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篇-壹】,見第二卷末,因系統不支援更改已釋出章節的分卷,特此註明。

-----------------------------------------------------------------------------------------

第一卷註釋(二),按章節註釋

【第1章】

闐稜 :注音 tian 二聲 ling 二聲

【第2章】

海音一國始終留有男、女異姓之習俗 :女孩隨母親姓氏,男孩隨父;

【延伸設定】:【部分設定對應"第三卷後期"內容】,海音婚姻制度為“一夫一妻無妾”制,族人認知中不存在"妾",此種婚姻制下,無"嫡庶"之分,僅有嫡系、旁支之分;立國之初至第一卷開篇時間前千年左右,國主均為女性;受此歷史背景影響,若在該國境內開立青樓妓館,犯刑律,輕者抄家流放。婚內背叛或姦淫者,不分男女,同刑同罪。海音律法中沒有針對性別的刑罰。國境內,解除婚姻的方式僅有“和離”及“法判義絕”兩種,無"七出"及"三從四德”之說,儒家長幼孝道思想依然存在,例:婿不敬岳父母,媳不敬公婆,同罪同罰,此情況下如和離或義絕,過錯方通常在家庭財產上損失更多,宗族理法認知相同。

非婚生女(含收養),同婚生女在各項習俗上並無不同,宗族禮法及家業繼承等方面權利相同;

非婚生子(含收養),若知生父姓氏,可冠父姓,如非自願生子或無法確定生父,可冠母族父姓;家業繼承等方面權利相同;

海音宗族部分習俗:諸姓家族中,族長(家主)必由嫡長系出任,起初通常由血統純淨的女子任家主,近幾代漸變為男女皆可,僅在女子血脈尚存的個別家族中依然遵循古俗;關於祭祀,族民中,已婚者按干支紀年法,天干為單數時,年祭至丈夫家族,天干為雙數時,年祭則至妻子家族。每逢春祭,至丈夫家族,秋祭則至妻子家族;未婚男子隨父祭祖,女子隨母祭祖。

夏潮海祭:國祭,諸國宗正或遣使觀禮、家族長參禮。

海音歷代傳承的祭禮中,始終被族人遵循的一條:"諸姓嫡系如有女裔存在,無論年歲長幼,男子不得主祭"。

話外:架空歷史中,諸國不存在"程朱理學"思想。

從暮:《劉博士江丞朱從事同顧不值作詩云爾》【南北朝】何遜

故人篤久要,新知從暮室。

崎嶇枉道過,邂逅幽人出。

【第3章】

月白色:極淺極淡的藍色,近於白色。海音衣冠尚藍白、宗族行輦及服飾通常紋金徽,皇室在不同時期族章色彩有變動,細節見後續章節。

【第4章】

緇衣 :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2.泛指黑色衣服。本文意為後者,樊國衣冠尚黑,尤其文士多以緇衣作為常服,帝王龍袍為黑底金紋。

【第5章】

四季錦帶: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錦帶》:杜詩注:錦帶花一名文官花。

【第7章】

煙色 :深棕色,類似於烤煙的顏色;

【外傳一】

《千字文》【南北朝】黃興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第11章】

關於各州軍力:樊國腹地各州軍力不等。彭州長城軍因歷史原因最善戰,幷州軍其次。

【第14章】

七月流火:參考《天工開物》【明 宋應星 著】[火器]一章中各類火器為基礎,加以想象。原著中火器為明軍守城所用,研製時間不過十年。

【中秋番外】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中秋月》【明】徐有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南康記》曰:魚朝恩(唐代宦官)有洞房,四壁安夾琉璃板,中貯江水及萍藻、諸色蝦,號"魚藻洞"。

《輞川圖》【唐】王維畫作

擲劍:唐代宴席遊戲,手持小飛鏢(劍狀)向各種點心投擲,以射中點心數量做比試。

金鯽:文中指魚鱗為金色的黃金鯽魚,非現代"金魚",金色鯽魚及金鯉在唐代被視為祥瑞,多做觀賞用途。

《朝野僉載》卷六[唐] 張鷟 :"郴州刺史王琚刻木為獺,沉於水中取魚引首而出。蓋獺口中安餌為轉關,以石縋之則沉。魚取其餌關即發,口合則銜魚,石發則浮出矣。"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媳婦還是撿的好

酒釀板栗

女醫麗妃傳

一個瓜皮啊

快穿:每天醒來感覺自己懵懵噠

令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