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回想起當初派張陽去天狼關時的情景,那時的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守護邊疆,保衛百姓的安寧。...

可是,現在看來,他似乎有些超出了自已的控制。

女帝深深地嘆了口氣,她知道自已不能輕易下結論,需要更多的資訊來了解事情的真相。

於是,她下令派人前往天狼關,暗中調查張陽的行為,並儘快向她彙報。

十天,調查的人回來了,他們帶來了關於張陽在天狼關所作所為的詳細報告。

女帝仔細閱讀著報告,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原來,張陽不僅殺了牛旺,還殺了那些與敵國勾結、殘害百姓的官員和士兵。

他的舉動雖然引起了朝廷的震動和不滿,但卻得到了邊境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支援。

女帝沉默了許久,她終於明白了張陽的用意。

他是在用自已的方式,守護著這個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

朝會上,眾官員很激烈,要求嚴懲張陽,特別是大將軍曾輝、戶部尚書牛全二人更是怒火中燒,堅決要求女帝誅張陽的九族。

“陛下,此賊狠辣至極,喪心病狂,枉為朝廷官員,理應召回受審,受凌遲之刑。”

“是呀,陛下,張陽已違揹人性,實屬當誅。”

刑部侍郎李垂之也補刀:“臣請陛下殺此人替天行道,化解目前危機。”

頓時,請誅聲不斷。他們也不傻,朝廷決不能出現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酷吏,不按套路出牌,誰受得了?

這會打破目前的平衡,影響彼此的利益。

女帝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朝會上的爭論聲,心中卻是波瀾不驚。

她早已看過調查回來的密報,對張陽在天狼關所作所為有了清晰的瞭解。

張陽斬殺牛旺及其黨羽,整頓軍紀,這一系列舉動雖然大膽,但卻得到了邊境百姓的熱烈擁護。

她深知,邊境的安寧與穩定對於整個國家的繁榮至關重要。

因此,對於張陽的行為,她心中更多的是讚賞而非責備。

曾輝和陳懷禮等人還在喋喋不休,要求嚴懲張陽。

女帝輕輕咳嗽了一聲,頓時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她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官員,沉聲說道:“朕已經看過密報,張陽在天狼關所作所為,雖然有些出格,但也是為了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曾輝等人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女帝繼續說道:“張陽斬殺牛旺及其黨羽,整頓軍紀,使得天狼關重獲安寧,這是他的功勞,而非過錯。”

她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堅定:“朕知道,你們中有些人對張陽的行為不滿,但請你們記住,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才是最重要的。張陽雖然行事大膽,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曾輝、牛全等人聞言,心中雖然不滿,但卻也無言以對。

他們知道,女帝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再怎麼反對也無濟於事。

朝會結束後,女帝獨自坐在龍椅上,沉思著未來的局勢。

她知道,邊境的安寧只是暫時的,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而張陽,這個敢於挑戰舊有規則的年輕人,或許會成為她手中的一張重要棋子。

她決定,給予張陽更多的支援和信任,讓他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女帝寧家是寧國五大閥門之一,父親寧採兵勇武過人,是寧國十大九品高手之一,智慧超群,聯合另外四家門閥起兵推翻前朝暴政,寧家才得到天下。

如今,父親雲遊而去不知去向,寧家的威脅降低。

天下雖然由寧家來坐,但其他財閥、幫黨仍然影響力巨大,常常讓政令軍令不能暢通。

即使女帝勵精圖治,政治手腕過人,仍要時不時作出妥協和讓步。

如今,有了張陽這枚重要的棋子,她自然不能丟棄。

當晚,大將軍府內來了幾十名大小官員,悄然進行著一場秘會。

大將軍曾輝、左丞相吳勝、戶部尚書牛全開始煽動大家的情緒,商量誅殺張陽的毒計。

“陛下這是被那張陽矇蔽了雙眼啊,如此狼子野心之徒,怎可留在朝廷之中?”

曾輝怒氣衝衝地說道,他的臉上滿是憤怒和不滿。

吳勝眉頭緊鎖,沉聲附和道:“曾將軍所言極是,張陽此人行事過於狠辣,若是繼續留任,恐怕會壞了朝廷的規矩。”

牛全則是一臉陰險地笑道:“兩位大人不必擔心,我有們抱成一協和,有的是時間和辦法對付那張陽。”

十餘名官員密謀良久,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決定聯手對付張陽,將他徹底剷除,以維護自已的利益。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切都被女帝安排在府中的眼線看得一清二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宇宙之世界上之最

鍋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