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哎,可不能亂說。”

藍玉下意識的就捂住了朱燁的嘴,還不忘偷偷看向朱元璋。

這小祖宗今日也不知道觸了什麼黴頭,怎麼句句要人命呢。

朱元璋臉色有些黑,饒是誰罵到自己臉上,都會覺得生氣,朱元璋當然也不例外。

況且,罵他的人還是他孫子,親孫子!

“他醉了,胡說的。”

藍玉當然看出來朱元璋生氣了,立馬便出聲替朱燁開解道。

“我沒醉,我也不是胡說的。”

“你說,皇上他是不是有眼無珠。”

“他說我字醜,把我的成績作廢。”

“可是他重用的狀元,卻是個小人。”

“偷了旁人的想法和見解,冒充自己的東西,考過了院試,成了狀元。”

“讓一個小偷當狀元,你說皇上不是瞎了是什麼。”

朱燁怒氣衝衝的說道。

“若不是因為他瞎了,作廢了我的成績,我現在好歹也能入朝為官。”

“那我是不是就能早點娶了可兒,可兒也就不會死了。”

朱燁醉眼朦朧的說完,身體猛地一軟,整個人癱了下去。

藍玉嚇了一跳,身手敏捷的扶住了朱燁。

朱元璋雖然面上鐵青,可是朱燁醉了他沒醉,朱燁的話他也聽了個清楚。

看著扶住朱燁紋絲不敢動彈的藍玉,朱元璋猛地起身。

“皇上!”

藍玉以為朱元璋生氣了,慌張的喊道。

朱元璋猛地吸了口氣,看著醉暈了過去的朱燁,到底還是有火沒有撒出來。

“照顧好他!”

扔下這句話,朱元璋便轉身離開了酒桌前。

而隱藏在角落的蔣瓛,見狀也快步跟了上去。

“小祖宗呀,你也真是啥都敢說。”

看著昏睡了過去的朱燁,藍玉覺得再差一秒,自己的心臟都能從嗓子眼裡跳出來。

朱燁自己倒是睡得香,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話,讓朱元璋竟然一夜未眠。

“蔣瓛,今日咱大孫的話,你可聽到了?”

朱元璋從回到宮中,便一直黑著一張臉。

朱燁的話,加上昨日鄭和的表現,讓朱元璋不得不質疑,是不是鄭和真的弄虛作假,得到了狀元的名頭。

這對他來說,遠比朱燁罵他要嚴重的多。

若真是像是朱燁所說的那般,鄭和這個狀元是靠剽竊得來的。

那他朱元璋的老臉往哪裡放,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屬下這就去查。”

朱元璋的問題當然不是在詢問自己的意見。

蔣瓛心知肚明,知道皇上這是把朱燁的話放在了心上。

不過,這也不奇怪。

鄭和那日在奉天殿的表現,連他都看出來不對勁。

不過鄭和臨走之時,自己從鄭和的身上聞到了酒味,所以就理所當然的以為鄭和是醉了酒的原因。

所以才不如當初在殿試上那般驚豔絕倫。

現在看來,鄭和的學識好像真的沒有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般有見識。

蔣瓛突然意識到不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像朱燁不管說什麼,他都下意識無條件的相信朱燁所說的是真話。

這是怎麼了。

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統領整個錦衣衛,最需要的就是理智。

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朱燁說,他便覺得是真的。

根本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斷。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蔣瓛眉間微蹙,但還是快步走了出去,吩咐手下的人去調查鄭和的事情。

但是因為當日之事時隔太久,早就已經沒有人證可尋。

所以鄭和和馬三保見過面並談論過的事情,並沒能調查清楚。

不過,鄭和上門找尋朱燁的訊息還是被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闔眼半依在龍椅上,過了一會才衝著黃狗兒吩咐道:“去,差人把鄭和當初院試的策論取來。”

等到黃狗兒讓人把策論拿來的時候,劉三吾也急匆匆的拿著一卷策論跑進了奉天殿中。

“皇上,皇……皇上。”

劉三吾接到朱元璋的訊息,立馬就馬不停蹄的將朱燁的策論送了回來。

因為當時朱燁的策論被作廢,但是劉三吾又覺得可惜至極,所以便經由朱元璋的同意,將朱燁的策論收藏了起來。

現如今聽到朱元璋要找這份策論,劉三吾立馬就跑到自己書房將策論取了,給朱元璋送來。

劉三吾欣喜的看著朱元璋,他知道朱元璋不會無緣無故的找這些策論。

要麼,皇上是有想要開放海禁的想法,要麼,就是皇上想借用這策論,將朱燁接回宮。

反正不管哪個,他都高興。

眼看著劉三吾興致勃勃的看著自己,朱元璋眉頭一挑:“老東西,肚子裡敲得什麼算盤?”

“臣,不敢,臣,不敢。”

劉三吾訕笑著。

“不用你笑,你來給咱看看,這兩份策論。”

朱元璋將黃狗兒手中的策論,丟給劉三吾。

本來他還想親自看看,現在既然劉三吾這個老東西親自送上門來,那他不用白不用。

劉三吾微微詫異,但還是撿起了朱元璋丟過來的策論看了起來。

剛一開啟,劉三吾便認出了,這份策論是當今狀元鄭和的手筆。

當初國子監那群老傢伙,可是讚不絕口。

雖然在他看來,這策論比不上朱燁的,可是誰讓朱元璋這個當爺爺的一票否決了自己親孫兒的策論。

所以那幫子牆頭草都對朱燁嗤之以鼻,見風使舵的也就覺得朱燁的文章寫得狗屁不是了。

拜託,人家老爺子說的是字太醜,可沒說這策論的見解上不得檯面。

反而是他們青睞有加的鄭和,寫出來的策論雖然見解得當,可是多少有些自相矛盾的小地方。

雖然不起眼,但是隻要仔細審閱,還是可以發現的。

劉三吾就是覺得一把子老學究純屬見風使舵,見皇上說好便是好了。

劉三吾自認自己和那幫老東西不是一派,也就捧著朱燁的策論,自己相看。

反正他知道,朱燁的大才才是皇帝心中最為看重的就行了。

剩下那些人,就讓他們日後抱著頭後悔去吧。

不過眼下,劉三吾倒是被鄭和策論中所記敘的言論和看法吸引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大宋回漢末

IBM寫作養家

響水鎮日誌

半仙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