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真知灼見,實乃我大明百姓之福!”

“太子此舉實乃是功蓋三皇五帝!”

“太子聖明,微臣覺得徭役荼毒百姓千餘年,今日理當廢除!”

“……”

一時間大臣們,紛紛跪下,高聲喊道。

雖然在他們的心中,百姓服徭役是理所應當的。

但,朱高熾卻是將零俸祿當官說成是徭役。

大家即便覺得這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可愣是找不出來朱高熾的邏輯漏洞,無懈可擊。

免得自已真的零俸祿當官,還是決定推行這一國策!

反正讓他們站出來,零俸祿當官,他們是沒有一個願意的。

“諸位愛卿免禮!”

朱高熾,朗聲道。

“謝太子!”

群臣謝道。

“徭役雖以廢除,但徭役帶來的海量支出,不可避免。”

“以如今大明國庫來看,定是不足以支援這等海量消耗。”

“以後我大明徵稅政策,改為攤丁入畝,即核定每年徭役所需的銀兩,將其攤派到田產上。”

“將各類徭役併入田賦,並按土地大小徵稅;取消力役,以官府僱傭的形式代替;將實物稅改為貨幣稅,”

“以丈量土地後的結果為準,每個人都要徵稅,包括藩王,官員的免稅田!”

“我大明再無免稅田!人人都要繳稅!‘金策’上的一切免稅田,都需要參與攤派!”

“賦稅一律改為官府徵收,由地方官府徵收後,上繳朝廷,然後由朝廷決定這筆稅款的去向。”

“可以下發給地方之用,亦可充實國庫!”

“並且,革除民收民解,徵稅過程全部官辦,防止民間經辦人的貪汙;取消原本複雜的徵稅標準!”

“不論籍之上下,惟計田之多寡。”

朱高熾,朗聲說道。

朱元璋為了論功行賞,賞賜給王侯、功臣、貴族非常多的土地,這些土地被載入了金策,享有免收賦稅和差役的特權,

同時,朝廷在職官員也享有一定特權,他們按照各自的官階品級可以免除一定數量的差役!

一品大員可以免稅田一萬畝,按序遞減,最末的生員也能免交八十畝的稅糧!

這是很大的一筆稅款,可以說是屬於真空地帶,這筆錢足以緩解大明國庫的危機!

“啥?”

“天吶!”

群臣當場炸鍋了。

徭役的話,大家還無所謂,反正不管給不給百姓工錢,都和他們無關,給百姓工錢,搞不好他們還能夠貪汙點。

但是‘金策’上面的免稅田,那可就是和他們息息相關了!

一瞬間,讓他們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等等!”

“那可是當初咱親自定下的免稅國策,是為了犒賞功臣,王侯的。”

“他們為咱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他們應得的,怎麼能夠讓他們的田地也交稅呢!”

“再說咱,給他們規定了免稅的限額,超出的田產也是要收稅的!”

“這個就沒有必要改了吧!”

朱元璋當即開口道。

“對,太子,微臣覺得太上皇說的對!”

“太上皇真知灼見……”

“太子,若是朝令夕改,貿然動了權貴們的田產,只怕這些人心中不服,很有可能引起我大明朝朝局動盪!”

“還請太子三思!”

一時間,群臣紛紛大呼道。

好不容易朱元璋和他們站在了同一戰線上,這一次大家說啥也不能夠讓步了!

這可是關係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

明明免稅的田地,現在突然不免了,這是何道理。

沒天理了,還讓不讓大家活了。

本來以為老朱俸祿給的底,這當官當的夠殘暴了,結果上來一個活閻王。

這還了得,必須據理力爭!

“你們都是我大明的功臣,你們應該明白,官吏們和貴族們同流合汙是有多麼的可怕!”

“一旦他們沆瀣一氣,無視朝廷法規,從而導致他們的私產都不用納稅,成為了國家納稅的真空地帶。”

“那麼我大明的稅收,將會全部轉嫁在百姓的頭上。”

“百姓為了生活,他們會怎麼做?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農民一定會把自已的土地賣給了豪強貴族,隨後,投入權貴門下,再從權貴那裡把土地租回來耕種。雖然權貴們的租金也很高,但相比于越來越重的賦稅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如此一來,便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越來越多的農民,將田產賣給貴族豪強,反之,朝廷無法徵收到賦稅,那將只能繼續加重稅收。”

“那不就是等於,朝廷硬生生的逼著百姓屈身於貴族豪強麾下。”

“一旦,豪強貴族有了足夠的人力物力,那是不是隨時可以造反了?”

“大批的土地和人口流進了貴族們,豪強們的私人口袋,而朝廷的財政則日益衰竭,我大明王朝豈不是要很快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中。”

“到了那個時候遍地狼煙,我大明如何平叛?哪裡來的錢來平叛!”

朱高熾,高聲說道。

雖然現在大明剛剛建立,還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這樣的事情在明後期那是屢見不鮮。

所以這免稅政策,絕對不能夠實行。

“可如此一來,功臣王侯,都要上繳稅收,那他們憑什麼給咱打天下,如今天下雖然初定。”

“可北境已然是兵禍滔天!”

“長此以往誰還願意打仗!”

朱元璋,沉聲問道。

朱高熾這番話,的確是讓他意識到了這個免稅的恐怖。

很顯然,他也知道他規定的一萬畝免稅,到時候官官相護起來,那就不單單是一萬畝,很有可能是十萬畝甚至更多!

“之前給官員們加的俸祿,允許他們入股投資,分紅礦產收入,這不就是彌補他們功勞的措施嗎?”

“百姓們,有機會入股投資嗎?”

“還是說,我大明的功臣是一心想著屯兵造反,先是取得功勞,得到免稅田地,然後趁機和地方官員勾結,大肆收攏人口和田產,然後伺機造反?”

朱高熾,反問道。

之前先給了群臣一些甜頭,現在是收回來的時候了。

“唰!”

老朱臉瞬間黑了下來。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長此以往,這還了得!

改,必須改!

惠民的國策,沒道理拒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在抗戰年代

番茄和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