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流傳在山西民間,特別是晉中一帶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它曲調流暢,情感動人。劇情主要以故事情節為主,反映當地民間生活,民間習俗,是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民間文化,現已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祁太秧歌在明清時代上莊溝就已有人在田間,地頭或茶餘飯後自編自唱、自編成調,成為表現人民群眾喜怒哀樂的一種口頭文藝,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很久以前,上莊溝內的上莊、東杜家莊、下凹、田家莊、嶺北莊、香莊、侯家莊、杜家莊等村,都有秧歌班社。無班社的村莊也有秧歌愛好者,常搭外村班合夥演出。各村除在臺上演出秧歌外,有的村還演耍猴兒(燈影)。秧歌藝術大都是藝師或本村老藝人口頭傳授,實際表演傳教。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們出於對新中國的熱愛,對新生活的嚮往,各村的秧歌劇搞得十分活躍。老一代藝人興趣很大,除自已演唱之外,還帶出了好多徒弟。他們農忙時種地,農閒時排練。到了冬天,組織秧歌班子,選出班主,統一負責,統一管理。一般情況下,陰曆十月初一以後,就開始排練。凡參加人員,自覺自願,沒有報酬。另外,還自籌資金購買頭飾、服裝、道具。有的人自備有服裝,自已使用。到臨近春節時,演員們排練特別緊張,為演好一齣戲,晝夜加班加點,甚至通宵是常有的事。

正月間,是各村秧歌班最紅火的時期。秧歌班除在本村演出外,還要到鄰村巡迴演出。人們聽說那個村唱秧歌,周圍各村的人們都要去觀看。當演員們受到觀眾喝彩時,更加賣力,使出渾身的勁頭為人們演出。1951年,祁縣政府根據當時形勢,在侯家莊村成立了上莊溝第一所高小。當年春節臨近時,侯家莊的秧歌班聯合高小的部分師生,排練了現代劇《柳樹井》、《小女婿》等節目。1952年春節期間,他們不但為本村及鄰村進行了演出,劇組人員還步行公里,翻山越嶺,為抗日戰爭時祁縣獨立營駐地的下凹村演出了三天,為老區人民帶去了歡樂。1964年,四清運動時,侯家莊排練的秧歌劇《彩禮》代表峪口公社參加了全縣的文藝節目調演,受到了縣領導的好評,並榮獲特等獎。優秀演員柳風仙、劉生英還代表祁縣參加了晉中地區的農村文藝調演。這是演員們的榮幸,也是當時峪口公社的光榮,更是上莊溝人民的驕傲。

各村的秧歌班,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各個時期的形勢、還自編一些小節目,為群眾演出。1965年,在全民學毛著的熱潮中,各村還排演了《老倆口學毛選》、《逛新城》、《審椅子》以及學毛著快板等節目。1970年初,嶺北莊村的秧歌班還排練了晉劇《秦香蓮》、《紅燈記》、《沙家浜》等劇、為溝內各村進行了演出,受到了溝內人民的好評

上莊的秧歌,歷史悠久,很有名氣。曾與鄰近的北莊村、寺西莊村、嶺北莊村,太谷縣的黑峰村相互每對、同臺演出,交流技藝。上莊村有好多年青演員就是在外村唱秧歌時找回了物件,結為終身伴侶。上莊村還專門組織有器樂班,為本村及周圍各村辦紅、白喜事演奏。

活躍在大山裡的秧歌劇,讓山裡人一正月處在熱鬧、愉快、祥和的氣氛中,忘記了過去一年的辛苦、疲倦,為新的一年增添了無窮的活力,真正起到了宣傳教育的作用。

改革開放後,上莊溝的秧歌聲仍盪漾在昭餘大地。如上莊村的秧歌藝人劉秀星遷到祁縣西關村後,常與西關村秧歌愛好者搭班演出拿手好戲;侯家莊村出色的樂器演奏家李小剛曾多次為全縣秧歌匯演伴奏,並在祁縣城內常年辦有樂器培訓班,為全縣培育了不少文藝人才。

人民不會忘記那些為山裡人無私奉獻,又為山裡人帶來歡笑的老藝人,以及深受教育的秧歌劇目。當年有名氣的藝人有:劉秉謙、馮晉情、馮培印、劉生坤、龐玉明、劉達星、劉秀星、劉景星、劉萬星、馮晉勇、劉生芳、李殿山、程愛蓮、程雙葉、李銀蘭、劉敬蘭、石翠英、劉春花、田毛猴、虎兒、田生華、田生蘭、肉小子、桂榮只、蘇臘根、馮昌福、原中輝、原秀蘭、馮守仁、閻永福、劉列花、柳風仙、劉生英……

出色的演奏人員有:李小剛、劉生珍、馮晉川、趙元金、李玉貴……

秧歌社出色班主有:劉秉謙、趙元金、馮晉情、程雙根

演出的劇目有:《算帳》、《回家》、《趕子》、《換碗》、《西河院》、《翠屏山》、《踢銀燈》、《寫狀》、《洗衣計》、《切草帽》、《割田》、《陳小兒打母》、《當板箱》、《蘇三起解》、《挑鐮》、《出西口》、《打酸棗》、《古董借妻》、《偷南瓜》、《揀爛碳》、《小上墳》、《劉二姐背娃娃》、《布兒換花》、《看秧歌》、《勸吃煙》、《送醜女》、《遊鐵道》、《送櫻桃》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爆笑!豪門親媽在娃綜殺瘋了

比奇堡大總攻

假夫妻上戀綜,莊律師他明撩暗誘

雪滿舟

有風亦有你

正一張之維

明王道

狂少遊

柯南之群穿COS的擺爛回家之路

愛吃肉肉的檸檬崽

原來真的沒人愛我

知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