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要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他們都得忍。

不然出爾反爾,後果不堪設想。

朱權很可能會對武將集團再度打壓。

朱權依舊繼續下令,“收益折現兩千兩銀子以上,八千兩銀子以下,稅收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十稅三!”

這話一出,一些還在忍的大佬也坐不住了。

這其中牽扯到他們的利益了。

直接一個十稅三,那誰受得了?

“陛下,臣反對!哪有十稅三的重稅?這萬萬不可實施。”內閣次輔翟善站出來說道。

這位乃是原吏部尚書,升遷內閣次輔。

閣臣都站出來了。

朱權依舊沒有半分搭理的意思,“月折現收益八千兩銀子以上,兩萬兩銀子以下,稅收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十稅三點五!”

這話一出,武將集團那邊也有人扛不住了。

“陛下,縱然商稅改革,但如此重稅,恐怕天下商人皆要罷工了!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武將集團那邊的人站出來道。

緊接著有幾個便站出來附議,“臣附議。”

這麼重的稅,誰受得了?

朱權依舊不予理會,“月入摺合兩萬兩銀子以上,五萬兩銀子以下,稅收百分之四十,十稅四!月入摺合五萬兩銀子以上,稅收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十稅四點五!”

反正商稅改革,最終獲益的是百姓。

這些重稅,收不到普通百姓身上,那些賺大錢的,多勞多得了。

朱權這番話一出,武將集團那邊都有大佬坐不住了,他們手中可是有這種大產業了。

青樓或者是賭坊,那可都是賺大錢的地方。

按照這個稅收那還得了?

“陛下!重稅必然壓得商人罷工,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陸陸續續文武大臣又跪不少,站著的已經不足十分之一了。

這些站著的,都是一群能忍的傢伙。

“商稅改革,自永樂元年實施,即日昭告天下,自今日起,朝廷成立商部,專責負責商業諸事!商稅不過戶部!

封戶部右侍郎夏元吉為商部尚書,全權負責商稅改革和推行等事宜!並封兵部尚書徐允恭為欽差大臣。

授賜如朕親臨金牌一面,全權協助商部尚書推行商稅改革,凡三品以下官員,徐允恭可先斬後奏,行便宜之權!

阻攔商稅推行者殺,拒不實施新稅制改革者殺,攜權以自重叛亂者殺!許欽差大臣見官大一級。

發麵營各部在此期間可調去平叛,若是發麵營連這點事情也做不到,也別訓練了,馬放南山得了。”

朱權淡定的下著旨意。

這一刻,滿朝文武轟動!

朝廷六部尚書要變成七部了!

更重要的是,朱權分了戶部的權,直接把商業從戶部剝離出來了!

最重要的是,朱權用文臣武將相互轄制,商部尚書是文臣,可又授武將欽差之權,更許武將集團生殺大權。

三品以下皆可先斬後奏!

這是何等的大權利?

而且朱權已經明說了,如果商人爆發叛亂,京營各部儘可平叛!

很顯然,朱權要武力推行商稅。

武將集團又激動了,這裡面有很大的油水可以撈啊!

可以好好敲詐文官集團……咳咳,不是,是可以好好從中撈一筆油水了!

雖然以後可能會損失一筆錢,但現在這架勢看來,朱權並沒有偏遠武將集團!權衡一番,還是值得的。

武將集團這邊現在老將已經所剩無幾了,若是再遠離帝心,那麼整個武將集團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要被文官集團騎在脖子上拉屎了。

而且朱權還要用京營,那就說明朱權沒有真的放棄京營,只是希望京營知恥而後勇而已!

那麼相比於損失點錢,推行商稅所得到的利益大於損失!

更何況,損失最大的不還是文官集團麼?

今年信國公湯和也病逝了,湯和剛開始只被封為中山候,在洪武十一年進爵信國公,今年病逝,朱元璋追封東甌王,諡號襄武。

本來宋國公馮勝也應該在今年被朱元璋無罪賜死,但因為朱權的干預,朱元璋的刀在今年早早就收了。

武將集團的老將是真不多了,不能再和皇帝離心離德,否則文官集團必然做大!到時候皇帝雖然有損失,但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武將集團啊。

武將集團為首的幾個大佬紛紛拱手,異口同聲的道,“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武將集團的人眼看幾個大佬都表態了,也紛紛附和。

翟善還是不死心,再說道,“陛下,商人若集體拒不遵行該如何?”

“刑部尚書,抗旨不尊罪該如何?”朱權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點了刑部尚書楊靖的名。

楊靖站出來道,“抗旨不尊,罪該滿門抄斬。”

“聽到了?”朱權看向翟善,淡淡的問道。

翟善聽後,還是不甘心。

如此重稅若是推行下去,那一個月得損失多少錢啊!

“陛下,即便商人遵旨而行,但他們罷工該如何?他們不想幹了,這總不犯法吧!”翟善繼續咬著牙問道。

本以為朱權會退步,然而迎來的卻是朱權的一聲冷哼。

“不想幹了?那就別幹了!敢跟朝廷甩臉色,那就三代不許再從商!三代不許參加科考!朕相信他們不幹,有的是人幹!”

朱權冷聲吩咐,如此態度嚇得滿朝文武狠狠一驚。

三代不許從商?

還三代不許參加科考?

這他媽誰敢撂挑子?這個行業又不止他們一個人,他們一旦撂挑子,再加上朝廷的限制,他們立馬就能被同行蠶食殆盡。

文官集團那些人頓時心如死灰,如喪妣考。

武將集團那邊雖然也很肉疼,但是這次只當是賠本賺吆喝了。

少賺點錢而已,又少不了一塊肉!

“是,臣等遵旨。”百官異口同聲的回答道。

只不過再也不是中氣十足了。

嗚嗚嗚。

“不過,商稅改革,商人的地位也該升一升了,朕許商人為官,他們的孩子也可入國子監讀書,商部還空著不少位置呢!退朝後叫商部尚書夏元吉來御書房見朕。”

朱權深知打一巴掌給顆甜棗的道理,恩威要並施,才是帝王之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兄弟杜月笙

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