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既然人已經到了,朱燁自然也不好繼續掌握著兵權。

朱燁的識趣,讓朱棣很是滿意。

因而他也毫不客氣的將兵權拿了回來。

如今糧草充沛,又收攬了不少俘軍。

朱棣更是意氣風發。

接下來的戰鬥中,朱燁打完,朱棣上,朱棣累了朱燁上。

如此車輪戰之下,徐輝祖八條命也不是兩人的對手。

別說徐輝祖,其他的悍將也都被朱棣等人清除了不少。

若非徐輝祖有自知之明,知道如今自己的勢力不足以支撐他和朱棣硬碰硬,一直在迂迴輾轉。

怕是他也早已經死在了朱棣的刀下。

可如今在朱棣率兵直向皇城逼近的情勢下,徐輝祖不上也得上。

眼看著朱棣逼近皇城,朱允熥惱得接連下發了三道詔令,逼著徐輝祖上前迎戰。

這三道詔令都是閉著徐輝祖將朱棣阻攔在錦陽關外。

朱允熥知道,如果徐輝祖擋不住朱棣,那他就徹底完了。

所以哪怕知道徐輝祖受了傷初愈,他也不得不逼著徐輝祖拼上性命,將朱棣阻攔下來。

眼看著眼前頭逼死人的三道詔令。

因為受傷的緣故,他一路又被朱棣逼迫,以至於傷勢未能好生休養。

拖拖拉拉這麼長的時間,朱棣勢如破竹之勢拿下了不少的城池。

況且眼見著形勢不對,朝中不少官員也都投靠了朱棣。

整個朝堂動盪不安,皇上若是不催他才是奇了。

徐輝祖緩緩閉上了眼睛。

進退都是死路一條。

那便拼上自己徐家滿門的榮耀,與朱棣拼了吧。

統領剩下的餘軍,徐輝祖已經下了決一死戰的決心。

他們一路下來,已經被朱棣逼迫的退無可退。

如今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若是真的守不住錦陽關。

他徐輝祖也可以以死謝罪了。

所以,在前途未卜的境況下,徐輝祖還是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

帶領著麾下的大軍,朝著錦陽關前去。

可是,徐輝祖卻不想半路上竟然被人攔了下來。

攔住徐輝祖的人,徐輝祖雖然不認識,但是憑藉著那一身的官袍,也知道對方是個參政。

見阻攔自己的人在徐輝祖的示意下對自己放行。

身為參政的鐵鉉立馬便安撫好自己身後的眾人,帶著身旁一人朝著徐輝祖一路小跑了過來。

“下官鐵鉉,乃朝廷委派運送軍餉的官員,這位是下官的好友,名為高巍,我們二人在此見過徐將軍。”

鐵鉉謹小慎微的模樣讓徐輝祖的耳朵不自覺的動了動。

鐵鉉這個名字,不知怎麼的,竟然讓他有些耳熟。

“你尋咱又何事要報?”

徐輝祖的眼神從鐵鉉的臉上轉到了高巍的臉上。

知曉了對方的身份,徐輝祖耐心朝著看著一臉誠懇的鐵鉉詢問道。

“回稟將軍,在下不忍看到亂臣賊子燕王朱棣攪亂太平盛世,圖謀不軌。”

“一路在沿途收攬了一些百姓和逃離到此處計程車兵。”

“願意投入將軍麾下,與將軍共同奮戰,驅逐反賊,平定亂黨。”

“還望將軍能夠收下我等。”

鐵鉉這話說的輕鬆,可是徐輝祖並不知道鐵鉉為了做這些人的思想工作,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看著眼前恭敬的鐵鉉,徐輝祖突然想起了為何覺得此人姓名耳熟。

原來在民間流傳的組織殘兵禦敵朱棣之人竟然就是自己眼前這個不顯眼的文官。

頓時,徐輝祖忍不住心中對鐵鉉另眼相看了起來。

如今朱棣逼上南來,不知道多少見風使舵的官員開啟城門相繼迎接。

這個時候,還能守在城中的官員屈指可數。

更何況眼前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一般的鐵鉉,竟然還能在此時此刻危難之時,想著集結殘兵動員百姓擴充兵力。

實在是難得。

“我大明皇朝能夠有大人這般明事理之朝臣,實乃大幸。”

徐輝祖這話說的誠心實意。

他確實對如此心性的鐵鉉欽佩不已。

擁有了鐵鉉的助力之後,徐輝祖自然如虎添翼,勝算更多了幾分。

一路行進到城中駐紮下來,徐輝祖才有時間著急來手下來思考如何守住錦陽關。

而正是這場商討,讓徐輝祖發現了鐵鉉帶來的名為高巍之人,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眼下無人可用之際,只有徐輝祖才明白,有了鐵鉉和高巍,對他來說如同久旱逢甘霖。

這兩人確實有些本事在身上。

只不過這兩人此時給予徐輝祖的底氣,伴隨著朱棣的大軍距離錦陽關越來越近,也開始逐漸消散了起來。

知道徐輝祖率兵駐紮在錦陽關附近的城池中等候著自己的到來。

朱棣更是迫不及待。

徐輝祖從他的手中溜走的次數太多了。

朱棣心中有氣,臉上無光。

所以在知道了徐輝祖就在錦陽關內,他朝南進軍的步伐便加快了起來。

對於朱棣來說,恨不得立刻就飛到徐輝祖的面前,將人拿下。

徐輝祖對他都不顧念情分,他和徐輝祖之間還有什麼情分可言。

如今朱棣只想幹掉徐輝祖,一雪前恥。

可是臨到城外,在打算進攻城池的時候,朱棣和朱燁卻產生了矛盾。

徐輝祖的軍隊在城中駐紮。

不知道為何,城中的兵力部署,顯然比朱棣所知道的人數還要多上不少。

思考猶豫再三,朱棣也覺得不能和徐輝祖硬碰硬。

畢竟眼看著拿下眼前的錦陽關之後,他便要和朱允熥一決雌雄。

眼下當然要保留實力。

所以在思考過後,朱棣決定來個水漫金山。

直接放水淹死徐輝祖這個狗日的。

朱棣的想法,朱燁自然不能苟同。

怎麼說也是那麼多的人命,除了徐輝祖以外,城中還有不少的百姓。

不可能說放水淹城,就放水淹城。

朱燁不可能看著城中的無辜跟著喪命。

可是朱棣覺得亂世之中,難免有所犧牲。

難道城中百姓的性命是性命,他手底下的大軍就是螻蟻不成。

朱燁的菩薩心腸,在朱棣看來不敢苟同。

因此兩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矛盾。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回鄉之後與於莉共度時光

愛自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