忘了,上回和你解釋過一次。第1張卡片傳到第2套讀卡機構的時候,第2張卡片就可以傳到第1套讀卡機構了,實際上還是每張卡1秒鐘。”

“哦,哦,對。”

“速度還算可以,還是每小時3000多張。”

“我看太快也沒必要,萬一繼電器還是適應不了怎麼辦。”孫立瞥了一眼正在安裝繼電器的錢羽之。

“這次沒問題了,這段時間我們給繼電器改進了設計。”馮諾連忙說道。

“新的繞線機什麼時候能到?現在的裝置繞線總是有些問題。”他又問孫立。

“大概還要一週。”孫立回答。

標準件廠最近出品了線徑的紫銅線,電子裝置車間也馬上在其基礎上製作了一批漆包線。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一部分控制用繼電器的體型顯著縮小了,反應也更加靈敏。

“計數器的數碼輪用的是什麼材料?”鍾博士問。分類機的每個卡袋處安裝了聯動的計數器,反正又不費事,原理和製表機是一樣的。

“高碳鋼吧。”有人回答。

“計數器用的這種輪,不需要太好的材料。現在的設計裡,這種數位輪與上下級沒有機械接觸,僅有電接觸。我們可以將其做成可快速替換的模組,如果壞了,拔下來換個好的上去就行了。這樣維護起來比較方便,也節省昂貴的材料。”鍾博士又開始推銷他的模組化構想。

“不過梢釘是計數器裡負荷最重的零件,需要頻繁地與棘輪齒衝面摩擦,需要硬度高一些的材料。”他又補充說。

“嗯,下次試試。不過上回那個設計圖有點問題,Y型叉架離開角度不對,會導致棘輪迴撥,這樣另一個梢釘就對不上衝面了。”

“哦,這次沒問題了,我增加了梢釘間距,能保證一個可靠的‘開鎖’位。另外棘輪衝面角度也修正了。”

……

“老馮,你還是沒設計多條件分類麼,是不是有點保守了?製表機、分類機,都是隻能針對卡片的某一列進行統計和分類。”

“誰說沒改進,還是有改進的,最多可以支援10條件分類。”馮諾略帶得意地回答。

“嗯?怎麼弄的。沒看到有相應結構啊?”

“雖然每套讀卡系統只有1個讀卡觸輥,每次只能讀1個孔。但是這個觸輥的位置是可調的,可以分別調整對準不同的列和行。我在每個送卡繼電器上游又加了一個控制繼電器,上面有個開關,可以選擇啟用或者不啟用。這樣,相當於可以給控制送卡機構的繼電器取反了。我既可以選擇送出所有穿孔的卡片,也可以選擇送出所有不穿孔的卡片。”

“然後,第二套送卡機構我再換另外一個孔檢查,再把不符合條件的都送出去。以此類推,到最後剩下的是就我要的同時滿足多個條件的卡片。”

“嗯……這也太簡陋了。一來你沒辦法解決‘或’條件的問題,因為你已經在第一個卡袋把不滿足條件的卡片都送出去了,對吧?所有條件之間的關係都是‘與’;二來,你要的卡片是挑出來了,但原本的卡片庫順序就全亂了,實際上是被隨便分類了。”鍾博士皺著眉頭說。

不過,這個辦法雖然很簡陋,眾人還是覺得思路頗有意思,一時間討論十分熱烈。

又過了一會,機器安裝完成,接上動力運轉也正常,工人們就撤走了。元老們半討論半閒扯了一會,也漸漸散去了,——這一天才剛剛開始,大家都有很多事要忙。最後只剩下電子裝置車間的4個人。

“開始測試吧。”馮諾說。“把卡片搬來,先……”

“老師……”李加奈舉手示意,接著她把要找戶籍資料的事情說了一下。

馮諾來了興趣,有個具體的例子試一試也不錯。

“戶主叫什麼?”他問。

“林光輝。加來公社的。”

“加來公社是1001014——”

在民生省制定的地區程式碼表裡面,與舊時空類似,只不過是用7位數代表地區。前3位是到“省”一級,100是海南,101是臺灣,102是濟州島……這是元老院目前的直轄地區。110-199是預留給大陸的,200-219預留給朝鮮,220-249預留給日本,250-269預留給中南半島,270-299預留給南洋諸島。其餘的號碼暫時還沒有分配。如果以後地盤大了不夠用,也可以在最前面增加一位解決問題。

之後就是省以下的縣\/區,在海南,10是臨高,11是三亞榆林,12是三亞田獨,13是瓊山,14是澄邁……而最後一位就是公社了,在臨高,11是百仞公社,12是博鋪公社,13是南寶公社,14就是加來公社了……

其實還有10。戶籍所在地的第6~7位代表公社\/村,但所有的縣下屬公社都是從11開始編號的。而‘10’,代表這個人是久居此地的元老家中的一員:元老本人、配偶、子女、其他家屬、生活秘書或者奴僕等等。

“這次我們只有臨高和瓊山的一部分戶籍資料,所以第1讀卡位排除第5位不是0的卡片,這就區別了臨高和瓊山,第2讀卡位排除第7位不是4的卡片,這就挑出了加來公社。”馮諾交代。

“戶主姓林,林的區位碼是——”

“3354。”那邊李加奈迅速答道。

“嗯,那就用第3-6讀卡位選出戶主姓氏3354的卡片。7-10位就過濾一下戶主名字的後一個字吧。是輝嗎?”

“是的,區位碼是2752。”

-------------------------------------------------------------

下次更新:第七卷-兩廣攻略篇59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