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曉今年多少歲,程暮並不知道。

因為系統給出她的相關資訊中並沒有【年齡】這一條。

從林曉曉的外貌,程暮更不可能分辨其年齡。

畢竟,她的面板色如初雪,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的範疇。

另外程暮也並不知道林曉曉緊緻的面板,是不是因為喪屍化的緣故。

回想在小巷中遇見的那隻植屍,身上的面板緊緻得已經反光了。

膠原蛋白的感覺,夠夠的。

不過從林曉曉的身高和筆直的後背,以及……

嗯……

程暮瞄了一眼林曉曉胸前的挺翹。

她現在應該是在一個女人的黃金年齡段吧。

那就是成年了!

程暮心中想著,隨後對林曉曉說道:“這書好看嗎?”

在原來的世界,程暮是個單身漢。

不過他卻也品嚐過愛情的滋味。

就和很多普通人一樣。

高中初戀,畢業即分手。

大學chu夜,畢業即分手。

工作之後醉心於事業……

或者說雙親的離世讓他不得不拼命工作。

以至於完全沒有去談戀愛的時間。

雖然程暮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工作佔據,但是作為一個成年男性,他也總是需要一些發洩的渠道的。

獎勵自己的方式,也和大部分人一樣,是透過那些嘴上說“一庫”,心裡卻毫無波瀾的職業老師們進行一些視覺上的交流。

程暮問林曉曉這個問題的目的,並不是希望林曉曉把這本書給他看看。

而是想了解一下,為什麼這樣一本書會吸引林曉曉?

被微弱燭光照射著後背的林曉曉依舊保持著低頭的姿勢。

“看……書……身體……好……熱……”

“呵!”

程暮嘴角抽搐,尷尬一笑,用力點點頭:“正常反應,正常反應。”

這時候,他終於想起來自己應該提出那個“正經”的問題。

“你這是怎麼了?怎麼感覺你現在的反應要比下午快多了?”

林曉曉微微搖頭:“不……不……知道……”

“不是因為天黑?以前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林曉曉搖頭:“不……是……”

“好吧!”

程暮嘆了口氣。

他抬起腳,繼續朝著那個裝滿了畫卷的大木箱走去。

既然林曉曉的變化這個問題他現在搞不明白。

那麼他就要去搞明白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樓上那個小木箱中到底裝了些什麼東西。

“我要上去了,你呢?”程暮彎腰一邊撿著畫卷,一邊問道。

“我……慢……慢……上來……”

“好吧。”

十多卷畫用一隻手抱住,程暮覺得這些數量就差不多了。

走上樓梯的時候,程暮瞄了一眼林曉曉的背影,心中說道:看不出來,姑娘你還好這口啊!

回到當鋪前堂,火堆處已經冒起了一陣灰煙霧。

這是因為填進去的木板燃燒不充分導致的。

不過好在這個當鋪可以說已經破得四面通風,因此程暮也並沒有感覺到迷眼。

至於煙霧嗆人?

程暮並不知道,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有用擴張胸腔來呼吸過了。

不過看房間角落黃糧平靜的模樣,煙味應該並不濃烈。

走到火堆邊後,程暮並沒有一股腦的將手中的畫卷丟進其中。

生火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技能。

想要火勢穩定、可控、並且不會產生嗆人的煙霧,更是非常需要技巧。

首先,程暮找來了一根木棍,將其斜著插進火堆的底部,然後小心上抬了一段,撬起了一個小小的空間。

接著,他用另一隻手抽出了一根畫卷,將其置入了這個小空間中。

想要得到旺盛的大火,程暮完全可以將畫卷展開,然後撕成條狀物,揉成一個並不緊實的紙團。

但是這樣得到的火焰雖然旺,不過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

幾乎可以用轉瞬即逝來形容。

它不可能引燃兩指厚的木板。

當畫卷進入火堆之後,最外層的宣紙瞬間變黑,隨後開始捲曲燃燒。

火焰開始一層層的向內蔓延。

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之後,程暮又投進了兩根畫卷。

華夏畫卷的裝裱,其兩端的卷軸也均是採用的木頭。

當把所有畫卷都投入進火堆之中後,最開始投入的三幅畫卷的木卷軸已經開始燃燒。

而最上層的木板,也因為火焰的炙烤出現碳化。

這時候,程暮才放心的站起身,伸了伸懶腰。

轉過頭看向地下室的入口。

在火光的映襯下,程暮隱隱約約的看見了一個人影。

不用想,這肯定是林曉曉。

程暮呆呆的看了一會兒,發現林曉曉的身影並沒有移動半寸,

嗯……

想必她被某個臺階攔住了吧!

不管林曉曉,程暮將那個從佛像身下挖出來的木箱拿到了火堆邊。

有龍鱗在手,木箱上那把小小的銅鎖根本就攔不到他。

將龍鱗插進連線處,接著用力一翹。

咔噠一聲。

銅鎖落地。

不知是不是錯覺。

當程暮開啟木蓋之後,他彷彿覺得自己的臉都被照亮了。

這木箱之中裝的自然不可能是什麼燈泡或者長明燈。

程暮看見的,是白花花的銀子和各種珠寶。

珠光寶氣,一眼鑑真!

“我去,這羅大發還是個江洋大盜嗎?”

程暮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了一坨和自己拳頭差不多大的銀錠。

銀錠和他在電視劇裡看見的完全不一樣,不是那種餃子型的元寶,而就是一塊極厚的銀餅。

翻轉看了看底部,程暮看見了【武德三年制銀餅三十兩】。

“武德三年?那就是唐高祖時期啊。”

程暮看著手中的沉甸甸的銀餅,道:“距離如今的天授年,也有近七十年了。”

一塊重三十兩的銀餅,若是在唐朝太平年間,差不多等於六萬至十二萬的華夏幣了。

之所以中間的跨度會如此之大,是因為在唐玄宗時期,出現了一次極其嚴重的通貨膨脹。

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只賣五文錢,而一兩銀子可折一千文銅錢。

而在玄宗時期,米價已經漲到了十文一斗。

至於天授年的米價,程暮印象中自己並沒有看過相關書籍。

“可是……”

程暮將銀餅放在一旁,又拿起了一塊未經雕琢,但是在火光的映襯下色澤也是極其純淨的深紅色寶石看了看。

“一個江洋大盜犯得著大理寺出動?這羅大發怕不是偷了武則天的私庫吧?”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嬌男二的白月光跑路了

辛白林

關於我在異世界生活了上百年的事

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