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縣的兵營訓練場上,王全帶著番禺縣的騎兵正在演練戰術。

番禺縣計程車兵以往日常環境比較優渥,訓練比較懶散。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戰術素養都與邢道榮和鮑隆所帶的零陵兵和桂陽兵相差甚遠。只是靠著王全的騎兵S級的兵種能力,提高了隊伍士兵的騎術,才能勉強跟上訓練。

然而在王全急令轉彎時,有幾個士兵沒抓住韁繩,從馬上摔了下來。

“怎麼又落馬了啊。”這已經不是訓練中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

王全見狀立馬叫停,下馬檢查了士兵身體狀況,幸虧訓練前讓士兵們都在甲冑里加墊了一層厚布,士兵們只是留下了皮外傷。

“大哥,咋樣,你的兵沒事吧。”邢道榮和鮑隆趕來關心地問道。

“沒什麼,皮外傷,不礙事。”王全回道。

王全看了看這摔下的三人,也是有些後怕,自己的兵種技能雖然提高了隊伍裡馬匹的速度,也能加成隊伍裡士兵的騎術。能使一個原本普通的騎兵,變得熟練,使一個熟練的騎兵變得精通。可是如果騎兵的基礎太差,就算在他的加成下也只是變為一個普通的騎兵,遭遇危急的情況下反而會因為戰馬的速度過快而出現剛剛落馬的現象。要知道如果在真的戰場上,落馬就等於必死無疑啊。

然而這南海的騎兵基本上都是會上那麼一點馬術而已,這還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像老譚就完全不會騎馬,只能在另一邊操練步兵。畢竟在當時的南方地區,馬都不怎麼多見。

至少要想個辦法減少這些士兵落馬的機率才行。王全這樣想著,上前檢查三位士兵的戰馬。這一檢查他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在這個時代,這騎馬甚至連單馬鐙都沒有!

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單邊馬鐙文物,是東吳將軍丁奉墓中的一個騎兵俑。至於現在,可能離單馬鐙的發明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更別說雙馬鐙了。

若是在現在能給騎兵配置上雙馬鐙,那麼直接領先數百年的時間啊。

王全想到後,立馬趕去了番禺縣內萬能的工房。

工房內的人對於王全的到來已經是見怪不怪了,直接問他需要幹嘛,王全也是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他的要求。

“雙邊馬鐙?”

“對就是幫忙打造出能夠掛在馬鞍兩邊,供騎兵雙腳踏住的鐵環,方便讓士兵穩定在馬鞍上。”王全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出來形狀。

“喔。。。”工匠們也是露出了好奇的微笑,這個縣令總是能夠提出些新奇的東西,也讓他們有了想要做出來看看究竟是啥的慾望。

“那就先給我打上一百副。”王全這樣要求是因為現在番禺只有一百匹戰馬,馬鐙再多也沒用。

“好的。”工匠們一接到任務,馬上就進入了狀態,“砰砰”地敲打起來。

......

數日後,工匠便將打好的鐵製馬鐙送到了兵營中。

王全也是很意外,問工匠怎麼這麼快就做好了。

“王縣令,這次你讓我們做的東西沒之前的複雜,我們定了定型就直接打出來了。”工匠回答道。

王全看著打製好的馬鐙,恍然大悟,這馬鐙的工藝本來就不是太複雜,之所以出現得晚,是因為這個理念出現得晚。很會騎馬的人不需要馬鐙也能騎,不會騎馬的人根本不騎馬也就不需要馬鐙。只有到了某些歷史時期,出現了想要騎馬又不太會騎馬的人,馬鐙才能應運而生。

在王全的命令下,番禺縣計程車兵都給戰馬裝上了雙馬鐙,這次直接參與了對戰的演練,對手則是邢道榮和鮑隆的聯軍。

裝上馬鐙後,王全隊伍計程車兵在進行各種變換方向時,士兵都感到比之前要穩定,動作也好控制得多。在王全的組織下,先是成功躲避了邢道榮鮑隆隊伍的攻擊,接著又對邢道榮和鮑隆隊伍發起了衝鋒,有了馬鐙的幫助,王全的隊伍在馬上使用武器進行衝鋒的威力都大了不少,對邢道榮鮑隆的隊伍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雖說最後還是邢道榮和鮑隆的隊伍略勝一籌,但僅僅裝上了馬鐙就能瞬間提高這麼多戰鬥力,也是讓在場觀戰的人為之驚奇。

“大哥,這馬鐙可真是個好東西啊,一裝上你隊伍就厲害了那麼多。”演練結束後,鮑隆跑了過來,他對這馬鐙的效果感到十分震驚。

“是啊大哥,你什麼時候給俺們這邊也裝上啊,太強了。”

“這個就得看工匠師傅們的努力了。”王全說罷,給在旁邊看了全程演練的工匠打了個眼色。

“王大人,不曾想這馬鐙看著簡單,卻能給騎兵這麼大的幫助,我回去立馬跟李頭報告,說縣令大人需要打造更多馬鐙,並會改得讓士兵更容易踩得住。”工匠看完了剛剛的演練,也是驚訝於馬鐙的實戰效果竟如此明顯。

王全聽到工匠這樣說,高興地點頭。隨後他轉身問向自己的隊伍,看看他們使用馬鐙的感覺怎麼樣。

“沒想到啊,只是加了兩個放腳的地方,騎馬就穩了那麼多。”

“是啊,我這不太會騎馬的,都能在馬上耍起武器了。”

“有了腳蹬,轉彎也不怕太摔下去了。”

聽著士兵們的反應,王全很是滿意。在他看來馬鐙的發明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了騎兵的門檻,在沒有馬鐙前培養騎兵需要經歷很多時間,對士兵騎馬的天賦也要求很高。然而有了馬鐙之後,培養出能夠上戰場的騎兵所需的時間大幅縮短,讓騎兵的規模能夠變得更加大。

現在已經有了雙馬鐙,再加上自己的騎兵S級能力,這騎兵不就穩了嗎?

喔,還是差了馬。

先不說整個南海郡了,要是能先為番禺縣的全軍配上戰馬就好了。一隊訓練有素的千人騎兵隊,在戰場上也大有用處的。

要不再去下增城縣摘點荔枝賣吧!

訓練結束,王全回到縣府,見他回來,劉平立刻走了過來,遞給他一封信。

“王縣令,這有士燮大人的親筆信,要遞給你。”

王全聽後,眉頭一皺,士燮的信?總覺得不是什麼好事啊。

他開啟了信,越看臉色越不好。

“王縣令,這信中說了何事啊?”劉平見狀問道,

“士燮大人讓我去一趟廣信縣,說是有人在他面前告了狀。”

“告狀?告了什麼事呢?”劉平一臉疑惑。

王全嘆了一口氣,“有人告我,說我做生意做得太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袍加身後,開國功臣全跑路

無邊落慕瀟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