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雨天的生活漸漸走向了正軌。他所居住的小院位於寧遠王府的後宅,是一個並不很大的小院落。這裡一片寧靜,院裡種的幾株翠竹,如今早已長得高大茂盛,形成了一片清新幽靜的小竹林。夜晚,竹影婆娑,真是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悠閒和悵然。王維的那首《竹裡館》中寫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當年在背這首詩時,並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如今,身處其中,這種寧靜之下的月夜,讓人的心如止水一般平靜,思念或許會縈繞心頭。只不過,一切都會慢慢釋然。

四個被星辰他們派來伺候他的小夥子,名字也真是太好聽了,他們分別是春風,夏雨,秋陽,冬雪了。他們每個人都很機靈,聰明,特別有眼力見兒,是雨天特別滿意的小夥伴兒。沒幾天,他們就和雨天很熟絡了。他們慢慢的揣測著大少爺的脾性,結果發現,自家的大少爺啊,性格是那麼的溫柔,待人是那麼的和氣,話雖不多,但心思卻很縝密。大將軍府裡的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太喜歡這個小王爺,大少爺了。

每日清晨,大少爺都會早早起床練功。那一招一式,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真是讓小哥幾個驚歎不已,少爺真是武林奇才啊!最讓他們倍感幸福的是,大少爺還負責指導他們練功,特別認真負責。以至於雖然才和少爺相處了短短几日,但是分明已經覺察到了自已的功夫已與之前有所不同了。

伺候著這樣如寶藏般的大少爺,真是讓小哥四個覺得無上榮光,既驕傲又幸福,可是有了回到暗影眾兄弟面前時可以炫耀的資本了。之前剛來時的一切忐忑不安,在這幾天的相處中都煙消雲散了。

這天,雨天和奶奶,母親以及父王用過早飯之後,他提出,想到外邊走走看看,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母親和奶奶都是習武之人,沒有那麼多婆婆媽媽的講究,只是叮囑他讓自已小心一些,別惹事,畢竟這是他16年來,第一次這樣正兒八經的出門去街上走走。父王鼓勵他多出去看看,多瞭解一下民情及社會狀況,並且囑咐四小兄弟要好好保護好大少爺,如有事情處理不了的話,立刻回將軍府報信兒。司馬雨天自信的笑了,“奶奶……”(哈哈,雖然這是現代社會里最為普通的一個稱呼,但是在如今這個千年之前的封建社會里,卻是還沒有人用到過。但老太太卻聽了相當受用,她雖然不太明白孫兒為什麼要這樣的稱呼她,但是雨天說這個稱呼是對她最親密的一種稱呼後,她就欣然接受了。)

“娘,孩兒也不是三歲小兒了。雖然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出門溜達,哈哈,您還是放寬心吧!孩兒不會惹事的,因為你的兒子是個遵紀守法的好青年。”說罷,他毫不吝惜自已溫暖的擁抱,走上前去,輕輕地抱了一下母親荷靈王妃,又抱了抱奶奶司馬竹,看著媽媽和奶奶一臉的懵懂和羞澀,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種如此純淨的微笑,就如同春風化雨般地溫暖著他人。雖然媽媽和奶奶還在回味他那不太好理解的語言,還在回味著如此貌似不合乎章法,但卻次次上癮的擁抱。這種感覺真好!

自已怎麼可能是第一次出門呢?在那個自已曾經無比熟悉的世界裡,離開家,離開親愛的奶奶,獨自一人去遠方陌生的城市求學,從軍,工作……很多年了,自已早已經習慣了忍受孤獨寂寞。獨立這個詞應該是能夠描述自已的很貼切的一個詞吧!

司馬雨天一襲白衣,髮髻高高挽起,容顏俊美,身姿挺拔,飄逸出塵。儒雅而不傲氣,風流倜儻而不世俗,真宛若是一位仙氣飄飄的謙謙君子,玉樹臨風,世間無雙。

蘇軾的《失題三道》中寫道:公子只應見畫,此中我獨知津。寫到水窮天木少,定非塵土間人。主人公應該就是司馬雨天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美青年吧!

同樣是乾淨利索,相貌端正,身材挺拔的春風,夏雨,秋陽,冬雪四個小跟隨,今天也是異常興奮。這是他們多年做暗影衛以來,第一次光明正大地沐浴在陽光下,以自已真實的面容示人。何況還是跟隨著咱家這位如美玉般的大少爺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未央史詩

倍頌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