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自從朱權去往封地之後,朱棣竟然一直按兵不動。

原來是在這裡等著。

那麼番邦佔領武昌,到底有沒有朱棣的手筆?

朱燁皺眉沉思,他覺得朱棣不是這種妄天下大義於不顧之人。

為了拿到楚王的兵力和番邦聯手,實在不像是朱棣所為。

可是朱燁又拿不準自己的感覺。

畢竟他從未見過朱棣。

連歷史上記載的那個謙遜萬分的朱允炆都與實際有出入。

那麼朱棣又會不會和自己印象中的那個燕王殿下不同呢。

朱燁沉默了。

朱元璋也沉默了。

朱燁所言,他何嘗沒有想過。

可是眼下,最佳的人選只有朱棣。

楚王那個混賬兒子,閉門不出,當起了縮頭烏龜。

也不知道是真的頹敗了心性,還是故意對他這個當老子的進行無聲的宣戰。

藍玉如今昏迷不醒,性命攸關。

就算是從皇城之中從新調派人手,朱元璋也沒有把握在這期間,武昌不會另有什麼詭事。

所以只能從最近的北平,調取人手。

他雖然知道朱棣是他所有兒子之中,最為桀驁,頗具野心的皇四子。

可是,身為老父親,對兒子這點僅有的信任,也應該保留吧。

他不相信他這個四兒子,能在他活著的時候翻起什麼滔天巨浪。

“他不會的,燕王……雖然手握重兵,可是他向來敬畏皇帝和太子,他不敢在這個時候覆手為雨。”

“為什麼不會?倘若太子朱標在世,我相信他會繼續蟄伏,依舊是那個太子手下最為有力的左膀右臂。”

“可是現如今,太子已經不在了。”

朱燁的聲音有些低沉,可是這些話還是撼動了朱元璋的內心。

“不會,就算……太子不在了。”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心中難免一陣堵得慌,深吸了口氣,忍著心痛說道:“就算太子不在了,皇上還在。”

“只要皇上在,燕王,就不敢,也不能動。”

朱元璋對朱棣的這點底氣還是在的。

朱棣最重視的就是名正言順。

雖然這孩子最有野心,可是隻要他或者是太子在,朱棣就不可能起兵造反。

即使現在太子薨逝,可是他這個當老子的還在,朱棣就不能有任何舉動。

否則到時候光是百姓的詬病,就能讓朱棣這個謀來的皇位,做不安穩。

“爺爺,皇上年紀大了。”

朱燁後面的話沒有說出口,可是朱元璋還是聽明白了朱燁想要說什麼。

皇上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去了。

尤其是現在儲君的人選尚未定下。

朱棣的野心定然會在朱元璋逝去的那天開始爆發,且會一發不可收拾。

“不會的,皇上有他自己的思量。未來的儲君,登基之前,這些障礙,皇上定然會在活著的時候,幫他清掃乾淨的。”

朱元璋的目光有些深沉且悠遠。

看著自己爺爺這幅模樣,朱燁當然知道爺爺所言不假。

可不是麼,朱元璋就是因為幫朱允炆清掃障礙清掃的太乾淨了。

所以才讓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奪了皇位。

以至於朱允炆連能用的武將都沒有一個,毫無反抗之力便被趕下了臺去。

“哼,靠著爺爺稱君成王算什麼本事?”

“圈養出來的孩子就算坐上那個位置,也沒有本事穩固。”

“照我看,皇上就不該這麼護短,是老虎是狗熊,得靠自己的本事一較高下。”

“若真是個沒本事的,就算靠著爺爺坐上那個位置,也保不住那登天的皇位。”

朱燁想到歷史上所記載朱允炆的下場,便是滿眼的不屑。

在他看來,無論是歷史記載的朱允炆也好,他現世所認知的那個朱允炆也好,都是廢物一個,擔不起大任。

朱元璋忍不住看向朱燁,雖然他對朱燁的話十分認同,可是朱燁的話,好像另有所指。

“你這話的意思,好像篤定了皇上會在孫輩的孩子之中選擇儲君?”

朱元璋狐疑的看向朱燁,眼神中第一次出現了對朱燁的質疑。

莫不是他這個孫兒,知道了什麼。

“爺爺,您剛才說燕王殿下最講究的是名正言順。”

“可是,子從如父,皇上他老人家又何嘗不是。”

“皇上這個親爹,把皇位傳給太子,就是因為太子乃皇上的嫡長子。”

“身為嫡長子,只要品德尚可,哪怕政治能力較弱,他也會成為這個國家未來的君王。”

“現如今太子病逝,那麼按照傳嫡傳長的慣例,最有機會成為儲君的,不是其他的皇子,而是太子的嫡子。”

“而年齡適當的嫡子,就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

“皇上,怕是隻能從這兩人之中選出來未來的儲君。”

“這點並不難猜。”

朱燁的眼神中沒有任何躲閃和隱瞞。

他知道朱元璋最注重的就是宗法制度,也就是傳統。

身為一個草根皇帝,總是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一躍龍門成為了一國之主,但是刻在骨子裡的傳承觀念卻根深蒂固。

雖然太子朱標也的確爭氣,為人善良仁慈,做事穩重周到,又深受百官尊崇。

可是他的英年早逝,是整個大明最大的遺憾。

就連朱燁都忍不住想過,若是朱標沒有去世,整個大明的未來,又會如何的輝煌。

可是朱標死了,大明朝的皇子之中哪怕有比朱標出色的存在,也不會成為朱元璋心中的選擇。

哪怕是候選都不會成為。

僅僅就是因為,朱標身為嫡子,就是正兒八經的大宗一脈。

只要大宗還有子嗣可以繼續繼承血食祭祀的主祭人地位,那麼繼承人,就只能從大宗裡面選擇。

絕對不會輪到其他皇子,例如燕王,秦王等這些小宗。

除非大宗的子嗣死絕了,沒有了繼承人,朱元璋才會從自己的其他兒子裡面選擇一人繼承大統。

朱燁說的輕鬆,可是朱元璋的內心卻是震撼不已。

原來自己以為隱藏深刻的想法,其實在旁人看來,竟然這般的顯而易見。

那麼自己當初想要選擇朱允炆的意向,是不是也表現的那般明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嘉啟紀事

林道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