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率領的十萬大軍駐紮在黎國周圍,高黎自然不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是他們黎國侵犯大明在先。

現如今落了個慘敗的下場不說,甚至還被人打到了家門口。

如果當初甄離海沒有堯山一戰,他尚且還有迴旋的餘地。

可是現在,甄離海不但率兵打了湯和,甚至還打輸了。

他怎麼能夠不擔心堯山駐紮的十萬明兵歇斯底里的反撲他們。

若是以往,倒是尚有餘力一搏。

可是他們如今兵敗如山倒,光是軍心都尚且不穩,如何還能應對堯山的十萬兵力。

即便是他態度強硬,非打不可。

他們的軍心潰散成這樣,又如何敵得過。

況且黎國失去了盟友,即便是同為聯盟的其他三國。

因為高勝的原因,黎國和涼國反目成仇。

如今涼國不橫插一腳趁火打劫,已經是仁至義盡。

更不要說派兵前往黎國援助了。

至於高麗和北國,更是不關己事高高掛起的模樣,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不肯過問。

所以,打不過就只能投降。

高黎思來想去,最終的決定便是低頭認錯。

除了割地、賠款,高黎還送出了自己的胞妹高天美,隨同出使的使臣,朝著大明的方向進往。

朱燁知道這事的時候,很是無語。

賠禮道歉,便宜的人可不是他。

如今他頂著湯昱的名頭,自然不被高黎放在眼裡。

所以黎國派出的使臣隊伍,就這麼在朱燁的眼皮子底下大張旗鼓的衝著大明皇城而去。

除了表現出自己認錯態度以外,高黎這招其實更是為了威懾仍在堯山尚未撤兵的十萬大軍。

既然已經擺出了議和的姿態,那麼固守在黎國之外的明兵自然便不能夠再對黎國發難。

雖然朱燁本就沒有攻打黎國的打算,只是因為湯和尚未甦醒,耽誤了回朝的程序。

況且,他私自帶兵援救湯和,總要好好規劃盤算一番才能回京。

只不過,卻沒想到高黎日日膽戰心驚,以為湯家率兵十萬,是打算修生養息之後便大舉進攻黎國,以報侵犯之仇。

畢竟讓人被十萬大軍虎視眈眈的盯著能夠不露怯呢。

高黎不得已,這才下了議和的決定。

朱燁倒是沒想到,弄巧成拙,出了這麼一道岔子。

割地賠款就算了,高黎這個時候送個公主去,這不明顯給他添堵嗎。

這公主到了朱允熥的手裡,那黎國便是和朱允熥穿一條褲子的人了。

雖然身為手下敗將,黎國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可是自己到時候收拾朱允熥,黎國要是插上一腳,也夠噁心人的。

更何況,黎國都低頭認錯了,其餘三國自然不可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般,就這麼過去了。

三國見風使舵,也各個開出了條件,送出了自家公主,追在黎國使臣的屁股後面,送去了大明皇城。

這下不只是黎國,其餘三國聯合起來,送了朱允熥三位嬪妃。

朱燁腸子都快悔青了。

若是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救了湯和他便率領大軍撤離堯山了。

助紂為虐,助紂為虐呀。

何況這孽,還是自己作下來的。

如今給朱允熥送去了這麼一大份厚禮,朱燁比吃了死蒼蠅都噁心,每日都悔不當初。

朱燁很不痛快,可同樣不痛快的,還有遠在皇城的朱允熥。

從知道湯軏抗旨率兵前往黎國營救湯和開始,朱允熥心中這口惡氣,就一直沒有發洩出來。

若說之前湯軏乃至是湯家,還是偷偷摸摸的幫著朱燁。

那麼如今,便是明目張膽的衝自己宣戰了。

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落在朱燁的手裡,將會是了不得的巨浪,隨時都能夠將他掀翻。

朱燁一個人,都夠朱允熥頭疼了。

如今擁有了重兵的朱燁,又豈是他能夠匹敵的。

朱允熥此時此刻,格外的後悔。

他為何殺了那麼多人,又讓蔣瓛和他離了心。

如今他手中無人可用。

朱燁如果真的打算謀反逼宮,他……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朱允熥氣的要命,可是又無計可施。

現如今兵符在朱燁的手中。

況且朱燁不但打了勝仗,還救了湯和,更是逼得黎國低頭認錯。

他們大明以最小的損失,換取了四國的臣服。

這本來是大塊人心的好事,奈何……這麼大的功勞是從朱燁手中獲得的。

朱允熥如鯁在喉,咽不下去,吐不出來,快要把他活活氣死。

冷清的下落,也是他心中的另一根刺。

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做到的,無論是冷清還是那些救了冷清的冷家人。

如同憑空消失了一般,找不到蹤影。

哪怕是他下了搜城的命令,也愣是沒有找到冷清的下落。

好在冷清失蹤的訊息被封鎖了起來,所以他安排的那顆棋子,尚不知曉冷清被救走的事實,仍然受他鉗制。

“方孝孺,事情到底辦的如何了。”

朱允熥面色陰沉的看著跪在自己下方的那人問道。

“回皇上,事情如皇上所期望的那般進行著。”

“只等著朱燁鳴鼓收兵回朝之日,臣佈下的人,便會隨著沈一一同進京。”

方孝孺跪在地上,認真的的回答著朱允熥的問話。

“不等了,現在便讓壓著的訊息爆發出來。”

“趁著朱燁不在大明境內,我們才好控制輿論的方向。”

“況且,他帶兵抗旨出征在前,就算再大的功勞,也抵不過抗旨不遵的重罪。”

朱允熥低著眉目,看著正下方跪著的方孝孺吩咐道。

方孝孺猶豫片刻,還是開口道:“可是,皇上,如今四國的使臣已經開始向著大明的方向前來。”

“這個時候,怕是不太合適吧。”

“哼。”

朱允熥猛地站起身來,一甩袖子:“你也說了,四國的使臣剛開始向著大明的方向前來。”

“人都沒到大明呢,百姓怎麼知道是因為朱燁,才逼得四國低頭議和。”

“趁著四國使臣未到,先把朱燁的罪名給朕扣牢了。”

“他手中握著的那十萬大軍,若敢聽從朱燁的命令,罪同,謀逆。”

朱允熥的聲音冷冷的砸在奉天殿冰涼的地板上,讓人不寒而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爭天下

塵緣若夢

烽火九州

武道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