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

書房。

經過胡非的授意之後,春蝶帶著肖琦來到了書房。

“見過胡相!”

“見過九安侯!”

肖琦邁步走進了書房,衝著胡惟庸和胡非分別拱了拱手,恭敬地問候道。

“肖統領突然到訪,是太子殿下有什麼吩咐嗎?”

胡非看著肖琦,淡淡的問道。

“沒錯,太子殿下派末將前來告訴九安侯一件事。”

肖琦點了點頭,緩緩答道。

“既然太子有話要向你傳達,那老夫先走了,你們聊。”

胡惟庸遲疑了一下,一邊說著,一邊起身準備離開書房。

“胡相不必離開,此事胡相最好也聽一聽。”

見胡惟庸要避開,肖琦急忙說道。

胡惟庸頓了一下,點了點頭,重新坐了回去。

“說吧,什麼事?”

胡非看著肖琦,緩緩問道。

“審刑司主事吳庸今日已經進宮見過陛下,郭恆一案已結。”

“但從犯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與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已經逃離北平,進入北境,或許已經投奔北元。”

“所以陛下決定派人去往北元,將此二人緝拿歸案。”

肖琦看著胡非,一五一十的說道。

“所以這個前往北元的人選,是我?”

聽了肖琦的話,胡非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淡淡的問道。

聽聞此言,一旁的胡惟庸愣了一下,滿臉擔憂之色。

“正是。”

“太子知道此事之後,便立刻命我前來轉告九安候。”

“最遲明日,陛下定會召九安候進宮說明此事,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希望九安候想辦法拒絕。”

肖琦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太子殿下這是要讓我抗旨不遵啊。”

胡非苦笑了一下,有些無奈的說道。

“九安候慎言,北境過於兇險,太子殿下也是擔心九安候的安危。”

肖琦連忙拱手,認真的說道。

“本座明白,玩笑而已。”

“麻煩肖統領回去轉告太子殿下,他的好意,胡非在此謝過了。”

胡非笑了笑,拱著手說道。

“一定。”

“另外,太子殿下讓我告訴九安候,陛下已經答應,不牽連郭家上下,不過他們雖然免除了死罪,但最終也只能被髮配邊疆,太子殿下已經盡力。”

肖琦點了點頭說道。

“能保住一條命,已經來之不易,替我謝謝太子殿下。”

胡非搖了搖頭,由衷的說道。

其實他並沒有十足的信心能夠保全郭恆家人的性命,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喜出望外了。

隨即,肖琦便告別了胡非和胡惟庸,離開了相府,回宮覆命去了。

“你怎麼想的?”

待肖琦離開之後,胡惟庸轉頭看向了胡非,面色凝重的問道。

“還能怎麼想,皇命難違,既然陛下讓我去,我只能去。”

胡非苦笑了一下,無奈的說道。

“不行,太危險了!春秋堂想方設法想要殺你,如果你真的去了,兇吉難料!”

胡惟庸搖著頭,沉聲說道,眼神之中滿是擔憂。

“你以為,陛下不知道這一點嗎?”

胡非看著胡惟庸,笑著問道。

“這…”

胡惟庸愣了一下,一時語塞。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他這是想找機會歷練我,更是一種考驗,所以我非去不可。”

“只要經過這次考驗,陛下日後一定更加信任我。”

胡非遲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說道。

“可是萬一出了差錯該如何是好?”

胡惟庸還是不放心,擔憂的說道。

“放心吧,我又不是一個人去,再說了,如果真的遇到危險,打不過就跑,保命的機會還是有的。”

胡非笑了笑,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雖然他知道這一行一定充滿風險,可是也知道自己非去不可,郭恆已死,他總該去向朱棣說明一切。

而且,他也需要這次歷練的機會,沒有什麼比得到朱元璋的信任更重要的事。

“好吧,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老夫就不多說什麼了,凡事隨機應變,性命最重要!”

胡惟庸無奈的搖了搖頭,一臉認真的說道。

“放心吧。”

胡非點著頭,笑了笑答道。

被困在這京師之中已經一年之久,他也是時候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而且,這也是他密見剩下那六名承宣布政使司的機會。

次日。

皇宮。

養心殿。

“啟稟陛下,九安候到了。”

龐玉海快步走入大殿,恭敬的說道。

“快請!”

朱元璋抬起了頭,急忙說道。

很快,胡非便跟著龐玉海走進了大殿之中。

“兒臣參見父皇!”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快快起來!”

朱元璋急忙起身,快步來到胡非面前,一邊說著,一邊將胡非從地上扶了起來,滿臉笑容。

胡非也笑了笑,緩緩起身。

“來來來,快坐。”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牽著胡非坐到了一旁的坐榻上。

“父皇的心情看起來不錯。”

胡非打量了一眼朱元璋,笑著說道。

“那是自然!”

“郭恆一案已結,雖然結果令朕十分憤怒與震驚,不過好在已經水落石出,所有人都已懲處。”

“說起來,這一切還得歸功於你,如果不是你,也不會助朝廷偵破一起如此大的貪墨案,你又立了一功!朕都不知道該賞賜你什麼好了。”

朱元璋看著胡非,喜笑顏開的說道,看起來心情的確不錯。

“父皇言重了,兒臣惶恐。”

“為朝廷效力,為父皇分憂,是兒臣心之所願,更是分內之事,不求功勞。”

胡非搖了搖頭,拱著手,認真的說道。

“好,很好!”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讚許的說道。

“不知父皇今日召我進宮,所為何事?”

胡非笑了笑,試探著問道,佯裝毫不知情。

聽了胡非的問話,朱元璋頓了頓,無奈的嘆了口氣。

“父皇因何嘆氣?”

胡非打量著朱元璋,緩緩問道。

“還不是因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和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逃往北境之事!”

“此二人實在膽大包天,知道事情敗露,居然攜帶贓銀逃至北境,甚至可能已經投奔北元,如果不將他們緝拿歸案,我大明威嚴何在?!”

朱元璋咬了咬牙,憤怒的說道。

“兒臣願意親自前往,追緝此二人!”

聽了朱元璋的抱怨,胡非想都沒想,直接拱手一禮,大聲說道。

聽到胡非的話,朱元璋明顯愣了一下。

“當真?!”

朱元璋看著胡非,驚訝的問道。

他原本以為自己說出來之後胡非會想辦法胡攪蠻纏,甚至找理由拒絕,因為胡非此前已經不止一次這麼做。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次沒等自己說到正題,胡非就已經主動請纓。

“千真萬確!兒臣剛才已經說了,為父皇分憂乃是兒臣分內之事!”

胡非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

“可是此去北境凶多吉少,你可考慮清楚?”

朱元璋驚訝的看著胡非,緩緩問道。

“無須考慮,兒臣早就有此心思。”

胡非點著頭,大聲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親自去一趟北境吧!但要記住,遇到危險,不要逞能,一定要給朕活著回來!”

朱元璋大手一揮,讚許的叮囑道。

“父皇放心,兒臣心中有數。”

“不過兒臣想問,關於那二人,是抓是殺?”

胡非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能抓則抓,如果實在抓不回來,殺了便是!”

朱元璋皺眉沉思了一下,沉聲說道。

“兒臣明白。”

胡非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隨即,胡非便告別了朱元璋,離開了養心殿。

雖然一切都進展順利,達成了一致,不過二人卻是各懷心思。

朱元璋目送著胡非緩緩走出大殿,微微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

胡非離開養心殿之後,正準備出宮,卻在半路上遇到了肖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色紅軍

隨緣作家

多子多福,從發媳婦開始

亙古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