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內閣廳裡安靜得有些奇怪。

首輔言遠垂眸品茶一言不發,好像茶盞裡舒捲的茶葉格外令人著迷。

次輔古蘊程拿著一張邸報,極慢的品看著,似乎裡面每個字都存著無限資訊。

六部尚書們則是恨不能將頭貼在書卷上。

其餘的大學士們,有一個算一個,似乎沉醉在自己的筆鋒上,默契得竟好像個個置身事外。

直到三輔岑閩舟臉色複雜的從外面進來,才打破了這份莫名其妙的寧謐。

岑閩舟猛地讓數十條視線掃描,饒是宦海歷練大半生,也不免唬了一跳。

當然,能進內閣的心理素質肯定過硬,岑閩舟雖有些茫然,卻不帶出來,面色若常的和大家打著招呼。

“何大人。”岑閩舟坐定之後穩了穩心緒,這才和禮部尚書何本出打招呼。

“岑大人。”何本出連忙站起。

和內閣其他成員不同,六部尚書們都是下午才會回到自己的官署辦公,上午的時光,只要沒有朝會,他們都會在內閣廳裡辦公。

說是辦公,大多時候都是等著來自於內閣前三位的工作指導。

此刻岑閩舟喚他,何本出第一時間就浮現出“岑幼娘第三名”這行字。

可想而知,這次童生試結果,不僅讓他的得意門生順天府尹陳穩大受震撼,就是他這個當老師的,也留下點兒後遺症。

眼下又到了要為準備籌辦鄉試的時候,不用岑閩舟說話,何本出都能想到他想叮囑啥。

難辦啊!

何本出有些犯難。

作為對仕途上升還有那麼點兒期盼的禮部尚書,面對哪怕是老好人般的上司,也是想要周全平衡的。

哪怕不稀罕給他當得力助手,也不能得罪去。

尤其是在首輔、次輔對這屆科舉保持緘默以後。

“您吩咐。”何本出站起來應聲的剎那,思緒若潮,很快補上這句。

岑閩舟袖子裡的手想要攥拳,臉上卻是溫善親和:“坐坐坐,坐下說。吩咐也談不上,只是叮囑一句,此時距離秋闈雖遠,卻也當提早準備妥當。不同於童生試,鄉試乃真正之掄才大典,怎樣鄭重都不為過。

當然,本官清楚何大人你經辦了數屆會試,最是妥當不過,只是到底是女郎們首次參加的鄉試,理當重之又重,莫要掉以輕心。”

何本出聽他這麼說,心裡冒出一堆“果然”來。

“下官謹記。”

雖說覺得棘手,可何本出也沒有任何異議,擺出受教模樣,看著格外恭敬。

岑閩舟想到不久之前景和帝的吩咐,撐著笑容又說:“之前聖上責令本官出題,然而,小女無知無狀,貿然報名……避嫌之需,本官推舉何大人你出任出題官,聖上已然准許,還望何大人莫要辜負聖上愛惜之意。”

何本出聽聞,猛然一驚。

他朝著覽政殿方向拱手,先是感謝聖恩,隨即又話裡話外對岑閩舟表示感激,看起來挺激動。

當然,實際上他真的挺激動,卻不是因為當了出題官,而是他聽出了岑閩舟的言外之意!

他竟然不反對小女兒科考了?!

面對這個暗示,何本出激動得差點兒飆出淚來。

饒是他跟宦海摸爬滾打半生,把自己盤得油滑閃亮,也實在扛不住岑閩舟以前的激勵。

一邊兒是虎視眈眈的皇上,一邊兒是恨不能立刻將其女從考場拽下的上官,戰場還選在了極不好動的科舉考場,這讓何本出為難得都想拋卻向上升的野望,恨不能立刻告老辭官,回老家享享清福。

一個岑閩舟未必有多可怕,可是岑閩舟上面兒的首輔次輔、岑閩舟後面站著的那些大儒文士,卻是一股股能和皇帝掰手腕的力量。

而站在漩渦中間的何本出只覺風高浪急,時刻有種浪頭拍過來的驚懼惶恐。

而現在,他可以喘口氣了。

只要不明著給他出選擇題,他可以很自信的說,他完全可以把握住這種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博弈。

何本出面上對岑閩舟表示感謝,心裡卻對景和帝充滿了感激。

他很清楚,能讓這位三輔瞬間想開的,唯有剛剛將其叫走的皇帝。

……

“言家、賀家都沒有女郎應考,岑閩舟的那個嫡幼女卻是個極好的榜樣。”景和帝對著岑閩舟離開之後從屏風裡出來的二兒子笑了笑,不緊不慢的教導。

二皇子姜瑜琮聽得也格外認真。

自從大選之後,父皇就時常將他單獨叫到覽政殿,不是讓他在屏風後面聽政,就是喊到一旁細細教導。

他現在還記得前些天,父皇親自口述了皇祖父當年那段關於開女子科舉意義的告誡。

聽著父皇複述的那段用心良苦的言語,姜瑜琮漸漸明白了這個前無古人的開創之舉對於皇室、對於他們姜家的意義。更是懂得了父皇堅持此等政令的必要。

“父皇,您之前說岑三輔父女同朝是美談,兒臣只怕岑三輔未必這樣想。”姜瑜琮覺得即使是君臣,也要讓臣下心服口服才好,“許之以名利不若許之大義,名利可動,而大義不可動。”

景和帝聽到這話卻毫不驚奇,他這個兒子過於君子了。

“兒啊,你可知君子欺之以方?”景和帝早就做好慢慢教導的準備了,畢竟他時間很充裕。

景和帝問完,也不等二兒子回答,自言說:“這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要知,名利可驅者云云,堅守大義者寥寥。

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皇帝這個天下之主,也不可能盡用大義者;故而這取才用臣之道,則成了一門大學問啊。”

“君臣博弈,不過進退之間;君為一方,而臣可為數群,結黨營私可恨卻不可怕,可怕者唯群臣合力,屆時,便是君有良政,亦不得不退矣。”

說到這兒,景和帝沒有繼續教導,而是反回來談及岑閩舟。

“岑閩舟此人非無能也,過於自保以期長久爾。此人哪怕知大義、懂大義,為自保亦會裝聾作啞,對大義視而不見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消失的她:浴火重生的李木子

錢錢厚厚

陰陽秘史

言吾齋主人

我在獸世造反當女王

俱靜

離婚後被小狼狗盯上了

新鮮蘿蔔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