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娘用了這一個絕招,果然,把我頭上的蝨子連根殺絕了。

我再也沒有蝨子的困擾了,但是,等我很多年長大成人後,我才發現,在頭上噴這類的農藥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得遵從醫生的要求,如果孩子的面板吸收不當的話,會對孩子的腦部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這樣看來,我要感謝俺娘當年沒因為這事把我弄成個傻子,感謝她當年的不殺之恩啊!

在我所有的記憶中,我從來都不記得俺娘抱過我,一兩歲小的時候,肯定抱過我,但那個時候的記憶估計沒有留下痕跡。

後來肯定她很少抱我或者基本上沒抱過我,不然,我腦海裡至今記得小時候的很多畫面,唯獨沒有她抱我的記憶,也可能後來,在我一歲的時候,她就生下了弟弟,弟弟和我對比,他更小更需要她的照顧,所以,她把主要精力來照顧弟弟了吧。

我出生於1980年,那年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開始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在這之前,農村裡是靠賺工分換來取糧食的。

在我出生後,奶奶做主,提出來分家,也就是說,之前我父母結婚後是在奶奶家吃飯和住的。

在奶奶的安排下,俺爹找了幾個爺們,趕著牛在田野里拉了幾車土,開始熱火朝天地蓋起了房子。

在 1980 年的農村,人們蓋土房子的場景充滿了樸實和勤勞的氣息。那時候,農村人靠著自已的雙手,一點一滴地建造著自已的家園。

首先是選個地方,爺爺找村支書,申請了一塊地,這塊地用現在的話說,當時還是一塊荒地,上面雜草叢生,坐落在整個村子的最南邊,還緊靠著一條河,河對面是一片杏樹林。

其他也沒什麼特別合適的地方,俺娘和俺爹也就勉強接受了這個地方。

農村裡蓋房子,都是找鄉親們來幫忙,俺爹請來了幾個老爺們,不用給他們報酬,就給幾支煙和蓋房子的時候,包他們有飯吃就行。

就這樣,他們這一群人,就開始蓋起了房子。有些人在挖土,有些人在挑水,還有些人在攪拌黃土,大家分工合作,有條不紊。

拉來的黃土,被攪拌成泥,然後用鐵鍬堆積成土牆,為了讓土牆更加堅固,他們還會在泥巴里摻雜進去一些雜草,這樣,這些天然的材料不僅增加了土牆的韌性,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

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工具,全靠人工一鐵鍬一鐵鍬的幹活,在場的老爺們忙得熱火朝天,在他們汗流浹背的臉上,映照出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經過二十天左右的辛勤勞作,一座土房子就這樣建成了。

它沒有現代化的建築這麼金碧輝煌,但卻蘊含著農村人的辛勤汗水。這座不起眼的土房子,將成為今後我們家很多年裡,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港灣,見證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房子蓋好了,搬入新家本來是一件特別喜慶的事兒,但就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時刻,俺娘和奶奶鬧起了矛盾。

農村說的分家,其實也就是分財產,奶奶家窮得很,沒啥財產分,當時能分的也就是一點糧食了,除了這點東西外,沒別的可以分的了。

說是分糧食,但奶奶家沒啥多餘的糧食,因為子女太多,連解決溫飽都是個問題。

所以,這樣的家庭條件下,當然奶奶拿不出更多的糧食給俺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正式分家的時候,奶奶給俺家分了半袋子糧食,俺爹將糧食揹回家後,俺娘一看,立刻跳起來了!

因為這半袋子糧食,滿打滿算,不夠一家三口吃多久的,加上當時是冬天,接下來的幾個月都沒有莊稼可以收,一家人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當時俺爹透過親戚介紹,剛到一家國企上班,每個月工資也少得可憐,他的工作最多能解決他一個人的溫飽問題。

奶奶只給這點糧食,是怎麼都沒辦法支撐俺娘和我活下去的,接下來的幾個月,吃吃飽都不可能,那年,買糧食得用糧票,買布得用布票,買肉得用肉票。

俺娘二話不說,轉身朝背起糧食朝奶奶家跑去,我家距離奶奶家有300米左右的距離,出我家所在衚衕後,右轉是一條比較寬闊點的土路,沿著走100多米,左拐進入另一個衚衕,走幾米遠後,又是一條小河,穿過這條小河上的路,再直著走100多米,就到了奶奶家。

當時俺娘是跑著去的,不大一會兒,她就衝進了奶奶家的院子裡。

奶奶正忙碌地準備著一家人的晚飯,晚飯是玉米窩頭和玉米糊糊。

俺娘看到奶奶,氣呼呼地將半袋子糧食摔在了地上:“這點糧食怎麼夠我們一家三口吃啊!”她緊緊皺著眉頭,聲音中帶著埋怨。

婆婆面露難色:“家裡的糧食就這麼多了,只能給你們這些,大家都得省著點。”

“省著點?我們天天都在餓肚子!”兒媳婦的情緒越發激動。

“你這是什麼態度?我辛辛苦苦分糧食給你們,你還不滿意?”奶奶也生氣地回應道。

“你過來看看,我們的缸裡也沒有多少糧食了!”奶奶指著米缸給俺娘看。

但俺娘可不管這麼多,在她看來,奶奶給的糧食根本沒辦法讓一家三口活下去,更何況我剛出生,需要很多營養,所以她哪裡肯罷休。

因此,兩人的爭吵聲越來越大,吸引了左鄰右舍的注意。他們紛紛趕來勸架,但俺娘和奶奶都沉浸在自已的情緒中,誰也不肯讓步。

夜幕漸漸降臨,村莊裡的煤油燈照出來的微弱的光閃爍著,但俺娘和奶奶的紛爭卻還在繼續。

最後,趕來的俺爹也知道沒辦法,他把俺娘扛在肩膀上,不顧她的掙扎,硬是把她扛回了家。

當時,每家每戶都是這樣的情況,還能怎麼辦呢?走一步說一步吧。

後來,俺娘每天看著米缸裡所剩無幾的糧食,心中總是會升起一股焦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HP:薇妙星雲

初秋月念

為完所續

雜交樹

亂宋之水滸豪傑再聚義

聽雨臨江三五時

驚雨迴夢的新書

驚雨迴夢

我已過去半生

景建

巢歌行

青陽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