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時的腳步,林黛玉踏入了榮府的輝煌門庭,輕巧地下了車。眾多嬤嬤恭敬地引領她,往東一轉,穿過一道橫貫東西的穿堂。她輕步行至南側大廳之後,一扇威儀的儀門映入眼簾,通向一座寬闊的大院落。

眼前展現的,是五間巍峨的大正房,氣宇軒昂,兩旁廂房及鹿頂耳房如同鑽破山巒般錯落有致,與四周景緻融為一體,四通八達的結構顯得無比壯麗。這與賈母所居之處截然不同,無一不透露著正經正內室的尊貴氣息。一條寬廣的甬路筆直延伸,直通大門,似在訴說著家族的輝煌與尊貴。

林黛玉邁步進入堂屋,舉目所見的第一幕,便是一塊赤金九龍鑲嵌的青地大匾,匾上斗大的三個銅鑄般的大字——“榮禧堂”跳入眼簾,其下刻有“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的一行小字,並有“萬幾宸翰之寶”的御筆之贊。

在大紫檀雕螭案之上,屹立著一座三尺來高的青綠古銅鼎,其旁懸掛著一幅待漏隨朝的墨龍大畫,畫中龍騰雲湧,氣勢非凡。一邊擺放著金光閃閃的蜼彝,另一邊則是透亮的玻璃盒,光華熠熠。地面兩側,排列著十六張工藝精美的楠木交椅,每一張都是精工細作,盡顯榮府的富貴與品位。

目光再移,一副烏木聯牌的對聯映入眼簾,上面鑲嵌著鏨銀的字跡,詩意盎然:“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字裡行間流露出榮府的文雅與深邃。下方又有“同鄉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的小字款識,字跡端莊而深沉。

平時,王夫人的日常起居並不在這莊嚴的正室之中,而是在東側三間佈置精緻的耳房內。這一天,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嬤嬤帶領著林黛玉穿過了古樸的門扉,走進了東向的居所。室內,窗邊擺放著寬大而溫暖的炕,上面鋪展著猩紅色的洋罽,顯得異常醒目。靠背是繡有大紅金錢蟒圖案的錦墊,而與之相映成趣的是石青色引枕,以及秋香色的大條褥,皆以同樣的金錢蟒紋飾之,彰顯出不凡的品味。

房間的兩邊,各自擺放著一對造型別致如梅花綻放的洋漆小几。左邊的小几之上,陳設著文鼎、匙箸及香氣嫋嫋的香盒;右邊則放著汝窯燒製的美人觚,其內插有應時的鮮花,與茗碗、痰盒等物品相得益彰。地面之下,西邊順牆排列著四張椅子,每張椅子上都搭著銀紅色的撒花椅搭,底下配著腳踏,為坐者提供舒適的支援。椅子兩側的高几上,整齊地放置著備有瓶花的茗碗,一應俱全。

至於其他細節,自不必一一贅述。那些歷經歲月磨礪的老嬤嬤們溫言邀請黛玉登上暖和的炕蓆,但見炕沿已鋪好兩個錦褥,等候賓客的臨幸。林黛玉審視了周圍環境,斟酌了自已的位置,最終決定不登上炕蓆,而是優雅地落座於東邊的椅子上。隨著她的安頓,本房的丫鬟們便忙不迭地奉上了茶水。

一邊輕抿著茶水,林黛玉的目光一邊在丫鬟們之間遊走,她留心觀察她們的妝容、服飾以及舉止動作,果然發現這與其他府邸中的風俗截然不同,處處流露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獨特韻味。

茶還未盡,一個身著紅綾襖、青緞背心的丫鬟笑意盈盈地走了過來,她輕聲道:“太太有請,姑娘請移步那邊安坐。”老嬤嬤聞言,便領著林黛玉再度穿行,直至東廊下的三間精緻小正房。

房內,正面炕上鋪陳著一張炕桌,桌上錯落有致地堆放著書籍和茶具,靠東壁面西的方向,擺放著一張半舊的青緞靠背軟枕。王夫人坐在西邊下首,身下是同樣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林黛玉剛至,王夫人便示意她向東讓座。林黛玉心中明瞭這便是賈政的位子。

眼見一溜三張椅子靠著炕,上面也披上了半舊的彈墨椅袱,林黛玉便在其中一把椅子上落座。王夫人再三邀她上炕而坐,她方才在王夫人身旁坐下。

王夫人便開口道:“今日你舅舅齋戒,須得再候。只是有句忠言需先告知於你:你的三位姐妹皆極善良,日後你們或一同讀書寫字,或學針線工藝,甚至偶爾嬉戲玩笑,都應互相謙讓。然而,我心頭有一患,乃家中之‘混世魔王’,今日因赴廟還願而外出,尚未歸來,待晚上你自會知曉。從今以後,你無需與他過多交涉,你的姐妹們亦都不敢輕易招惹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鄉村密談】

張遠非1987

我竟然成為了怪盜基德的妹妹?!

吃貨na

我的精靈怎麼這麼可愛

小昱寶

海賊之最強附身

無敵青衣

迴圈結

四葉草plant

二次元入侵

純正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