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岐陽王也好奇的上下打量馮煦,還用鼻子嗅了嗅,惹得對方極為不自在。

沈策伸手指了指馮煦擺在身前的雙手,解釋道:“陛下,你看馮煦的手指頭是不是略帶一絲黃色,那是拿煙燻出來的,凡是常年的老煙槍都有這個缺點。”

魏帝一看還真是,心中更加好奇,問道:“你剛才說頂替元辰,你們面容都不一樣,如何頂替?”

“拿人皮面具嗎?可是據朕所知,那玩意兒戴上之後,面部僵硬,極容易讓人看出來。”

沈策搖了搖頭:“陌刀營的人皮面具是臣經過改良之後的,品質柔軟,薄如蟬翼,只要熟悉所代替之人的生活習慣,別人極難察覺。”

“這次臣和王爺將這些權貴子弟劫回來,也存在著讓陌刀營將士頂替他們的打算。”

“將來魏國一旦對燕國開戰,憑他們的身份不論是哪一方面對我魏國都有極大的好處。”

岐陽王心中一驚,不由看了一眼沈策。

這事沈策可沒有同他說過。

魏帝眼中精光閃爍,不由嘆道:“不錯,看來此事你們在劫人之前就計劃好了,倒是朕有些多餘操心了。”

“陛下謬讚,都是陛下領導有方罷了,若不是陛下放權,臣等也不敢如此肆意妄為。”沈策連忙給了一點安慰。

魏帝哈哈一笑,指了指沈策笑道:“看不出你沈明遠還挺會安慰人,此事明明和朕沒關係,你為了附和朕硬是這樣說,這可不像你沈明遠的作風。”

沈策一愣,隨即問道:“那陛下說說臣應該是什麼人?”

“你啊?”

魏帝輕輕抿了口酒水,說道:“以前你給朕的印象就是膽子大、武力高強。”

“可今日一見,你不僅膽子大,而且還心思縝密,稱得上是有勇有謀了。”

“朕真的很高興大魏能再出你這麼一個將星。”

“不過相比於這些,朕更看重於你的殺伐果斷,敢打破世俗禮法,敢幹些常人所不能幹的事情。”

說到這裡,魏帝暼了一眼旁邊的岐陽王,搖頭道:“這一點,元辰不如你。”

岐陽王的性子他最瞭解,燕國劫人賺軍費這種劍走偏鋒的法子絕對不是他所能想出來的。

沈策皺了皺眉,對魏帝的誇讚絲毫不以為意,沉聲道:“陛下莫急,有臣在,帝國社稷絕對穩如泰山。”

他聽出了魏帝話語中蘊含的急躁、不甘以及無奈。

魏帝這下是徹底驚訝了,他沒想到沈策僅憑三言兩語便能看出自已的心事。

好聰明的小子。

他深深看了一眼沈策,笑道:“那朕該如何做呢?”

沈策搖搖頭道:“陛下,臣這點微末伎倆就不獻醜了,想必陛下早已有了應對之策不是嗎?”

呵呵

魏帝輕輕一笑,也並未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而是說道:“這幾日燕國使臣逼的緊,明日你和元辰同他們商議贖金,儘快將此事定下來。”

現在帝國波雲詭譎,他實在是沒精力去應付這些人。

在他死之前,他得給太子把路鋪好。

“是,臣等領命。”

“好了,朕乏了,都退下吧。”魏帝揮了揮手,直接開始趕人。

………

沈策和岐陽王走出皇宮,騎著戰馬慢悠悠的向府內走去。

岐陽王看著一旁滿腹心事的沈策,問道:“你在擔憂什麼?”

沈策輕輕一嘆,說道:“陛下的身體。”

聞言,岐陽王頓時沉默不語。

他如何看不出魏帝此時已到了將行就木之地,隨時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沈策遲疑了一下,猶豫道:“王爺,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岐陽王笑道:“你我之間還有什麼話不能說的,你說便是。”

“假如、我說的是假如啊。”

沈策小心翼翼的斟酌著自已的用辭,說道:“假如陛下殯天,太子年幼,皇后垂簾聽政,朝中大權勢必落入他們之手。”

“各地藩王將領不服,稍有差錯,大魏就要烽煙四起,到時我大魏必要大廈將傾,國不成國。”

“王爺,卑職助您登臨帝位,如何?”

岐陽王臉色一變,頓時沉默不語,良久才說道:“將軍,我無意帝位,此話以後還是莫要再提了。”

說完,岐陽王根本不給沈策繼續開口的機會,駕馬向遠處而去。

看著他的背影,沈策笑了笑,眼中皆是無奈之色,用自已僅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

“王爺,不是每個帝王都有容人之心的,你這是在走一條死路呀。”

岐陽王有這種反應他並不奇怪,或許說準確點說他已經猜到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承認他將岐陽王當成了自已的兄弟。

這大魏江山也並不是非取不可,他沒有那麼大的功利心。

走到今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讓自已在這個世界好好活著。

其實剛才只要岐陽王答應,哪怕是全天下人反對,他也能將他扶上帝位。

只要岐陽王登臨帝位,他相信岐陽王也一定不會虧待於他。

雖然他依然會默默在大魏安插自已的人手,可只要岐陽王不傷他,有些東西便永遠不會浮出水面。

同時作為回禮,北境劫軍一生都不會再攻伐大魏。

王爺,你為了大魏天下能征戰多年,我為了能讓自已活得舒服一點,也在暗中謀劃著一切。

你說我們聯手都能實現彼此心中的目標,可你為什麼就是不同意呢?

王爺,既然如此,那就別怪卑職袖手旁觀了。

沈策眼神深邃,幽幽一嘆,駕馭著戰馬來到一家首飾鋪鑽了進去。

不一會兒,手裡拎著一個黑木盒出來,翻身上馬慢悠悠向府內走去。

就在他走後不久,一個青衣小廝從首飾鋪走出,在門口貼上了一面寫滿了字跡的紙張。

許多路人紛紛走近一看,發現居然是一個有關於猜謎語便能買首飾打折的促銷活動。

見到這一幕,人群中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不由眯了眯眼,毫不猶豫的轉身就走。

在別人看來那僅僅只是一個有趣的打折活動,可在他眼中那張紙張上面分明寫著一句話。

魏帝死後將水攪渾,讓大魏烽煙四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做個人吧,我是空間大佬

路易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