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

王大福冷靜下來,有些謹慎的看向自己的妻子問道。

王大福妻子也不急,反而神秘兮兮的拉著王大福坐下。

與此同時,冷清上前,從袖口掏出了一封書信,遞到了王大福的面前。

只是展開,王大福便認出了那書信上的字跡。

“王爺早些時候差人來囑咐。”

“要讓我們將這位姑娘,帶出皇城去。”

“說是等我們到了老家,自然有人接應這位姑娘。”

“咱閨女,已經先一步被王爺的人送出城去了。”

王大福的妻子,顯然早就已經知道了真相,此時正在和王大福說道著。

王大福看完那書信中的內容。

果然書信中的說辭和自己妻子所描述的差不多。

看著眼前清冷模樣的女娃子,王大福隱隱約約猜出了眼前女子的身份。

“咱明白了,咱明白了。”王大福聲音有些哽咽:“咱就說,王爺不會對咱如此狠心的。”

王大福一邊感慨,又一邊將書信上的安排仔細的瀏覽了一遍。

記住了朱權的囑託和安排之後,王大福便讓妻子取來了火摺子,將那書信焚燒殆盡。

“姑娘,你且在這委屈,住上兩日,兩日之後,老奴便帶您出城。”

王大福收斂起自己的情緒,衝著冷清寬慰道。

“多謝老先生。”

冷清點頭,便被王大福的妻子帶去了王翠芽的房間。

接下來兩日,冷清照常按著王大福妻子的叮囑,在家裡佯裝坐著一些活計,表現的和平日裡的翠芽無異。

而王大福又配合朱權演了一場戲,被揍了一頓之後,終於像是認清了事實一般。

傷還沒好,便帶著一家人家,租了輛牛車,離開了皇城。

如今皇城門口的守衛早就換成了錦衣衛的人。

所以雖然經歷了盤查,倒也是安然無恙的混出了城去。

等王大福一家到了老家,果不其然就見到了真正的王翠芽。

來接應冷清的人,將一個包裹交到了王大福的手裡,還不忘叮囑:“王管家,王爺知曉你勞苦功高,早就已經有了讓你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的想法。”

“如今王爺身在深淵之中,寸步難行,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還請王管家您能理解王爺如今的處境,不要怪王爺。”

“這是王爺託我帶給王管家的銀兩,還望管家您務必收下。”

“王爺說,這都是您應得的。”

那人將包裹交到了王大福的手中,還不忘囑咐:“王爺還說,日後,若是有機會,定會親自來看望您的。”

“望您二老,保重身體,來日再會。”

此人一番話,說的王大福老淚縱橫。

“老奴謝過王爺恩賜。”

王大福衝著皇城的方向深深的扣了個頭:“日後只要王爺有需要,老奴這條命都是王爺的。”

一場主僕情深,看得冷清也忍不住鼻頭髮酸。

看著王大福的表現,也知道朱權是個好主子。

不過,也來不及她多作感慨,因為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老先生,謝謝您這些日子的照料。”

冷清上前將王大福扶起來,微微躬身行了個謝禮。

“我不方便在此久留,不過先生的恩情,冷清記下了。”

起身,冷清衝著王大福夫婦道:“就此告別,日後有機會,冷清定當答謝。”

王大福夫婦誠惶誠恐,趕緊回禮。

只不過再抬頭時,冷清和那接應的護衛,人已經消失了蹤影。

王大福連連感嘆兩人身手了得。

卻又不由自主的擔心起了如今身在皇城的朱權。

“王爺呀,您……定要安然無恙。”

看著皇城的方向,王大福自言自語的唸叨道……

冷清隨著朱權安排的接應快馬加鞭的朝著雲城趕去。

雖然她清楚蔣瓛的安排,但是擔心沈一的心,卻從未安定過。

如今終於有機會見到沈一,她自是迫不及待。

沈一現在在雲城,和方仁美在一起。

四國議和的使臣也因為涼國反水,都沒能如願進入大明國境。

朱允熥下了死命令要蔣瓛捉拿自己,也正是因為朱燁不按常理出牌,出兵黎國。

原本消停了的涼國,也不知道為何,成為了朱燁的同盟,背後刺了黎國一刀。

不過高黎精明,很快便猜測到了朱燁的真實意圖並非是要和黎國兵刃相見。

將自己派往大明的使臣召回之後,果然朱燁便鳴鼓收兵。

黎國和涼國都已經消停了下來,其餘兩國,自然不會再上趕著去朱允熥那裡扣頭認錯。

如此一場議和,就這麼生生被朱燁斷了。

所以朱允熥才會氣急敗壞的指令沈一繼續行事。

卻不想和方仁美匯合的沈一已經知曉冷清的下落,拒不配合。

連朱允熥派去的人都被沈一一一殲殺。

脫離了掌控的沈一,更是讓朱允熥火冒三丈又無可奈何。

所以才能差事蔣瓛去捉拿冷清。

意圖繼續讓沈一為他所用。

不過蔣瓛從始至終都沒打算要幫朱允熥。

況且如今朱燁已經收兵回朝了。

在此之前,他早就為自己想好了退路。

也就更是不怕朱允熥會拿他開刀了。

此番折騰下來,朱允熥可以說是什麼好處都沒撈到。

兵將在雖然在湯家父子的手裡,可是如今湯家倒戈朱燁,那十萬兵馬,實則已經落入朱燁囊中。

冷清出逃,沈一失控,朱允熥佈下的棋子,也和報廢無疑。

四國議和的使臣,如今都給各國召回。

朱允熥氣的牙癢癢,原本想要直接將朱燁的所作所為昭告天下。

卻不想朱燁先發制人。

不僅在軍營中自爆身份,還咬死了他出徵帶兵領戰,是朱元璋和朱允熥授意。

不僅如此,朱燁更是打著恭賀朱允熥登基的旗號,帶了大禮獻給朱允熥。

如此一來,倒是把朱允熥弄得十分被動。

不得不說,朱燁這招實在是高明。

把所有的功勞都安在朱允熥的頭上,讓朱允熥挑不出錯處來。

一旦朱允熥矢口否認這一切,那逼退四國的功勞便是朱燁獨領。

可若是朱允熥認下了這頂高帽子,那朱燁的過失,他便不能再告知天下百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

戰火世界2

北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