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真的是個大難題,現在的通訊又不發達,不像現代,一個招聘資訊釋出到網上,只要工資福利合適,來面試的人大把。

現在沒有辦法,只能叫物流公司的人,把招聘資訊張貼出去。

來來去去也就是周邊的城池,大家都知道松江縣是個什麼地方,窮唄,雖說現在已經在這些城鎮開了服裝店,化妝品店,但是知道是松江縣衙開的很少,以為是哪個大老闆的店鋪。

招聘資訊是以縣衙的名義張貼出去的,上面可是蓋了大大的紅章。

這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招聘資訊貼到哪裡,哪裡就聚了一大堆人。

有識字的書生在為不識字的人解釋:“這是松江縣的縣衙在招人,招銷售人員和醫護人員。”

有人等不及了,急切地問:“銷售人員和醫護人員是什麼?”

有人覺得他很煩:“能不能讓人說完,不識字還在這裡嘰嘰歪歪。”

“我惹你了嗎?我說話礙著你什麼事了?”

“你在這裡就是影響到我了,怎麼的,想打架嗎?”

“你他孃的就是欠揍,看我不打死你。”

書生生氣了:“還要不要聽我說完,你們行那你們來。”

“就是,都什麼人吶,還想打架。”

兩個吵架的人終於安靜了下來,書生這才繼續說:“招聘資訊上解釋很清楚,銷售人就是賣產品的人員,是要派往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就是大夫,坐鎮松江縣。銷售人員拿的是提成,就是說賣得東西越多,拿到的工錢就越多,一兩還是一百兩,就看你銷售多少。大夫就是按月按工錢,具體多少,要看個人的本事,上面寫著工錢面議。”

書生頓了一下,等看清字之後,吸了口涼氣:“下面還寫著一行字,只要你有本事,工錢任你提。”

前面說了一堆,沒人理會,下面這句話卻引來了一片譁然:“不會吧,任你提,要是提一千兩呢?”

“你要是本事,一千兩也沒有問題。”

“有什麼要求嗎?”

“所有人員都是男女不限,但是銷售人員必須識字,大夫就沒得說了,沒有醫術也不可能去當大夫,肯定要醫術了。”

聽到招聘條件之後,現場一片唉聲嘆氣,自己大字不識一個,醫術也不懂,沒戲了。

這樣的場景在所有貼有招聘資訊的地方上演,讀書人心裡竊喜,看,現在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會認字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差事,立馬覺得自己了不起了,爺就是那個最厲害的人。你們這些泥腿子,大字不識一個,想找份工都難。

李沫要求物流公司的人員不侷限於周邊的城鎮,再往遠一點的城池張貼,重金之下,肯定會有人來。

第二天是與劉師傅確定醫院的修建費用和地點。

師爺全程跟著,心在滴血肉在痛,一個醫院為什麼要建這麼大,還不包括裝修的費用已經一大筆,後續的桌椅板凳等等其他的裝置還要另外找人定製。

師爺昨天就跟李沫提了,沒必要建那麼大,有兩個房間就行了,你看現在整個松江縣就只有陳大夫開的一個醫館,這麼多年來不也相安無事嗎?

何必花那麼多冤枉錢整這些沒必要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起病,建了也是浪費。

還說以後要請大夫和護士,護士是什麼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多一個人就要多掏一份工錢。

更過分的是,縣令大人說醫院建設好之後,不以營利為目的,老百姓們只需要掏藥材費和診費就可以,而且這個藥材還是以購買價來銷售,也就是平價銷售。

診費更是便宜的不得了,反正師爺不想聽,越聽心裡越拔涼,這簡直是在做慈善機構。

師爺有問過李沫:“為什麼一定要蓋這麼大的醫院。”

又是住院部,又是急診室,又是婦科,男科,牙科,面板科,骨科,飯堂,醫護人員的宿舍,傷病患者的康復室等等。

整這些東西幹什麼,人家陳大夫一個什麼病都看,管你什麼科。

李沫只回了一句:“因為他們都是松江縣人,希望他們病有所醫。”

松江縣的醫療體系根本就沒有,不僅健康成為難以企及的奢侈品,就連生活都難以為繼,說是一秒回到解放前毫不為過,更何況老百姓的生活本來就不富裕。

雖說陳大夫已經很有良心了,並沒有多收錢,但是他自己也要生活啊,況且他又不是萬能,什麼病都能治。

一年到頭也沒攢下幾個錢,一場小病就要傾家蕩產,窮人根本就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小病就熬,熬成了大病,大病熬不過就撒手人寰。

之後去了一趟葉家村,教葉帆一家做油條和豆腐花。

為了等李沬的到來,一家人在這一天哪裡都不去,葉帆更是跑到村口等著,牛和羊吃的草還是昨天晚上連夜割回來的。

這兩樣的做法都不難,難的是技巧,只有多練,熟能生巧。

“大人,您來了,辛苦了。”

剛到葉家村的村口,葉帆跑了過來幫李沫牽馬。

李沫好笑地看著這個虛歲才11歲的小男孩:“這麼早就在這裡等著,怕本官不來嗎?”

葉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沒!”

“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面已經和好。”

來到葉帆家,葉陳氏正準備端上特地從村長家借來的茶葉,李沫已經直接進了廚房。

李沫一般不敢直接去百姓家,就怕他們太熱情好客,家裡本來就不富裕,為了招待她而破費,真的沒有必要。

李沫手巧,在案板上塗油,把麵糰整理成長形,切成長條,兩個長條疊在一起,筷子在中間壓一下,一個完整的油條就做好。

放入油鍋中,炸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

“好香,好漂亮。”葉帆的妹妹口水都流了出來。

“原來油條是這樣子的。”

“太好吃了。”第一根油條,幾個人就這麼分了。

雖然心痛這麼多油,但是有油條真的很好吃。

豆腐花就簡單多了,昨天跟他們說了步驟,今天已經做出來了,都不用李沫去教他們。

一家人彷彿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李沫離開葉帆家的時候,還是偷偷留下了五兩銀子,沒有錢,想做點小本生意都難。

“娘,這裡有塊銀子,是你放的嗎?”

葉帆是在晚上的時候才發現那五兩銀子的,銀子就放在桌子上,用一塊布蓋著。

葉陳氏拿起的那塊銀子,心裡一陣感動,對著縣衙的方向磕了一個頭。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碳難,並把三兄妹叫到面前。

鄭重的對三兄妹說:“等你們以後發達了,一定要好好回報縣令大人。”

三兄妹齊點頭:“是!”

李沫又來找陳大夫了,陳大夫覺得自己的小心臟都要受不了,怕昨天的事情重演。

陳大夫小心翼翼地說:“大人,昨天我已經按照你的吩咐,跟他們講了,他們深信不疑。”

李沫:“本官來找你不是因為昨天的事。”

李沫看著不大的醫館裡就只有陳大夫和一個藥童,醫館的生意一般般,最主要的是看得起病的人很少,除非熬不下去了才會過來看大夫。

李沬:“陳大夫,以後縣衙的醫院建起來,你願意到醫院裡面當主治大夫嗎?”

陳大夫欣喜若狂:“我能嗎?”

招聘大夫的事,已經在松江縣傳遍,所以陳大夫也知道要蓋醫院,更加知道招聘大夫的事,能進醫院說明縣令大人看得起他。

陳大夫的醫術還行,最主要的是他這個人不心黑,是個有良心的大夫,醫館也就維持生活,比普通人好一點。

這些年來整個松江縣的醫療就全靠他支撐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更重要的是,李沫想讓他起個帶頭作用,為以後進來的大夫做好榜樣,李沫打算讓他以後當個院長之類的。

在醫院未建好之前,想讓他先為醫院培養一批護士人員。

李沫:“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

話鋒一轉:“但是醫院未建好之前,希望你能指導想學醫的人。”

陳大夫猶豫了,醫術是自己的父親親自教授給他,如果他再去教別人,父親會不會責罵他。

李沫豈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不是要你把醫術傾囊相助,而是教他們護理,也就是如何對病人護理,但是這個必須要有一定的入門知識,不然很容易對病人造成第二次傷害。”

李沫繼續:“這些學醫的人有男有女,希望你能一視同仁。”

還有女人?呆了半晌,陳大夫才道:“大人怎會生出如此念頭?這,這也太不合情理了……”

“道理都是人訂的,現在松江縣人手奇缺,為什麼你的醫館生意這麼差,一是大家都窮,看不起病,二是我們的醫療跟不上。這些護理人員可以照顧婦幼及行動不方便的人,也不用學的太深,只要知道些成方,學些粗淺本事就好。”李沫解釋道。

這樣聽起來就正常多了,換做富貴人家,照料病人的多半也是丫鬟或者男僕,懂點醫理肯定更好。

再說了,他們學的只是一些皮毛,就算他們真心想學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醫術是靠日積月累的不斷學習和摸索,才會有成就。

以後出去跟別人說,這些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特別有面子。

想到此處,陳大夫也不推脫了:“既然大人有此仁心,我必盡力教授。”

陳大夫知道李沫的醫術比他好多了,卻前來邀請他加入,就衝著這份誠心,他也會拼盡全力。

李沫立刻笑道:“如此,就拜託陳大夫。”

回到縣衙,把師爺找了過來:“師爺,明天貼個通告,看看有多少人想當護士,男女不限。陳大夫會傳授照顧病人的辦法。學成之後會留在醫院裡當護士,有工錢,但是得膽大心細,能見血,不怕苦,有些力氣。”

陳大夫要教護士們,教的是古代的護理方法。

李沫教的是現代的理念,跟現在不少人的思維可能會有差異,正好透過陳大夫把中西醫融會貫通。

這番話倒是讓師爺有些發怔:“男女不限?”

女子也能學醫?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女子學醫的,你看哪個大夫不是男的,就算是藥童都是男的,根本就沒見過女子學醫。

李沫眯著眼睛危險的看著他:“女子怎麼就不能學醫了,男人能幹的事,女人照樣能幹,很多女人能幹的事,男人卻不能幹,女人能撐起半邊天,沒有女人,男人啥也不是。”

師爺感受到了危險,不敢多說廢話:“好好,我馬上就寫告示,馬上就寫。”說的你好像不是男人一樣,什麼都偏向女人。

告示一貼出,松江縣的情報站—大娘大爺們已經第一時間把訊息傳播了出去,直飛松江縣的每一個角落。

“為何要學醫啊?哪有女子學醫的?”這是男人的聲音。

“真的嗎?我們女人也可以學醫嗎?”這是女人的聲音。

更多的人忽略學醫兩個字,而是側重點關注工錢兩字。

多少窮苦的人連飯都吃不起,現在只要學會之後就可以拿工錢,這不是天上掉陷餅的大好事嗎?

更多的人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實在是這事也太匪夷所思了,治病救人也是他們能學的?

不是說學醫很難嗎,而且要學很多年之後才有那麼一點點的成就,那他們要學多久?學習期間有工錢嗎?

這一個晚上很多人都睡不著覺,有想法的都是不懂的編竹製品,也進不了化妝品廠,更加進不了服裝廠的年輕人,老年人就算了,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

中年人就很少,因為家裡還有老人要照顧,田地要耕種,不能脫身。

第二天衙門還未開門,外面已經是人滿為患,有想來面試的,也有人是來看熱鬧的,同時大家心裡也有很多的疑問,這個學醫是怎麼個學法。

“師爺,你看我這樣的身高可以嗎?”

“師務,我很細心的。”

師爺看著外面的密密麻麻的人群,解釋道“你們也不必想得的那麼麻煩,護士主要是學著照顧傷病患者,跟尋常僕人差不多。還要學習基本的醫術。得膽子大些,力氣大些,敢見血,敢見屍體。”

有人能萌生了退意:“屍體,這不是嚇死人了。”

師爺:“我們的醫院是十二時辰都有人值班,護士是兩班倒,也就是晚上還要值班。”

又有害怕的人:“晚上還要值班,有鬼怎麼辦?”

師爺:“更多的傷病患者需要護士們來照顧。”

聽師爺這麼說,心中生疑的反倒更多了:“若是生病了,不該是家人照料嗎,怎麼還要專門派人照料?”

“咱們松江的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以前大家有病不敢治,一直拖著,醫院建成之後會讓大家病有所醫,但是,有些病重的患者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來進行護理,如果家屬不懂醫術,會讓他們雪上加霜。同時,我們的大夫要全心全意放在看診病人上,所有的雜事,都要交給我們的護士去做。”

“大家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上行走,以後生孩子直接到醫院來,有專門的女大夫接生,有我們的專業人員對產婦進行護理。”

又有人不理解了:“若是照顧受了傷的或病重的男人,豈不是吃喝拉撒都要操心,還得擦身,不大妥當吧?”

“就是就是,大老爺們還要咱們伺候,這要是傳出閒言碎語可怎麼辦?”

師爺擦了擦額頭的汗,真心覺得累,你們怎麼就這麼多問題呀:“所以我們要分男女護士啊,有些事情護士是做的,有些必須是家屬來做,護士只是負責醫療上的護理,不負責生活上的護理,懂嗎?”

這麼著一解釋,大家都能理解了。

報名的人很多,面試透過的卻只有兩百人,這些人由陳大夫再進行復試,地點就在他的醫館裡。

陳大夫很損,直接將一具人體骨架放在特定的桌面上。

“啊啊!”一陣尖叫聲過後,只剩下了不到六十人。

陳大夫搖搖頭,這只是骨架而已,有什麼好害怕的,當初是為了他更好地學習醫術,他父親可花了很大的價錢把這具骨架買回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成救世主了?

日月明熾

無所謂,我會降低底線

我就是個正常人

相見歡,嘆情薄

渝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