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越來越忙了,他除了要處理政務,還要抽時間講課。

目前每天有三節課,分別是科學科普、新語言教學、電工班教學。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開始。

還有很多很多知識等待著他去傳授。

“這樣不行,這樣下去會把寡人累死的。”

剛剛上完一節電工班課程的嬴政回到宮中坐了下來,揉著眉心。

他第一世時就是工作狂魔。

特別是統一六國後,日常審閱的奏章竹簡達百二十斤。

那時的他樂在其中,畢竟掌握權力的感覺令人心生愉悅。

然而,現在他感到有些疲憊。

可能是在第二世時,受到了那縱慾橫流的時代感染。

雖然平時刻苦學習,但懂得勞逸結合,偶爾會出去唱唱歌、聽聽曲。

“以後工作量只多不少,得想辦法分擔出去一點,寡人可不想累死。”

嬴政思索片刻,便將王綰魁狀馮劫等人召進宮中。

沒過多久,這些人都來了。

“諸位,最近政務是否繁忙啊?”嬴政開口問道。

聽到大王這般問話,幾人下意識地對視一眼。

大王突然召見他們,開場白便問他們忙不忙。

說明,大王有事要給他們安排。

王綰魁狀馮劫幾人都是官場人精了。

若是回答忙,那大王一定會以為,他們一個臣子,還能比君王更忙?

但若是回答不忙,那大王一定會以為他們工作量不飽和。

因此,幾人紛紛拱手,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臣等雖政務繁忙,但若大王有什麼安排,還請大王吩咐!”

嬴政愣了一下,認真地審視了這幾個傢伙。

不愧是他第一世時的肱骨大臣。

會來事,也會做事。

看來他們真的很想進步啊!

想到這裡,嬴政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寡人最近忙於講課,導致政務上有所懈怠,甚至有些力不從心。”

聽到這話,王綰率先搶在其他幾人前面說道:

“臣願為大王分憂!”

魁狀馮劫等人心中暗罵一聲,對王綰如此搶著活幹的行徑感到不恥,緊隨其後開口道:

“臣等願為大王分憂!”

看到他們如此主動,嬴政起身去將幾人扶起來。

“你們都是寡人的肱骨之臣啊。”

王綰魁狀馮劫等人頓時受寵若驚。

接下來便上演了一場君臣之禮。

雙方一陣拉扯後,嬴政這才步入正題。

“寡人打算設定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另設內閣和軍機處。”

嬴政開口說道:“如今大秦國富民強,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統一六國。”

他將大秦未來做了一個簡單描述。

領土的擴張,管理上的工作量一定會劇增。

至於為何還要設定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是因為順手。

第一世時,他開創了三公九卿制。

三公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分別執掌行政,監察和軍事。

而九卿,為中央朝廷各部門的主要行政長官。

三公九卿制有很大的缺點,便是國事與君主家事不分。

導致國家政務與宮廷事務混在一起,無比雜亂。

而在後面幾個朝代中,其實都有各自的缺點。

比如隋唐宋時期的三省六部制。

因為三省分別掌管對詔令的制定、稽核和執行。

使得原來的相互獨立的相權,分化到三個部門。

其結果,便是造成相互掣肘,職責混淆。

特別是王朝後期,會因為一系列原因,導致宦官擅政,牛李黨爭等弊政。

還有明朝時期的沿用三省,罷黜宰相,設中書省和內閣。

至於六部,則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辦事。

缺點也很明顯,便是導致權力爭奪變得極為激烈,影響國家正常運轉。

而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是皇帝權力的巔峰時期。

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和分化大臣權力,建立了一套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

清朝中央官員分三部,分別為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

因為清朝在官制上的完善,皇帝成為了絕對權力的中心。

皇帝的權力,覆蓋到了律法、經濟、軍事、外交等所有領域。

缺點,便是整個國家的運轉乃至未來的發展,完全受皇帝的個人意志決定。

比如從乾隆提出的閉關鎖國開始,導致後來神州大地落後世界上百年。

使得華夏錯失工業革命機遇,科技、軍事等領域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回到當今秦國。

現在的大秦還未統一六國,但必然統一。

因此,嬴政決定,先設定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滿足現有需求。

其餘九卿等官職根據實際進行調整。

王綰幾人無比激動,因為大王說要設定左右丞相和御史大、以及內閣和軍機處。

這,不就是要他們來擔任嗎!

但大王似乎還沒有確定人選。

因此,他們只能用渴求的目光,看向嬴政。

嬴政把他們的表情都看在眼裡,抬手說道:

“都別急。”

“你們知道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和內閣軍機處是幹什麼的嗎?”嬴政開口問道。

王綰等人反應過來,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左右丞相是協助寡人處理國家政務,負責協調各機構政務。”

“御史大夫負責對百官進行監察和糾劾。”

“內閣是用來商議國家政策的機構,其組織成員一般是朝中的高階官員。”

“軍機處是用來商議軍政大事的機構,同時掌管軍餉、糧餉、軍備等國防政要。”

嬴政重新對這幾大官職和機構進行定義,從原來的職權中提取了一部分,又捨棄了一部分。

這對他乃至整個大秦都是一項挑戰,目的是要摸索出一套適用於大秦國情的官制。

站在不遠處的一眾官員都沉默了,他們都在仔細思索。

按照大王所說的,左右丞相協助著君主和協調各機構部門,分擔君主工作量。

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和糾劾百官,規範官員行為,防止貪汙腐敗。

內閣和軍機處是兩大機構,職責覆蓋到國家政策和國防軍隊。

雖然不清楚大王為何要設定內閣,但至少軍機處是跟戰爭是相關的。

有人找到了關鍵之處,設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那相邦一職相當於形同虛設了。

王綰察覺到一道目光向他看來,頓時心領神會,開口問道:

“大王,相邦那邊要如何處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位六零後回憶錄

周易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