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一個搶收搶種的麥季過去了,除了偶爾澆澆水或除除草之外,莊稼人開始清閒下來。於是,走麥罷親戚就是這個時候最重要的鄉俗活動了。豫東人一年中除紅白事之外,至少要走四趟親戚:春天走穀雨;夏天走麥罷;秋天走八月十五;冬春之交走年歇。走親走親,越走越親,數千年流傳下來的這一風俗讓豫東人的感情生活異常豐富。

麥罷農閒時節,親戚之間走動探視有慶祝豐收、接濟親戚之意,無論是父親這邊的\"內親\",還是母親那邊的\"外戚\",都是要走的。其中,閨女回孃家探親是走麥罷親戚的重頭戲。

每年這個時候,姑姑是要來的。這天一大早,爹去集上割了一斤肉,買了一些青菜,回來後又殺了一隻雞,娘新做了一鍋白麵蒸饃。

上午大約十點鐘的時候,姑姑帶著表哥張超來到了。我趕忙將姑姑腳踏車後座上的一竹籃甜瓜和一竹籃油炸麻葉、油饃泡摘下來,放在堂屋裡。我叫來虎子說:\"虎子,姑姑來了,快向姑姑問好!\"

虎子向著姑姑\"汪汪\"叫了兩聲。

我又說:\"向表哥問好!\"

虎子又向著表哥\"汪汪\"叫了兩聲。

姑姑驚喜地說:\"呀!虎子真聰明,歡迎俺呢。兩個月不見,都長這麼高了。當先,你也長高了。\"

\"虎子越長越漂亮了!\"表哥抱起虎子說,\"還吃得這麼肥,真像個小老虎。\"

爹搬來凳子讓姑姑和表哥坐下,說:\"虎子這小傢伙心裡透氣兒,可幫了俺不少忙嘞。\"

娘把這兩個月來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說給姑姑和表哥聽,他們聽後都嘖嘖稱讚,唏噓不已,說多虧了有虎子陪著恁,保護著恁,虎子真是恁家的福星。

\"虎子可會幹活了!\"我把院裡的雞叫過來,說,\"虎子,你把咱家的雞喂一下。\"

虎子聽到後\"汪\"了一聲,隨後飛快地銜起小葫蘆瓢盛了半瓢玉米,向雞群裡撒去,十多隻雞咯咯叫著搶吃起來。

\"哈哈!虎子像它媽,會幫忙做家務。\"姑姑笑道。

我說:\"虎子,給姑姑和表哥跳個舞看看。\"虎子又\"汪\"了一聲,在院裡搖頭晃腦,上躥下跳,前撲後蹬,頑皮地跳起舞來,伴隨著“譁啷譁啷”的鈴聲,我們大家都大笑起來。

\"哈哈哈!想不到虎子還有跳舞的天分,真是太可愛了!\"姑姑樂不可支地說,\"當先,這跳舞也是你教的嗎?\"

我說:\"不是的,我不會跳舞,都是它幹活幹得得意了,自已撒歡兒練出來的。\"

爹問姑姑:\"姐,今年收成好吧?\"

姑姑說:\"好!今年這近半年風調雨順的,這麼多年就數今年收成最好了。\"

爹說:\"俺也是,去年畝產還不到四百斤,今年打了五百斤還多。\"

姑姑說:\"不光小麥,甜瓜今年也豐收。\"

表哥這時才想起甜瓜來,對我說:\"俺的甜瓜又大又甜,可好吃了。咱吃甜瓜吧。\"

爹說:\"少吃點,留著肚子吃飯。\"

我洗了三個甜瓜,切開每人吃了一半,虎子也吃了。甜瓜特有的香甜滋味刺激著我的味蕾,同時想著我要是親自到瓜田裡自已摘下吃,也許更有一番特別的滋味。

吃過甜瓜,我說:\"超哥,咱去西邊桐樹林裡捉麻吉鳥(蟬)吧?\"

表哥說:\"好啊!我在家時也捉過。\"

我找來一根細細的竹竿,再綁接上一根高粱秸杆,又找來廢棄的腳踏車內胎,鉸成條,點燃了燒成膠狀,盛在一個小鐵盒裡,準備好這些工具後就帶上一隻小塑膠袋與表哥、虎子一起出門。娘說:\"別去太久,記得早點回來吃飯。\"

我們剛出村,還未來到桐樹林,就聽到無數麻吉鳥扯著喉嚨刺耳的鳴叫聲,像暗黃色的鋪天蓋地的滔滔洪水一樣洶湧澎湃,聲浪翻滾之中,裹挾著夏日的熱焰,沸騰著人們的心潮,而麻吉鳥卻忘乎所以地肆意地喧鬧著、歡呼著,彷彿這個季節的這個世界是獨屬於它們的。

來到桐樹林下,表哥拿著長長的竿子,我在高粱秸杆的頂端抹上膠,表哥看準一隻正在鳴叫的麻吉鳥,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伸起竿子粘它的薄薄的翅膀。這辦法很靈驗,只要看到了,一粘一個準兒。當那尖叫著掙扎著的麻吉鳥被粘下來的時候,成功的喜悅溢滿心間,我們就像電影裡解放軍抓到了已暴露的特務一樣興奮。我說:\"叫得越響,死得越快。\"

表哥說:\"麻吉鳥啊麻吉鳥,槍打出頭鳥,你太張揚了就會引來殺身之禍,還是低調點好。”

我說:\"超哥,讓我粘一個。\"

循著麻吉鳥的鳴叫聲,我也看到一個,由於興奮,還有一點緊張,當我把竿子伸到它的身旁時,竿梢碰了兩下樹枝,麻吉鳥噌地一聲飛跑了,當它掠過頭頂的時候,灑了一泡尿,落我一臉。

\"這東西還會糟賤人嘞,奶奶的!\"我生氣地罵道。

表哥說:\"你把竿子拿穩,竿梢不要抖,你一抖就把它嚇跑了。\"

我換了一棵樹繼續找,又找到一個,我學著表哥的樣子,慢慢地將竿子靠近麻吉鳥,然後屏住呼吸趁它沒發覺,悄悄往它翅膀上一捅,這一下果真粘了下來。我鬆了一口氣,說\"小樣的,我還治不了你!\"

虎子見我們又捉到了一隻,也\"汪汪\"叫了兩聲,像是為我們慶祝又像是表示遺憾:\"主人,這活兒我幫不了你。\"

我說:\"虎子,你等著吃就中了,等一會咱就把它烤熟。\"

經過一番細心的尋找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粘到了二十多隻。

表哥說:\"差不多了,再多了咱也吃不完。\"

我說:\"超哥,你在這等一會兒,我去打麥場弄點麥秸來,咱就在這兒烤著吃。\"

表哥說:\"好,我再粘兩個。\"

我把麥秸抱來點燃了,把二十多隻麻吉鳥放了上去,用一支小木棍翻動著,不一會兒,一股濃郁的焦香味道瀰漫開來,我迫不及待地先嚐了一個:\"嗯,熟了,真香,吃吧。\"

虎子見我們吃起來,它也湊了過來。我說:\"虎子,你稍等一會兒,有點燙。\"

見它饞不可耐的樣子,我掰開一個,放嘴邊吹吹,然後遞給它,說:\"虎子,這可是難得的野味,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到的。不過,也別多吃,咱家裡還有肉呢。\"

小時候捉麻吉鳥烤著吃,只覺得既好玩又好吃,後來我才逐漸瞭解到,原來麻吉鳥還是少有的滋補品和藥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鉀元素等,適量吃一些,不僅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增強免疫力,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的功效。

經過這麼多年走南闖北,各地的美食吃過不少,但大多印象不深刻,與表哥和虎子在一起吃的這頓野餐卻使我難以忘懷。麻吉鳥年年會有,老家我也經常回去,兒時的美味今天仍然能吃到,可兒時興致勃勃獵奇的那份感覺卻再也找不到了。我曾無數次地在那片桐樹林徘徊,酒足飯飽之後我卻仍然感到腹內空空、飢渴難耐,那是情感的空白,是多年失去虎子陪伴留下的傷痕。儘管我也知道狗狗的壽命也就十幾年,它不可能陪我一生,但虎子死得不正常,它死得太早,死得離奇。儘管我幾十年來一直順風順水,人生得意,可是那種長久以來撕心裂肺的牽念和懷想,讓我像掉進冰窟裡一樣悽哀無助。

我們吃完了麻吉鳥,表哥說:\"玩過了也吃過了,咱們打道回府吧。\"

我意猶未盡,說:\"咱給家裡的大人們也捉些吧。\"

表哥說:\"他們才不吃呢。走吧,估計他們都做好飯了。\"

回到家裡,娘問:\"捉到麻吉鳥了嗎?\"

我說:\"捉到了,捉到二十多隻呢。\"娘問:\"在哪呢?\"

我說:\"進肚裡了。\"

娘說:\"咦,麻吉鳥子有啥好吃嘞,又吃瓜又吃麻吉鳥,還吃得下飯嗎?\"

表哥說:\"半飽了,飯也吃不多了。\"

姑姑問:\"虎子也吃了嗎?\"

我說:\"吃了,虎子吃得可帶勁了。\"

姑姑說:\"爬蚱(蟬的幼蟲,有的地方叫知了猴)比麻吉鳥好吃,是一道美食,恁晚上可以捉些爬蚱,炸著吃,虎子還沒有吃過,讓它也嚐嚐鮮。\"

我說:\"姑姑,讓俺超哥在俺家住幾天吧,俺晚上一起捉爬蚱。\"

姑姑說:\"恁超哥明天還要上學,麥忙假結束了。\"

娘和姑姑一起做了大米乾飯、紅燒雞塊,還有兩碗豬肉蒸碗,又調了兩個冷盤。

所謂\"大米乾飯\",並不是什麼米飯的特殊做法,就是普普通通的大米飯。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做大米飯再備幾個菜,還略顯奢侈。貧苦百姓平常能吃飽飯就不錯的。因此,\"大米乾飯\"用來招待親戚是比較適合的。

有民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但我們中原人中午飯絕大多數人家都是吃手擀麵條,就像南方人吃米飯一樣稀鬆平常,所以娘說咱不吃麵條了,改改樣,吃\"大米乾飯\"。

我不愛吃米飯,虎子隨我,它也不愛吃米飯。我們從小就接觸面食,吃饅頭、麵條習慣了,就覺得米飯不好吃。就像豫東人的口音,改說普通話就覺得彆扭,就連說夢話都是地道的豫東味兒。我覺得,虎子\"汪汪\"叫的聲音都能讓人聽出豫東味兒來。

姑姑給虎子盛了一點米飯,又放上幾塊雞肉,虎子只吃肉不吃米飯,吃完肉後,叼起飯碗將米飯倒在地上餵了雞。

姑姑說:\"呦,虎子還挑食啊,是不餓了吧。\"

我說:\"姑姑,它不挑食,只是像我一樣不愛吃米飯,平常餵它蒸饃、麵條它都不挑揀,連玉米麵鍋餅、高粱面窩頭它都吃,可好養了。

\"哦,那還好。\"姑姑笑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狗狗也是入鄉隨俗啊,虎子生在河南,長在河南,自然有河南的特色。\"

我們吃完飯,姑姑又與爹孃聊了一會兒就準備回家了。姑姑把甜瓜和麻葉、油饃泡都倒給了娘,娘說帶這麼多東西多費工夫啊,俺也沒啥好禮回給恁,這兩封糖和這幾個夾包饃(白麵蒸饃夾肥肉片,是當時走親戚或給客人回禮專用的)恁帶走吧。姑姑說糖俺不要了,夾包饃俺帶走。

在這個時候,按當時的風俗,主客雙方往往要撕扯推讓一番,客人將禮物非留下不可,主人則堅持不要。也許都是親人之間表達互相體諒、互相關愛的真摯感情的需要吧。

因為姑姑和我家往來較多,又是近親,所以沒那麼多客套。客人送禮來,主人回禮去自然而然,實心實意。走親戚喜悅的是好久不見的團聚,維繫的是亙古不變的親情,留下的是和和暖暖的回憶。

爹孃和我將姑姑和表哥送出門外,虎子也\"汪汪\"叫著送出門外,像人一樣依依不捨。

姑姑說:\"都別送了,俺走了。\"

表哥說:\"虎子乖啊,再見!\"

這天傍晚,我跟娘說:\"娘,咱晚上去桐樹林捉爬蚱吧,虎子愛吃,我也愛吃。\"

娘說:\"好啊,咱現在就去,先把透明膠帶纏上,吃過飯天黑下來咱再去捉。\"

娘,為啥要纏膠帶呀?\"

\"因為膠帶外面光滑,纏上膠帶爬蚱就爬不上去了,它只能在膠帶以下爬著,那不就好捉了嗎?\"

\"哦,原來捉爬蚱還有這個竅門,真好玩!\"

我又問:\"娘,爬蚱怎麼做好吃呀?也是烤著吃嗎?\"

\"烤著吃也中。煮著吃、蒸著吃,營養豐富;油炸、乾煸味道更鮮美。\"

\"啥叫乾煸啊?\"

\"就是一種爬蚱菜的做法,把爬蚱浸泡洗淨後,先在開水鍋裡焯一下,晾乾,再生火熱油,放上蔥、姜、辣椒絲,炒香後放入爬蚱,再放上味精、五香粉,不停地翻炒,最後加上香菜,翻炒幾下就中了,這就叫乾煸。\"

\"那咱捉來乾煸著吃,聽你說一定比烤著吃更有味道。\"

我和娘一起帶著虎子去了村西口桐樹林,將膠帶纏在樹上離地一米高的地方。娘說這樣可以一網打盡。

虎子只是蹦蹦跳跳地跟著,它並不知道我們這是要幹什麼,迷迷茫茫地這邊瞅瞅,那邊嗅嗅,又彷彿記起了吃烤麻吉鳥的事情,興奮得\"汪汪\"叫著,好像它也明白了似的。

吃過晚飯,天剛擦黑,娘就一手拿著水電筒,一手提個小鐵桶,帶上我和虎子又去了桐樹林。桐樹林裡已經有幾個大人帶著孩子來捉爬蚱。大人們打著招呼、閒談著。我和娘纏過膠帶的樹上確實有爬蚱聚在膠帶下緣一圈徒勞地爬著,我們很容易地就捉到了。這時,虎子\"汪汪\"了兩聲,在樹根旁的地上迅速地扒著,也捉到了一隻還未鑽出地面的爬蚱。娘蹲下來摸著虎子的頭說:\"虎子也會捉了,真棒!\"

虎子聽到誇讚,像小學生領到獎狀似的高興起來,搖頭晃腦地跳了幾圈,又在樹根周圍認真地嗅著尋找著,不到半小時工夫,它居然捉到了十多個,我也在地上摳出了好幾個。這會兒正是爬蚱出土上樹的高峰期,只要願意找,總能捉到。娘纏過膠帶的樹上我們捉一遍回來再捉,還是有的。整個樹林轉了一遍,我們已捉了小半桶。娘說:\"當先,中了,捉不少了,咱回去吧。\"

我說:\"這會兒上樹的越來越多了,咱再捉一會兒吧。\"

娘說:\"捉多了咱也吃不完,讓人家捉吧。明天咱再來,走吧。\"

虎子也正沉浸在尋找、捕捉的快樂之中,對它來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虎子不盡興,我也不盡興,帶著虎子回來後,我對明天又充滿了期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囤貨,寶媽帶崽忙

蜜桃烏龍茶

糟糕,影帝又要開始擺爛了!

咕咕來了

守村人,傻子東方好哇塞

一念觀山海

敬最好的我們

沐香格言

成就瘋狂

邵大能和雕炸天

他撿了天庭寶庫的鑰匙

愛看小說的金角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