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球上,至少有十個異常點。】系統有些焦慮。

溫華龍這幾天絲毫不緊張,自已明明已經告訴了他,那些未來甚至過去的人類之光將提前將近,可溫華龍還是沒有任何表示。

【你就不怕自已的計劃被這群人阻止嗎?】

溫華龍搖搖頭‘我越來越確信,你確實擁有自我意志。’

‘另外你也不用擔心,我要做的不是什麼垃圾小說中反派的陰謀。我做的是推動工業,加速科學進步。’

‘這是大勢,就算那些人類的佼佼者聯合在一起,在浩浩蕩蕩的文明程序面前,他們一樣改變不了什麼,甚至連他們本身都會被捲入進步的未來。’

‘而且,誰說他們就一定會和我敵對?’

‘時間要是真的那麼厲害,直接一場超級地震毀滅我不就行了?或者天降神雷劈死我不也一樣嗎?’

‘說白了,時間只不過是將他們帶到這裡,而不能控制這些人。說不定,我還會和這群人類之光中的某幾個成為朋友呢。’

系統呵呵一笑,表示無語【你要是真的這麼自信,那你就繼續自信吧。】

說完這句話,系統便又一次隱身消失了。

溫華龍整理了有些褶皺的衣服,慢步走在街上。

這時一輛馬車飛馳過來,停在了溫華龍的面前。

“溫先生,皇上都急死了,你怎麼還這麼不緊不慢?”駕車的車伕有些著急的說道。

溫華龍笑著對車伕說“我只是不想脫離百姓太久,好吧我現在就上車。”

倭寇島發生了意外。

倒不是倭寇崛起,團結起來反抗大明。

而是大明南邊那群小國不知好歹,不知道從哪得到的訊息,現在一個個前往倭寇島搞破壞。

這種嚴重影響皇家和百官創收的行為,引得朝廷上下一個個義憤填膺。

“殺,殺光這群蠻夷!”今日早朝上,一名文官大聲喊著。

一旁的武將自然要嘲諷一番“怎麼不去用你們的儒學教化?”

另一名文官說道“教化?教化個屁!他們也配?一群蠻子。”

“那群蠻子,抱著一年三熟的土地不好好發展,整天不是騷擾大明南方邊界就是去倭寇島騷擾我們採銀。”

“我看他們根本就教化不了,就應該全部殺光!”

這名文官的話固然有些激進,但是文武百官卻是沒有反駁。

這是意外的,以往只要誰提出來斬盡殺絕的行為,那可都會被反駁批評,今天這文官的話居然沒人反駁。

一名武官打趣道“你們的孔聖人不是說有教無類嗎?”

那文官梗著脖子“孔聖人說的自然是我漢人,跟那群蠻夷有什麼關係?”

“打進南蠻,讓這群畏威而不懷德的蠻夷,通通消失。”

朱元璋將今日早朝的對話講給溫華龍,自已卻哈哈大笑。

“這群文官,一涉及自已利益就瘋了一樣。”

“以前總是讓咱感化,現在好了自已開始給孔聖人挑刺了。”

溫華龍抿了口茶水。

“大明南邊你要打,我也不反對,但是現在重點應該是你要想想怎麼限制這群文武百官。”

“我推測,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文武百官的權力也會逐漸增大,估計到你孫子這一代,也就壓不住文武百官了。”

朱元璋緊皺眉頭,這一直是他擔心的。

“我給你個建議,現在下令取消奴隸和奴僕制度,不要跟我講什麼大明已經沒有奴隸,那賣身契又是什麼?所以,所有僱傭行為必須在官府備案,且最長僱傭行為不允許超過三年,三年後想要繼續那就繼續簽約。”

“而且還要在法律裡簽署,只要被僱傭者提前三十天提出離職通知,那麼僱傭方將不允許任何阻止離開的行為。”

“當然了,這只是表面上的煙霧彈,實際上你需要讓百官先以身作則,禁止他們繼續僱傭奴僕,並且限制他們的家族經商。”

“沒有了奴僕,他們也就很難再產生高高在上的錯覺。限制他們家族經商,也就將他們徹底綁架在皇家身上。”

“雖然仍然避免不了他們貪汙腐敗,但是卻限制了他們的慾望,沒有了隨意指揮的人,那權利慾自然就會轉移到金錢欲中,這才能讓你的後代坐的安穩一些。”

朱元璋左思右想,這件事恐怕不能與百官商議,只能和自已兒子一起討論,這個政策的可行性。

“契約之論,古已有之。你的想法固然好,但是如果貿然取消,是否會有人以此去傷害那些底層商人的利益?”

溫華龍點點頭“你想的很全面,那樣的話可以增加競業協議,以避免有人以此套取一些底層商販的利益,同時可以設定反壟斷法,除了國家,任何個人機構都不在允許直接壟斷一個行業,任何行業只要被壟斷,便立刻拆分,或者直接懲罰他整體價值的百分之五千,這樣以來就可以了。”

朱元璋倒吸一口涼氣“百分之五千…五百倍?他能付得起?”

溫華龍冷哼一聲“付不起?那就用他的個人財產,比如他的私宅和他的人來償還。”

朱元璋想了半天,還是問道“你好像對這些壟斷一個行業的商人,很討厭?”

溫華龍點點頭“沒實現壟斷的商人,可以是無惡不作的,也可以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商人。”

“但是隻要他完成了壟斷,那麼他就會在一瞬間轉變成一個無國無君無父的亂臣賊子。”

“這與他個人好壞無關,只與他的位置相關。”

朱元璋點點頭,經過溫華龍的講解他也明白了壟斷的可怕“那麼,什麼行業是必須掌握在手裡的,什麼行業又是允許私人參與的?”

“能源,礦產,交通,大宗運輸,軍械生產,糧食生產,土地交易這幾大行業必須牢牢掌握,如果國家經濟危機,礦產可以適當讓出一到三成。”

“教育,醫療,科研,這三項可以適當開放不超過兩成給民間,至於其他的,則可以簡單佔據一到三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一中學生,魂穿什麼啊!?

龍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