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0b皇帝在最後特意說到的話,讓蘇楚歌瞬間明白,懷寧向皇帝說的第一首選應該是林珩之。

如若是林珩之,那蘇威將是林家的助力,但要是墨祥麟,那蘇威將只是墨祥麟和林惠妃的助力。

環視屋內眾人,蘇楚歌還未開口答話,林惠妃見蘇楚歌看來就先開口,“自古兒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蘇楚歌等的就是這句話,“陛下,惠妃娘娘說得對,這事楚歌怎好說什麼。”

說這人還故作嬌羞地低垂了頭。

蘇楚歌話音剛落,懷寧就已開口。“蘇威常年在邊關,對各家子弟瞭解甚少,陛下又是自小看著她長大,自是可以替她做主。”

“楚歌這個丫頭,自幼有主見,事關她終身,還是要她有意才行。”

不管是林惠妃的父母之命,還是懷寧的養育之份,誰又比皇后更有話語權。

皇后此話一出,二人也無法再明目張膽說什麼。

“楚歌,你看我如何?”在眾人齊齊看向蘇楚歌時,墨哲彥打破眾人沉默。

“殿下可喜那清水芙蓉?”

聽聞此話墨哲彥不自覺低頭,為掩尷尬,手下意識摸上鼻子。

看向一直將自己置身事外的墨辰央,蘇楚歌發問道,“我父親將要起來程回邊關,殿下可一起?”

“依兒臣看,父皇和母后可以多留楚歌幾年,慢慢挑選,過兩年實在不濟就讓四弟收了這丫頭也不是不行。”

墨哲彥這話是說給帝后聽,卻看向了懷寧和林惠妃。

“二哥這可是明顯偏心了,怎麼就只惦記四弟呢?”

“你這美嬌娘剛剛入懷沒兩日,這是又看上楚歌了?”

“二哥此言差矣,誰能比得過楚歌?”

“恭喜皇后娘娘,賀喜皇后娘娘。”

蘇楚歌並未理會墨哲彥和墨祥麟二人的言語往來,而是起身來到皇后身邊,行禮恭賀。

“何喜?”皇后看著面前人,問出眾人疑惑。

“娘娘教女有方,使得一家女,百家求,這不該恭喜嗎?”

皇后見蘇楚歌這是明目張膽的在自我誇獎,輕拍蘇楚歌額頭,也不自覺笑出聲。

見自己的話逗笑了,一直面露不安的皇后,也就放下心來。

“父親常說,蘇家有兩件至寶,一是陛下欽賜統領天下兵馬的帥印,二就是我這唯一的女兒。”

說到此停頓下來的蘇楚歌,看向懷寧,“父親已告知,大長公主現在有意要我蘇家至寶?”

懷寧沒有想到蘇楚歌會當著眾人面問出這話,“那楚歌可願?”

“只是不知大長公主,是想要哪一寶呢?”

懷寧毫不猶豫地回答。“你。”

蘇楚歌明顯鬆口氣,“那真是萬幸,真怕大長公主要的是帥印,畢竟已經讓楚歌送人。”

“你將那枚玉佩送了出去?”

林惠妃猛然起身質問出聲,懷寧也是握緊手中手杖,面露詫異。

“咿?惠妃娘娘怎麼知道是玉佩?”蘇楚歌裝作不解問道,轉而看向皇帝,“陛下,看來真如大家所說惠妃娘娘是您的寵妃呢!”

表現的是小女孩的嬌憨,話說得漫不經心,卻讓林惠妃瞬間面上毫無血色,手緊張地絞著帕子。

聽了蘇楚歌的話,皇帝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冷冷看了眼懷寧和林惠妃二人。

“陛下,臣妾看今日鬧劇就到此吧,太醫吩咐您需要多休息。”

皇后直接給,懷寧向求娶蘇家女的事情做了結論。

見懷寧看向林惠妃的眼神都想殺了洩憤,使得蘇楚歌的心情很好。

“來人,送大長公主出宮。”

福祥親自來請大長公主,“殿下老奴找人準備軟轎送您出宮。”

蘇楚歌見懷寧離去時不甘的眼神,只是低下頭沒說什麼。

不甘又如何?私自打探皇家事,在宮中安插眼線,甚至是將人安插在了皇帝身邊,管你是何人,如若坐實都不會輕饒。

“都下去。”

皇后發話,眾人依次退下。

蘇楚歌離開得更是快,她要趁皇后讓她回鳳藻宮前趕緊離開。

“娘娘身體可是有什麼不適?怎麼滿頭大汗。”

林惠妃怒道,“信令私自送人,恐怕之後楚歌也將不好過。”

“娘娘怎麼什麼都信,我只是隨口說說罷了。”說著手撫上自己的胸口。

“你故意的?”

“是呀,還要謝娘娘配合得好。”

在惠妃耳邊的一聲低語,讓惠妃抬手就想打人,手堪堪碰到蘇楚歌之際,蘇楚歌就已經倒地。

語帶驚恐道,“惠妃娘娘,楚歌知道說錯話,惹您不快,以後不會了!”

提高的聲音成功透過緊閉的門傳入殿內,也吸引出了皇后。

皇后開啟殿門看到蘇楚歌倒在林惠妃腳下,更是手捂面頰,目露狠厲看向林惠妃,“惠妃這是打給本宮看的?”

“臣妾並未碰到她。”

蘇楚歌被皇后扶起,雙眼含淚,語帶哽咽,“是我自己摔倒的。”

“林惠妃身體不適,從今日起居惠安宮休養,不適宜探望。”

“皇后這是要藉機報私仇?”

“惠妃慎言,本宮也是為你好,還是你要等陛下親自下旨?”不再理會林惠妃,皇后直接命令旁邊侍衛,“送惠妃回宮,親自找人保護惠妃安全。”

“端王也早日出宮回府,府中自有新婦等候,不該窺探的人和物品,就莫要動不該有的心思。”

向墨祥麟說完這話,皇后看向蘇楚歌三人,“你們三個都給我回鳳藻宮等著。”

見皇后真的動了怒氣,蘇楚歌也隨著其餘二人應了是,不多一語。

吩咐完一切,皇后準備再次回到殿內。

皇后轉身之際,林惠妃突然出聲語帶不甘,“皇后就這般對待救駕有功之人?”

聽到這話,皇后再次看向林惠妃,“林家大公子於端王二人救駕有功,本宮何時有所為難,封賞也已經讓人去安排。”

林惠妃被皇后的話堵得啞口無言。

殿門再次緊閉,只留外面各懷心思的眾人,相繼離開。

承華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林惠妃以養病為由,軟禁惠安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國爭霸,我的腦裡有個三國世界

墨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