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春,三月,幽州,涿郡郡城,城東李氏莊園。

現任李氏家主李信正在演武場鍛鍊武藝,這李信面若冠玉猿臂蜂腰,身長八尺有餘,手持長槍,只見他長槍抖動之間風雷乍現,披甲的假人胸口瞬間通透,想來這一槍若是紮在真人身上怕是不活了。

李信收起長槍,接過僕人呈上的布帛擦乾了臉上的汗漬,又細細清理保養這把千金不換的神兵。恰此時,一人匆匆步入演武場,正是李氏管家李才。

“老爺,出大事了,太平賊起事了!”,尚未近前,李才便忍不住大聲報告,實在是這個訊息太過震撼人心了,雖說世道艱難,但真有人揭竿而起而且聲勢如此浩大,還是令人難以置信。

“果然……”,李信沒有回覆李才,心裡暗道果然如此,當此亂世,我一個現代五好青年也要做點什麼了,必不能讓華夏民族重蹈覆轍五胡亂華這等慘事了。

沒錯,李信,字子云,幽州涿郡人士,豪強李氏當代家主,穿越人士。李信五歲時打破胎中之謎,經過幾年的資訊收集,意識到自已轉世重生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東漢末年,比如涿郡真有一個屠戶張飛,豹頭環眼、燕頜虎鬚,一看就是猛將坯子,而且確實很猛,出手之間黑風四溢--是真的有黑風。

當李信意識到張飛是真的能開無雙的張飛後,便督促父親花重金延請教頭練習武藝,至十二歲時武藝初成,教頭已經教無可教時,李信又打聽到冀州常山國有隱世高人童淵,遂攜重禮遠赴常山國拜師,童淵見李信誠心可嘉又兼資質出色,終是收下李信為徒,由此李信成為了趙雲的師兄。

學藝兩年,童淵認為該教的都教了之後,李信便辭別師傅回到涿郡,恰逢盧植在涿郡教化門徒,李信於是上門拜師研習經學,盧植有教無類遂收李信為記名弟子,又二年,盧植被調回雒陽與馬日磾、蔡邕等一同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由此李信回家閉門習文練武,間或結交便宜師兄劉備、同郡豪強張飛,至今光和七年,李信已二十有一。

“李才,備馬,我要去樓桑村一趟。”

李信吩咐完,便快步回到臥室簡單沐浴換了一身乾淨衣衫,再出門時,李才安排好的隨行家丁四人已經牽著馬候在莊園門口了。

“少爺,請上馬。”

見到李信從莊園中出來,有一人牽著李信的坐騎近前,說話的是李風,李風自幼隨李信一起長大,算是李信的心腹,辦事靠譜,頗得李信讚賞,目前是莊園家丁的副首領,替李信節制李氏800莊丁。

李信對隨行四人頷首示意,隨即翻身上馬,馬鞭輕揮間,馬蹄生風,一路往涿縣樓桑村而去,李風等四人見狀也趕緊縱馬揚鞭,不多時,一行人已不見身影。

李信到樓桑村時已是中午,到村口時,李信招呼隨從四人下馬步行,以免衝撞行人。四人一路疾行,直奔村南邊一戶人家,想是對此地輕車熟路,來了不止一次。進門口便見到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餘,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

尚未進門,便有三個青年人出門相迎,想是聽到門外的馬蹄聲,出門探看。

“師兄,有大事相告,我等出頭的時機到了!”,李信不等對面領頭青年說話,便說出此行目的,語氣頗為激動。

對面領頭青年喚作劉備,字玄德,與李信一同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為師學習經學,因此以師兄弟相稱。劉備自幼失怙,與母親相依為命,早年得同宗族叔資助,後又得李信扶持,因而同李信交情匪淺。

劉備走到近前,把住李信手臂,哈哈一笑。

“賢弟,先不急說事,我先為你介紹兩位豪傑,也是我的結拜義弟”。

劉備一手牽著李信,一手牽著一紅臉壯漢,給二人互相介紹。

“賢弟,這是我結拜二弟,關羽關雲長”,劉備說完又指著李信對關羽說,“雲長,這就是我常提起的李信李子云,子云不光是我的師弟,還是我的大恩人,更兼文韜武略,你二人當時常親近。”

又指著另一人,對李信說:“這位如今是我結拜三弟,張飛張翼德,想來你們已經認識多年了,也無需我再給你們互相引見了”。

李信對關羽拱手一禮,略顯激動:“雲長二哥,久仰大名,今日一見足慰平生了!”

關羽略有些疑惑,但現在不是追問的時候,也抱拳一禮:“自與大哥結拜以來,大哥時常唸叨子云賢弟,我也很好奇何等人物能得大哥如此看重,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幸會幸會!”

那邊張飛早就耐不住上前了,他與李信是多年的交情,自不必過多介紹。

“子云,剛才聽你說有大事相告,又說我等出頭的時機到了,到底是何等大事,勞你如此急切上門?”

李信收起笑容,對劉備說道:“師兄,容我先進屋喝口茶水潤潤嗓子,再與幾位兄長詳談。”

隨後李信吩咐李風幾人在院子外面守著,便拉著三兄弟來到裡屋大堂,劉備親自烹茶招待,隨後四人圍坐榻上,劉備示意李信可以說了。

“師兄,太平道反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武:開局就是全知全能

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