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已國論”這個題目,方諾便已經大概猜出這次出題人的目的是什麼。

其一自然是想看看文學院這些學子的文筆如何。

其二便是想透過他們的文章瞭解這個人的心性和眼界。

畢竟千人千面。一個偌大的國家,每個人觀察的視角不同,得出來的結果便會截然不同。

方諾看了那幾個所謂優秀學子的文章。

辭藻華麗,文風優美。但無一不是內容空洞,言之無物。

不過這也怪不了那些學子,畢竟那些學子還年輕,對待萬事萬物的理解還是非常的幼稚。

其中寫的東西大多都是些陳詞濫調。多以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為主。至於針砭時弊的內容是少之又少。對於權貴的所作所為雖然文中也有抨擊或者批評。但都是點到為止,不敢深入。猶如隔靴搔癢,全都說不到點子上。

這也是為什麼方諾看不上這些文章的原因。

既然有了賭約,方諾也就認真起來了。

既然要玩,那不如玩個大的。寫一個國家有什麼意思?要寫就寫八個國家。

其實他也想好好給這八國做個歸納和總結。正好趁這個機會,既能讓老登不再來騷擾他擺爛,也能梳理一下這些年來的心得。

好歹他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十八年。總該給自已一個交代不是?

說幹就幹。方諾便開始用白話文,寫下了這篇讓八國朝廷都聞風喪膽的皇皇鉅著《八國論》。

從八國的形成原因,到各個國家的律法,制度,人口規模,經濟模式。戰力水平。

從天文,地理,人文。再到吏治,稅收,軍隊。

可謂是包羅永珍。一應俱全。期間還夾雜著他對八國各個層面的詳細點評和論述。

從底層邏輯上去分析各種制度和習俗形成的原因。

把一些常人避而不談,或者諱莫如深的禁忌之處也毫無顧忌的攤開來寫。

起初方諾以為最多一天就能寫完。可沒想到寫著寫著就越寫越多,越寫越詳細。

他自已也在寫作的過程中沉迷其中。本來和童天元約好第二天就交卷的。

可誰曾想,這一動筆就寫了整整一個月。寫作期間,他還頻繁的查閱了嵐山閣所儲存的大量資料來做佐證和說明。

童天元起初也以為只是一個小小的賭約。可沒想到方諾玩的這麼大。

等他第一次看到方諾的手稿後,童天元感覺整個人都麻了。一種從腳底板麻到天靈蓋的戰慄感油然而生。

他從來沒有見到過,有誰能把一個國家的情況分析的如此透徹。

雖然方諾行文間通篇都是白話文。但字裡行間中儼然透露出一股殺氣。

一個月的時間,在方諾的筆下。所謂的大恆八國,都被方諾掰開,揉碎了一一研究。一切都猶如掌上觀紋一般無所遁形。一些蠅營狗苟之事全部在其文章中大白天下。

等到方諾封筆那天。童天元第一時間就拿起方諾的手稿消失的無影無蹤。賭約的事情再也沒提過。

方諾對此不置可否。他清楚。他已經贏了。要是這篇文章都不能讓童天元服軟的話,那童天元也就沒資格成為嵐山閣的閣主了。

之後的方諾,便繼續開始了即悠閒又沒有人打擾的擺爛生活。

可讓方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童天元拿到這些手稿後,每日都是廢寢忘食的閱讀。

裡面很多觀點和看待事情的角度,就連他也是聞所未聞。甚至有些事情從方諾的嘴裡說出來,讓他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篇八國論在童天元看來,讀多少遍都不過癮,每次重新閱讀,都能讓他有新的體驗。每個細節只要深入思考一番,都會有新的發現。

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喜歡,也越看越是害怕。他深知。這篇文章要是讓八國中人看到,那簡直比殺人全家還可怕。

可越是這樣,童天元就越是心癢難耐。如此好的文章若是不能面世,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畢竟他也有私心,如此皇皇鉅著出自他嵐山閣之手,他身為閣主也是與有榮焉。

可問題是此文章一旦面世,將會給方諾帶去無窮的危險和災難。

在痛苦的掙扎中,童天元是日漸萎靡。他身為一代文宗領袖。心中自有丘壑。不敢說自已心懷天下蒼生吧。但也不忍心看見天下有太多苦難。

他深知這篇文章,能給天下百姓帶來多大的震撼。能給天下百姓送去這亂世中唯一的那一束光。

童天元內心在兩難中糾結了很久後,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把這篇驚天鉅著,公之於眾。讓八國的權貴和天下百姓都看看,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至於方諾的安全,他自然也不能放鬆。童天元沒有傻啦吧唧的就這麼直接把書放出去。

而是把書中內容重新謄寫一遍後,帶著抄本孤身一人悄悄去了趟天師府。

沒錯。童天元是去找墊背的去了。這麼大的事,他嵐山閣一家還真的扛不下來。要是能拉天師府下水,那麼他嵐山閣的壓力就要小很多了。

見到天師府的老天師後,童天元沒有賣關子,直接把《八國論》甩到了老天師的臉上。

老天師看完後,也是對方諾驚為天人。並對此書也是讚不絕口。

童天元見狀,便把這本書想要刊行天下的想法和老天師說了一下。

老天師聞言,沒有立刻附和童天元的做法。老天師又不傻,自然知道童天元來找他是什麼意思。

經過三天的深思熟慮後,老天師也下定決心,答應了童天元的要求。一起為這本書背書。

但老天師還是留了一手,言明不會以天師府的名義說什麼。

他只會以個人名義,對這本書保駕護航。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童天元已經不敢再要求什麼了。老天師能以個人名義做個背書,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拜別老天師後,童天元又馬不停蹄地的去了趟萬金樓。

在和萬金樓樓主在樓中密談了三天之後,童天元歡天喜地的離開了萬金樓。

等童天元回到嵐山閣時。《八國論》已經透過萬金樓的商會,賣的遍地都是。

在八國還沒反應過來前。天師府的老天師便公開說出了:“此乃萬年不出的麒麟之才,得之可安天下。”的言論。

至此,天下四極中已有三家為其背書。明眼人都能看出。《八國論》一書,氣候已成。從而更加讓天下有識之士趨之若鶩。讓其聲望更上一層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幫女反派攻略男主,我反被攻略了

不懂吃飯的碼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