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

宣德衛的領將挑了挑眉,也是無計可施,這玩意兒他可看不懂。

“將軍,臣懂蒙古文。”

雲川衛中有一人上前,衝著朱燁恭敬的行禮道。

朱燁打眼看去,此人正是雲川衛中的軍師李靖。

朱燁看向雲川衛的領將金武思,見金武思點頭,這才把手中的軍報遞給了李靖。

李靖也沒有在意朱燁的質疑,他身為人下之臣,朱燁和他接觸也不過幾日而已,有所防備是自然的。

朱燁仔細的打量著李靖。

金武思是雲川衛的領將,這些日子接觸以來,朱燁也知道金武思是個沉穩的將領。

而李靖,身為雲川衛的軍師,能夠得到金武思的信賴,朱燁自然也是信得過的。

不過看著李靖不同於中原人的外貌,朱燁還是奇怪道:“軍師……是蒙古人?”

“將軍,臣……雖然不是蒙古人,但是卻流淌著蒙古人的血液。”

“臣的父親是大明人,母親是蒙古牧族。”

“臣自小雖然在大明境內長大,但是母親也是教過臣一些蒙古語的。”

“所以,臣識的蒙古語。”

他若真是在意這些細節,也不配呆在軍師的位置上為了雲川衛出謀劃策。

“若是將軍信不過的話,也可以差人謄抄這些字跡,分開讓臣識認。”

李靖褐色的眼眸中,絲毫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坦誠的看向朱燁說道。

因為自己的長相,他也沒少被人質疑。

如今朱燁信不過他,也是情有可原。

可是他的母親,雖然是蒙古牧族,但是卻並未參與過戰爭,他整個母族都是靠放牧為生,這點他自然經得起查證。

他父親原本就是大明的將士,也是雲川衛的意願,不過早些年患病去世了。

他自小在軍中長大,也只有雲川衛的人拿他當自己人。

所以,雲川衛上下對他都是足夠信賴的。

加之他計謀過人,在一些戰鬥中嶄露頭角,得到了代王的賞識,才成為了雲川衛的軍師,跟在金武思的身邊。

“若是信不過你,便也不會帶你來宣府了。”

朱燁聽著李靖不卑不亢的語氣,但是沒有半分的波瀾,而是爽快的將手中的軍報遞到了李靖的面前。

恭恭敬敬的接過朱燁手中的軍報,李靖難免心中一熱。

並未表露出自己的半分情緒,李靖只是將自己手中的軍報展看,仔細的看了起來。

“軍師可是看出了什麼?”

朱燁見李靖眉間不展,知曉那軍報上就沒好事。

“將軍,這份軍報,是蒙古大軍投往雲城邊境的。”

“其中說明了他們此戰大捷,歸功於黎國皇帝附贈的兵防圖。”

“另外……”

李靖看向朱燁,欲言又止。

“什麼?放心說……”朱燁面色凝重起來,看著李靖沉聲道。

“燕王世子朱高熾,在他們的手中。”

“他們打算以此為要挾,威逼宣府開城門,意圖透過宣府直逼寧夏,裡應外合,配合四國聯軍攻下寧夏。”

李靖的手忍不住抖了兩下。

並不是因為膽怯,而是因為蒙古這種宵小的做法讓人氣憤。

不過哪怕李靖不屑,可是朱高熾的性命在蒙古大軍的手中,他們又豈能不重視。

“哼,算盤打得倒是不錯。”

朱燁猛地起身,不怒自威。

朱高熾的身影在他的腦海中盤旋了起來。

自從上次北平一別之後,他倒是再也沒有見過朱高熾。

即便是徐妙雲回京,他也沒有機會和朱高熾打個照面。

後來朱棣舉兵謀反失敗,他也不知道應該用何種情緒去面對徐妙雲他們母子,便也藉口忙碌,避而不見。

沒想到,再次聽到朱高熾的訊息,竟然是今日這般的狀況。

不管怎麼樣,朱高熾那個孩子……

朱燁對他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況且,父債不該子償,朱棣的罪也不該由朱高熾承擔。

朱高熾在大明的歷史上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為了將歷史推回正軌,朱高熾當然不能有事。

所以,無論如何,朱高熾都要從蒙古人的手裡搶回來才是。

“就憑他們這些人,還妄想吞下宣府,真是可笑。”

蒙古上次在朱棣的手中吃了大虧,如今雖然暫時得了上風,可也不過是烏合之眾,不成氣候。

“將軍說得對。”

“韃鞳那幫狗崽子敢這般囂張,不過還是因為不知道將軍的到來。”

“如今宣府固衛整防,又有將軍的帶領,定然所向披靡。”

宣德衛的領將成百,向來是個能說會道的。

如今面對朱燁,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之言,臉都恨不得拿來給朱燁暖屁股。

朱燁可是湯昱的親孫。

若是自己得到了朱燁的賞識,自己回京都不是不可能。

現在任誰觀察風向都明白,如今湯和頂風而上,逆風迎戰。

新皇能夠仰仗的將領人選在,還有他湯和。

怕是湯家……日後又要東山再起了。

作為湯和的親孫,湯昱如此年輕有為,顯然……會是湯家未來的頂樑柱。

巴結好了湯昱,自己自然可以飛黃騰達。

所以成百這些日子簡直就是馬屁精附體,時時刻刻跟在朱燁的身邊。

朱燁自然沒有在成百的稱讚中迷失自我,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朱高熾的身上。

如今朱高熾落在韃鞳的手中,為了自己的目的,韃鞳暫時不會把朱高熾如何。

可一旦自己不如韃鞳所願,那麼首當其衝受難的便是朱高熾。

說不定,朱高熾會有性命之憂。

“去,讓人將這份軍報,繼續送到雲城邊境去。”

朱燁思考了片刻,便衝著金武思吩咐道。

“可是……”

金武思猶豫,沒能理解朱燁的意思。

如今這軍報既然攔截了,又為何還要送到四國之首的高黎手中去?

一旦他們知道了訊息,豈不是……壞了大事?

“四國軍隊停戰,怕是等的就是這份軍報。”

“若是軍報遲遲不到,他們察覺有異,定然會反撲雲城。”

“只有這份軍報到了他們的手裡,他們才能徹底放心靜待韃鞳的計劃成功。”

“如此一來,便可暫時緩解雲城的困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艦孃的重生提督

洗空歡喜

反派:我攝政王,女帝跪地求饒!

小殭絲丶

歷史直播:開局講解朱棣靖難

愛吃泡椒燉雞的魚

百戰成國

松嶽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