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章來說當時西岐與殷商的關係變化,西周剛開始非常崇拜商的,甚至寧願進獻自已得到商的信任,但後來這些關係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與其說西岐因實力的增長而不甘被商朝控制而打倒了商,倒不如說帝辛暴政和熱衷於用貴族祭祀導致權貴們離心,才是商朝滅亡的真實原因。

帝辛基本沒把西岐的威脅放在眼裡,史記顯示,西岐周武王繼位兩年後和其他小部族聚集在盟津會師準備向商進攻,帝辛卻依然沒把這幫‘小嘍嘍’看在眼裡,他依然主要在東南擴張,這間接說明了西周與商朝力量的懸殊。

商代晚期的國際關係,實際上主要就是殷商和西周之間的國際關係——殷商的衰落和西周的崛起。很多人認為西周滅掉商朝是一個國家消滅另一個國家的行為,這種理解並不完全正確。事實上,周朝代替商朝更多是表示了權力的轉移。現在我們經常會說起的一個概念,就是歷史週期律,用在商亡周興上面是不太準確的,因為歷史週期律是秦漢以後的事情,在秦漢以前,國家的經濟管理才是歷史的主旋律,而國家經濟管理的標誌就是權力的轉移,或者說西周取代殷商,實際上就是商朝向西周交出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而不是說西周把商朝徹底消滅了。

西周作為‘方國’和殷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西周崛起之前,周人曾經全盤照搬了商朝所有的制度,這其中也包括了商朝的占卜和祭祀活動,這段時間的西周就是商朝的一個‘小迷弟’,什麼都跟著大哥學。周人不但照搬了商朝的祭祀和占卜,同時也照搬了商朝的甲骨文。

1977年,在陝西省岐山縣的一處西周宮殿遺址中,出土了上萬片的甲骨,這些甲骨上面的文字和殷墟遺址中出土的甲骨文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也就是說,除了商朝的殷墟以外,西周也是有大量甲骨文的。而且恰恰是這些甲骨文儲存了大量西周在晚商時代的資訊。因為這些周元甲骨文明顯不是隨意堆放的,而是人為的刻意窖藏。甚至這種把使用過的甲骨集中埋藏的做法,也和商人處理甲骨的方式如出一轍。

透過解讀收元甲骨文的內容,我們得以知道,人祭祀和占卜的方式也和商朝是一樣的,他們也會像商王那樣使用人牲、人殉,人祭,甚至是捕捉羌人進貢給商朝作為人牲使用。

而這些甲骨文中最有價值的資訊是他們記錄了殷商和西周之間國際關係變化的過程。

有一片片甲骨記錄的是周人的一次祭祀活動,裡面有兩個稱呼很特別:一個是太甲,一個是周方伯。這裡的周方伯就是西周的主事人,而另一個太甲就很意外了,這個太甲商朝的第三個王。這段卜詞的說的意思是西周的方伯向商朝的祖先太甲供奉祭品,並祈求太甲的保佑。

卜辭看似平平無奇,但實則性質量巨大。奇怪就奇怪在,周方伯作為周的主事人卻向商朝的祖占卜詢問,還供奉祭品進行祭祀,這等於是視商王的祖先為自已的祖先,不但跪舔商王,還主動跪舔商王的祖先。如果這個時代周方伯有尾巴,那麼搖起來的時候可能連屁股也會被帶著左右甩了。

而這片甲骨當中儲存的另一個資訊讓人背後發涼。這裡面出現了一個字,這個字是這樣的,是一個器皿的‘皿’字上面一個妻子的‘妻’。這個字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呢?‘妻’字是用一隻手抓著一個女人的象形,而‘皿’字則代表用來接血液的容器。這個字的意思大概就是把一個女性的血液放幹,裝在容器裡來作為祭品進行供奉。

但這個字前面的四個字更加的可怕——‘刪周方伯’,意思就是把周方伯刪祭給太甲。這也就是說,西周為了跪舔商朝,連自已都可以上路的。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來,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但能以如此慘烈的方式來跪舔商朝,可見西周一定是能幹大事的人。

事實證明,西周的確做了大事,他後來滅了商朝。一個自已都敢獻祭的人,怎麼會不成功?從這裡也可以隱晦的看出,伯邑考說不定有可能是主動獻祭自已的呢!

好了,回到兩國關係的微妙變化。

因為此時的西周絕對的跪舔,讓商王非常相信西周,封了‘方伯’,甚至視西周為商朝在最西邊防禦槍炮的屏障。

要知道,這個階段的西周還遠不是商朝的對手,在商王看來,西周怎麼可能造反?西周只是商朝眾多小弟當中的一個,還在對商朝進行拙劣的模仿階段,想要他的小命隨手可得,甚至主動交出都行。

但也是在這個時代,西周開始了韜光養晦,從姬昌的叔叔季歷和姬昌兩代人不斷抓羌人獻給商王時對商的密切的接觸,周文王突然意識到,在商周實力的此消彼長當中,西周已經非常強大,而商朝已經墮落浮現。

商朝的末期,隨著上古時代的氣候逐漸進入了小冰期,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商人的主要口糧黍和稻的生產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而周人則因為小麥的推廣和種植獲得了穩定的口糧來源。在那個農業時代,無論是商朝還是西周,農業生產都是主要的經濟來源。透過GDP快速的增長,西周逐漸縮小了和商朝的差距,讓他明白商朝已經不是那棵無法撼動的大樹了,正所謂經濟基礎可以決定上層建築。

當然,商朝並不是看不到西周實力的增長,也不是感受不到西周的威脅,所以作為商王的帝辛有事沒事就到西周的‘水果攤’去找茬劈瓜。他把姬昌關了起來,今天要幾個羌人用於祭祀,明天要幾個糧食作為供奉,還時不時要一些奴隸用於建造,就等著西周說個不字,然後就有理由砸了西周的水果攤。

此時的姬昌依然向帝辛保持著一貫的低姿態,他十分清楚,雖然自身的實力正在快速的增長,但絕對沒有和商朝這個超級大國決戰的實力,所以帝辛要什麼,姬昌就給什麼,絕不說半個不字。

西周出土的一片甲骨就記錄了周向商進獻了500頭牛作為祭品,而這片甲骨中只有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王若商’。這裡的若是順從乖巧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一般字數越少,事情就越大。‘王若商’這三個字精準表達了西周在商朝面前的態度。其實就是裝孫子,舉拳不打笑臉人,我看你怎麼發飆。

商朝對西周的挑釁和制裁,都被西周假裝無視了。您不是想砸我水果攤嗎?您不是想劈我瓜嗎?您隨便劈隨便砸,我就是不生氣,不但不生氣,看您劈累了,我還主動的端茶倒水給您揉肩捶背,您要是還不解氣,我把臉伸過去讓您扇巴掌行不?但是我知道,您也不會真扇我的,您作為一個大哥,怎麼可能這麼小氣量,非要跟我這個小跟班過不去呢?

這就好比:商朝說你是個垃圾,西周回應您說的都對,我就是垃圾。雙方就在這種友好氛圍當中,商朝繼續扮演老大哥,西周繼續扮演小迷弟,雙方維持著心知肚明的和諧狀態。

而這就目前帝辛與姬昌的微妙關係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邪王輕點愛:獨寵醫妃

已紫砂勿擾

快穿:殘魂的迷惘之界

被狙擊的街道

向你而去

選C就選C

我們約定了下輩子

筱歟

開局反派聖子!弟弟是女主舔狗?

廣東靚仔落淚

賀少的颯爽甜妻

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