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8章 【3318】機器的優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精通汽修的謝長榮本人對器械有興趣,看著那些從救護車上搬下來的儀器難免會有好奇心,問女兒:“這些是什麼機器?”

有心電監護儀,急救車載呼吸機,輸液泵等。作為內行人,對這些醫學裝置的名稱並不陌生。同父親關注潤滑油更關注潤滑油品牌價效比一樣,謝婉瑩關注點落在更深層次的醫學裝置土豪牌。

都說醫療燒錢,醫學裝置最燒錢。在這個年代,如心電監護儀車載呼吸機等,暫時做不到優秀國產貨。好醫院有的是土豪派不怕在這方面撒錢,用的全是進口貨。

之前說過的,她老家南方省城作為進出口外貿大省省會,錢多多方便進口,裝置優勢盡顯。今天鄭奶奶單位拿出來的裝置應證了這點。

譬如現在她和其他人能看到的車載急救呼吸機。這類裝置她在首都實習一年多期間沒見過。按理說,她上過國協北都三等國陟等一眾首都赫赫有名三甲的救護車,參與多個急診病人急救和轉運,如果這些醫院真的有這個裝置,她不太可能見不到。

她見不到,是不能以偏概全認定首都全部醫院沒有這種呼吸機配置。不排除有醫院珍惜裝置藏著掖著,一般條件下不拿出來給病人用怕用壞了。醫療裝置國產化的勢在必行,是為了造福國內付不起高昂醫藥費的百姓。

車載急救呼吸機好在哪兒。想想那次從飛機上轉運病人下來,有這個裝置代替人手,石磊醫生無需一路捏到滿頭是汗了。

先進醫療裝置不是簡單地減輕醫務人員的勞作負擔,更重要的是人手難以與機器的抗疲勞度比肩。人會疲勞機器不會。光這點,機器佔據那些需要保持長時間精度醫學治療的巨大優勢。

放在目前的手術現場,用急救呼吸機的原因同樣可以基於此,代替人手給病人最大的呼吸支援。

這要說到截肢手術是需要全麻,全麻病人由於麻醉劑作用導致呼吸抑制需要呼吸功能支援,為此通常在醫院裡頭麻醉醫生會給病人上麻醉機。

麻醉機與呼吸機最大的區別在麻醉機有部件可以放入吸入麻醉藥,專供給病人進行吸入麻醉時不至於麻倒周圍人。呼吸機沒有這個部件,不是麻醉機的密封迴路。呼吸機用吸入麻醉藥會在與外界空氣交換時把藥揮發到四周空氣中危害他人。

論對患者的呼吸支援的話,呼吸機是更全面的。好的麻醉機要做到呼吸機全面功能十分昂貴了。一般醫院用不起也沒必要。

排除吸入麻醉,只用靜脈麻醉做全麻,用呼吸機代替麻醉機支援病人呼吸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在實踐上國內以前缺乏麻醉機時,很多麻醉老醫生這樣用呼吸機熬過來的。

鑑於目前行動式麻醉機沒有,只能拿這種急救轉運呼吸機運用在急救現場。再不行想省成本,讓醫務人員手動捏呼吸氣囊。

既然人家醫院拿出稀罕裝置來用,說明人家想彰顯一把自己醫院的軟硬體實力。

(本章完)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時空只為再見你

花到貴人撩

竹園村種田紀事:夫郎主外我主內

一顆叫福寧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