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也憨厚的笑道:“那行,我等會帶瓶好酒過去。”

至於賈東旭,本就是不重要,來不來都行。

何大清也沒有太過重視這個小年輕。

話畢告別,各回各家。

小雨水甜甜的跟易家嫂子告別,跟賈東旭告別,跟憨厚的易中海告別時眼神卻是有點躲閃。

何大清抱著雨水,他自然感覺到了雨水身體的僵硬與不自然。

都說小孩子是最敏感的,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何大清抱著雨水回家後問道:“雨水,你怕你易伯伯啊?”

雨水直接點頭說道:“嗯,易伯伯發脾氣,好怕人。”

何大清又問道:“你易伯伯為什麼發脾氣啊?”

雨水咬著手指頭卻是搖搖頭,何大清也不由苦笑,能指望在雨水這個小孩子這裡知道什麼?

但一向好脾氣的易中海竟然會在家裡發脾氣,這也是個稀奇事情。

何大清若有所感,卻是覺得易中海發火應該跟自家有關係。

何大清自從做夢後,再在院子裡看很多事都感覺不同。

全院二十多戶人家,以前何大清隨著自已心意,也就看得上一個易家。

其他人家都是看不上,或者就是不接觸。

但現在仔細一看,卻是看出些不一樣的地方。

還是拿易家舉例,易中海的名聲在院子裡是最好的。

但他關係最好的兩戶人家,卻不是什麼好相處的。

別的不說,就是隔壁賈家,就不是什麼好角色。

真要講禮貌的,在這個院子也佔不到這個主屋。

像是外人,不瞭解四合院格局的,都以為何家的房子是最高最大的。

但何大清卻是知道,自家房子雖然是最高的,但住人上面,環境遠不如賈家的主人屋。

自家的房子,不過是以前四合院的會客廳,這還是當年何大清為了照顧女兒,特意問婁老闆借了四百大洋,買了間大房,外加一間耳房。

那個時候,何大清媳婦才身子弱過了世。

街面也亂,何大清也不知道自已有了今天還能不能有明天。

真要一顆流彈送走了他,何大清也是無所謂。

但一對兒女,何大清總不能不為他們想想。

想來想去,還是買套房子在那,至少萬一他不在了,兒女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正好那個時候的婁家鋼廠婁半城,想著安排小食堂招待客商,看上了何大清手藝,特意請何大清到軋鋼廠掌勺。

按理來說,像何大清這種手藝人是看不上進廠子的。

譚家菜一般做的是那些私宴,連酒樓都不一定看得上。

憑著老東家耕讀傳家的名聲,在四九城私家菜的圈子裡雖然不算最火,但也是不缺請他們做菜的人。

真要接到什麼豪門宴席,光主家賞賜,就夠一般廚子一個月忙活了。

所以那個時候的何大清還真看不上進酒樓掌勺什麼的。

但譚家菜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菜品,都是需要泡發。有些精細食材光準備期就得個把月,像這種事,那些譚家菜的老師傅,也不可能放任外人去掌控。

萬一什麼方面搞錯了,那就是敗的譚家名聲,所以一般準備期,都是幾個主廚輪流值守。

以前何大清媳婦在的時候,何大清自然無所謂。

哪怕就是去外地做事,家裡有媳婦照顧,何大清也不擔心。

男人掙錢養家,女人相夫教子。

這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規矩。

但後來他媳婦走了,何大清就沒辦法了。

兒子有那點年歲,自已能照顧自已。

但當年女兒才兩歲多一點,何大清自是放心不下。

也幸好,恰好那個時候婁半城找上了他,雖然收入低一點,但至少穩定。

於是何大清思慮再三,還是選擇了進軋鋼廠。

在軋鋼廠就得看人下菜碟了,像是貴客,何大清大多是去婁家下廚。

原本何大清也擔心泡發的問題,後來婁半城說他一個小妾是譚家偏房所生,懂一些泡發上面的問題。

何大清見識過幾次,泡發出來的那些原材料,不比他準備的差。

雖然未曾跟那位譚家人聊過(男女有別,總歸是避開的),但何大清知道那位主是有真本事的。

至於主家子女淪落到為妾的地步,何大清倒是不覺得奇怪。

要是主家依然是豪門,哪有譚家菜私下接私宴的事情?也就輪不到何大清學這門手藝了。

何大清學譚家菜算是半路出家,譚家菜算是在各個菜系基礎上綜合研發出來的私房菜。

這玩意,說起來複雜的很。

簡單說一下,就是譚家菜分南譚北譚之分,兩家都是大人物。

但卻不是一家,南派後世稱之為祖庵菜,現在湖南很多非遺湘菜名單裡,祖庵菜佔了很大份量。

而何大清學的則是北派,後世也稱之為榜眼菜。

其實北派南派,都是綜合各家之長,然後形成的私房菜。

從始至今,北派譚家菜都是不出譚家門。也就是想吃譚家菜,必須到譚家才能吃到。

就是那位汪精日,也是想請譚家菜廚子出外掌席而不可得。

後來雙方各退一步,譚家做了兩道菜,在譚家做好了送出去,這才皆大歡喜。

這裡面有個原因,這年頭的廚子,大多數是老爺們。

但做譚家菜最精的,卻是譚家的女主人或者女兒。

譚家有排面的時候,喜歡吃的,請著各路名廚到家裡掌勺,隨請隨辭,然後家裡的小妾什麼的就在邊上幫忙加上偷學。

那個時候的廚子,總歸有幾道拿手菜,要是不懂的幫傭看到,自然不知道怎麼回事。

但行家眼裡,一眼便知道精妙在何處。

所以一開始譚家菜都是譚家女人以及家廚子在做。

像這種事情,譚家就是再寒酸,也不可能讓自家女人去替人家下廚。

所以說,吃譚家菜必進譚家門,一開始其實是譚家怕丟臉。

規矩歸規矩,但實際怎麼有可能?

那些文人雅士捧著譚家,願意遵守這個規矩,但那些地方豪強,那些軍爺誰慣一個落敗的譚家。

但規矩不可破,那是譚家最後的顏面。

但有些人也的確不能得罪,所以才給了何大清這種人機會。

說是出自譚家菜,但實際上何大清學的很雜。

學譚家菜也沒學全,也就那時的譚家家廚,教了了何大清一點皮毛。

一起學的好幾個,都是半吊子,然後就是多觀察多試驗,自已琢磨出來的。

說白了,講規矩想吃譚家菜的文人雅士,那就請進譚家門。

那些暴發戶軍頭子不講規矩的,那就讓何大清這種人過去。

反正譚家菜也不算什麼菜系,就是個私房菜。

主家不丟臉,又不得罪人,就算何大清在外面自稱譚家菜,譚家也是不反對。

誰誰誰要是去譚家面前說在哪吃過譚家菜,譚家當代家主譚令柔說不定當面笑嘻嘻的,轉身就會罵這個人傻叉。

什麼時候在外面能吃到正宗譚家菜了?

等到建國後,譚家幾個掌勺家廚搬出譚宅,在果子巷那塊組建譚家菜。

然後到後來先生親自安排著譚家菜進四九城飯店西七樓,這個時候的譚家菜才作為國宴的一個系列菜傳承了下去。

所以說,如果何大清真是正宗傳承的,這個時候應該還在果子巷切墩呢。

不過何家父子,在廚藝上都有一點天分。

像是何大清其實也沒學多少,但靠著自已琢磨,也算在四九城闖出了一點小名聲。

這才有婁半城請他進軋鋼廠的由來。

當年何家買了這套房子,算是安定了下來。

房子是最大最高的,但家裡的安置隔斷,都是何大清重新請匠人隔斷安置的。

所以居住環境上,真沒賈家的主屋好。

何大清到現在都不清楚,賈東旭這樣一個學徒,是怎麼能住進這個房子的。

晚上的聚會,其實很沉悶。

何大清是心裡有事,觀察居多。

易中海可能是想問白寡婦的事情,但何大清一直把雨水摟在懷裡喂菜,易中海對著何大清示意了幾次,何大清都裝作沒看見。

於是易中海只能轉變說話方向,跟著何大清說起了賈東旭馬上要娶媳婦的事情。

說到這個,賈東旭樂到沒邊了,嘴咧著歪到了耳根子上。

據說賈東旭偷偷去看過,那個秦淮茹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手腳還麻利,賈東旭相當滿意。

何大清故意試探道:“東旭,你都馬上要結婚了,趁現在街面上房子多,得趕緊把你兒子的房子準備下來啊!不然到時候生個三四個,連伸腳的地方都沒有。“

這個是何大清心裡的膈應,何大清在夢裡看到,自家的房子好像都被賈家幾個小崽子得了。

賈東旭不疑有他,直接對著何大清回道:”這個事,我師父在給我尋摸呢。何叔,您還真別說,我現在想的就是這個事呢。孩子先不急著說,我要是結婚了,讓我媽在堂屋搭床鋪,我感覺有點對不起她。

可要是在裡屋搭床鋪吧,總有點不好。“

說到這裡,賈東旭雙眼發亮的看著何大清說道:”何叔,您家那耳房,您看我傻柱兄弟又不回來住,您能不能先借給我?“

”咳咳·····”易中海連連乾咳打斷了賈東旭的試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啟動:提瓦特的核爆原魔

完本的動力

文娛:穿越選秀前,一曲浮誇驚眾

竟如此怠惰

從小兵開始肉身成聖

月明心清

驚月花枝霧

鹿妤lu

葉羅麗之月公主殿下

荼茶鴨

答應我,活下去

木楚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