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華二十年,一月初三

一切都在風平浪靜中度過,平靜到就如同之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在這平靜中,唯一讓人遺憾的就是賢王妃程羽伊病逝。

連腹中那未出生的孩子也一同隨了母親去。

自此賢王也一蹶不振,平日裡也甚少出府。

即使出現在眾人面前,也不再有之前的儒雅之態。

皇帝和皇后對那未出生的皇孫也唏噓不已,也傷心難平。

在人們惋惜,並哀悼賢王妃和未出生的孩子時,誰都沒有發現,端王府側妃林茹茹也已經長久沒再出現過。

再讓人們關注的事情,也會有失去興趣的時候。

人們在經過立儲,賢王妃病逝之後,再次迎來了另一個讓大家雀躍的事情。

東林國鎮國大將軍蘇威,征討西倉歸來,凱旋歸來。

雖然未同賢王一樣帶回西倉的“降書”。

但蘇威帶回了,西倉的皇帝和皇后,還有西倉已成年的眾位皇子。

美其名曰邀請來東林做客。

太子墨辰央代皇帝親迎蘇威入城。

蘇威帶著一應西倉皇室成員,浩浩蕩蕩入城,惹得城中百姓紛紛駐足觀看。

這一刻人們對蘇威的敬仰再深一層。

看著茶樓下方歡喜雀躍的百姓,蘇楚歌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端坐戰馬之上的蘇威。

現在蘇楚歌更加篤定,她那晚的所作所為沒有錯。

看到這一幕,誰又能不眼紅。

就連星歲和珊珊也加入了人群之中。

鼓掌雀躍的星歲,不經意間地回頭,發現蘇楚歌只是坐在原位,看不出什麼悲喜。

“小姐,您不高興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蘇楚歌的話讓星歲有些不明其中道理,抬手撓撓頭,在蘇楚歌和

“當百姓把某個人奉若神明的時候,只要這個人不是自己,或不是帝王,那必然會惹得不滿。”

蘇楚歌這句話讓星歲更加不理解,就連珊珊也已坐回了桌前。

“可是,陛下和殿下都不會這樣做啊!”

蘇楚歌再次將目光移向下方的人群,“是啊,但是還會有另外一個危險!”

“我明白了!”星銳突然驚呼一聲。

發現有人看向了這邊,復又壓低了聲音,“神明是不能犯錯的,一旦有一丁點的過錯,或是失誤,那就會引得不滿,甚至被拉下神壇遭到唾罵。”

“是啊,連勝兩國,一旦南景趁機來犯,那必然是父親再次出征,東林的將士和國庫是否可以再經得起一場戰爭他們不會理會,只會要求父親必須再次凱旋。”

聽罷這些話的星歲和珊珊也瞬間沒了湊熱鬧的心。

直到隊伍完全經過了這座茶館,人群才漸漸散去。

“小姐,咱們也要回去了。不然趕不上在大將軍前面進宮了。”

蘇楚歌沒有反駁,今日出來本就是來親自邀請蘇澈和許苒一同進宮,參加宮中今日盛宴。

誰知蘇澈和許苒聽罷後,一口就進行了回絕。

只是說,現在的蘇家經不得任何的風吹草動,他們無官亦無職,實在不便破例進宮。

繞過蘇威他們回宮的路,蘇楚歌三人先行到達宮門口。

宮門口眾官員也都嚴陣以待,等待凱旋歸來的鎮國大將軍。

此次不同於上次他們私自前往北文。沒有功與賞一說。

這次可是西倉單方面撕毀合書,而且主動擁兵入東林在先,蘇威此次是守衛了自己的國家,甚至一舉拿下敵國皇室。

蘇楚歌帶著星歲和珊珊,並未先行進宮,而是隱入了人群中。

不多時的時間,蘇威和墨辰央並駕齊驅,先行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依照規矩,蘇威一行人宮門前下馬,並解下自己的兵器。

宮內侍衛並未從親兵中接手一應西倉皇族,而是由親兵親自押送入宮。

在一行人進入宮門的那一刻,蘇楚歌察覺到了墨辰央投來的目光。

隨後就看到墨辰央在蘇威耳邊說了一句什麼,蘇威也就看向了這邊。

蘇威看過來的同時,並向蘇楚歌做出了招手的動作。

蘇楚歌身前的官員也看到這一幕,都自覺地給身後的人讓出路來。

“父親,大哥。”

乖乖上前後,蘇楚歌還是依禮先行拜見了太子。隨之依照規矩站到了蘇允軒的身旁。

蘇威雖然將人叫了過來,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入宮後,蘇威由墨辰央陪同先行去見皇帝,並帶上了西倉一應皇室成員。

此時也就剩下了蘇楚歌與蘇允軒。

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蘇允軒,蘇楚歌算是明白墨辰央為何讓蘇威叫自己過來了。

只要自己在旁,那些朝中官員就不會上前詢問一些有的沒的。

她現在就是為蘇允軒擋去這些煩瑣事情的擋箭牌。

蘇楚歌也是後來才知,蘇威臨行前,得到皇帝應允,帶走了蘇允軒。

並且這不單單是蘇威的意思,更是蘇澈和皇帝的意思。

“大哥,此行還適應嗎?”

深知眾人意思的蘇楚歌,並沒有點破,也沒有詢問蘇允軒是否願意,有時為了蘇家,有些事情已經不是自己是否願意就可以的。

“我這也不是第一次隨著叔父出征,一切都順利得很。”

蘇允軒沒有等來蘇楚歌開口,就自己主動開了口,“不用擔心,家裡一切有琴柔,最適合蘇家男兒的地方是戰場。”

“咱們兄妹三人,定會一路扶持。”

見蘇允軒主動提及,蘇楚歌也就未再逃避,“嗯,一定會的。”

蘇允軒講述了西倉一路之上的事情,說了西倉皇宮大門被破之後,皇室成員的各種模樣。

在蘇允軒講述這些的時候,她在對方的眼中見到閃閃星光。

那是完全不同於他在講述行商路上所見所聞時的狀態。

這一刻蘇楚歌相信,或許蘇家兒女的骨子裡更愛那沒有爾虞我詐的軍營。

如果可以選擇,她也想離開這朝堂,去往父親曾說過的落日黃沙的邊關。

沒有說盡興的蘇允軒最後是被福祥公公,親自帶走的。

臨走時都不忘,告訴蘇楚歌等他明日繼續講給她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閻氏三國

拿筆的貓

大秦之我的劇本怎麼和別人不一樣

沐陽a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