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聽說人到了機器到了,紛紛下樓來查探。

向副院長和方主任今晚留在醫院裡沒走,一樣領著人跑下來先一探究竟。

支氣管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單純一條鏡管拎著個裝鏡的盒子走可以了,問題這次是捐全套的新機,需要把顯示器等裝置一塊送來。

大家小心翼翼把新機器的箱子搬下來,這應該是大大小小把機器拆分裝成好幾個好在長途路上轉運。

搬上搬下過程中,常家偉醫生眉目嚴肅,拿著物品清點單同接受饋贈人員做好物品交接工作。

向副院長代表醫院表達感激和接受捐贈物,隨之這機器應該是送往自家醫院的呼吸內科?

方主任此時上前攔一下向副院長,說:是不是該先問一下謝醫生宋醫生?

下午查房時謝醫生說過要等宋醫生來,等於說方主任依稀也察覺到和這機器有關。

宋學霖醫生就此聽說了謝醫生只需要他的說辭,立馬嘴角打完一個慵懶的哈欠完後完美一勾。

不管怎樣,剛來的人要先給他們餵飽飯才能幹活的。

接下來宋醫生和常醫生到食堂去吃飯,順便了解下他們不在的期間這裡發生些什麼事。

撈著熱烘烘的麵條,常家偉醫生吃得面臉紅光,補充完營養等於補充完能量,感覺自己幹勁十足了,問道:“是什麼病人?我可以幫忙的。老關沒我行。”

關醫生有在旁,聽見到,走過來直接要給好朋友腿上踢上一腳。

常家偉醫生不甘示弱,問對方:“你來這裡指導過他們什麼技術了?”

“第一天,必須先了解完情況再能下手。”關醫生為自己解釋兩句。

據蒐集到的情況顯示,這裡的骨科醫生最感興趣的是骨科內窺鏡技術。

“他們有關節鏡脊柱內鏡嗎?”

“沒有。”

等著人家捐,問題這次專家團來沒人打算捐骨科器械。

骨科器械說真的也很昂貴,在事關病人性命之危中所需器械中是需要排到心腦呼吸等科室後面去的。

聽出來了,關醫生來這裡有些大材小用沒有發揮之地。

因此關醫生早在早上開會的時候一心想著跟謝卷王下鄉去。

常家偉醫生聽到了下鄉的訊息,馬上放下筷子高舉手喊:“我去我去!”

“你不是要開會嗎?”

“過幾天呢。我先來你們這邊玩玩。”常醫生說。

崔領隊見狀好心建議謝卷王:智商不高的憨憨你別帶了,是累贅。

謝婉瑩醫生說:“如果常老師沒事想跟下去是可以的,只是下去要幹活的。”

卷王考慮的永遠是專業度第一。關醫生到底是要在醫院裡做下專科技術指導的,不能走,醫院骨科對此期盼已久。而基層醫療常見病種裡頭絕對少不了骨科,常醫生若加入團隊自然對最基層有益。

常家偉醫生得意到兩條眉毛飛起來:終究是她最信任我。

說到下午謝醫生看到的病例了,常醫生同他人一樣不解其意,問:為什麼找宋醫生?

若是說送機器的,找他常醫生也行。

謝婉瑩醫生說:“可能宋醫生路上閒來沒事把機器的說明書先讀完了,可以儘快給我們操作示範下。”

噗~崔紹峰醫生用拳頭捂住嘴巴。

論如何說明白話降維打擊,最佩服謝卷王。

常家偉醫生張張嘴,張張嘴:你認為他只看一遍說明書就能行了?

常前輩,宋醫生可是你們北都為傲的天才,你不信任?

常家偉醫生的嘴巴咬下筷子頭:行吧行吧,讓這後輩給我演示下他如何比我牛逼?

“宋醫生做過支氣管鏡嗎?”其他人的疑問未減,始終不太明白為什麼謝醫生如此信任宋醫生。

謝婉瑩醫生說:“軟鏡操作大同小異。神經外科也有軟鏡,也很難。宋醫生玩的很溜的。”

相比之下常醫生所在科室業務範圍和軟鏡器械幾乎沒沾邊。

醫學選擇軟鏡或是硬鏡除了需要科學基礎技術的發展飛躍,另一方面是由人體結構決定的,脊柱外科內窺鏡技術用的是硬鏡。

這下常醫生等人服氣了。<BR />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回氣運後,我成了萬人迷女主

吸吸小運氣

偷摘小月亮

衛二

反派:不當舔狗,從拒絕校花開始

一天餓兩頓

冰面上的白天鵝

攬月流九天

風起之時雲正好

兔大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