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萬里長城修到遼東郡的一個秦嶺山,此時正值六月時節,酷暑難耐,秦王道:“馬上就到雨季,不能再耽擱了,一定要在一年內修完此處城防。”於是秦王派人將民工們分成幾批,分別在秦嶺的各個山頭修築。

秦王所言,果然不錯,沒過幾日,天氣變化,開始降雨,特別是由監修官律廷監管的龍頭嶺,雨下的非常奇怪,其他地方雨下一兩日就會放晴,而這裡的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還是不停。

山高路滑,運送石料很是艱難,民工們摔倒跌傷的不計其數,滑下山谷摔死的人足有五六十人,律廷見工程進度很慢,到時無法向秦王交差,而城防築地人員傷亡太大,民工們怨聲載道,很害怕有人帶頭造反,只得命令暫時停工,等待雨過天晴,接著再修,律廷將連降大雨,城防停工之事,寫成奏摺,命人連夜送往京都咸陽,上報秦王。

秦王看罷奏摺,龍心大怒,龍頭嶺的城防竟然停工,這還了得,遂帶領一隊人馬,親臨龍頭嶺,不問緣由,將監修官律廷砍了頭。親自坐鎮監工,命令民工們冒雨修築,當城防修築到龍頭嶺最高地時,奇怪之事發生,築好的城防工事,過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卻莫名其妙的崩塌,而石塊也離奇的滾下山坡。秦王以為是民工們對自已不滿,故意損毀城防工事,一怒之下,不問緣由,將修築龍頭嶺的民工們集體處決,從別的地方又調集一批人,繼續冒雨修築。

可第三天修好的城防,第四日早上一看,又全部倒塌,石塊通通滾下山坡,秦王更怒,又殺了這批農民工,重新調來第三批人,這批人也沒能逃脫被殺的厄運。

連續殺了幾千人,丞相李斯道:“皇上,不能再殺民工了,應該派人在夜裡偷偷觀看一下城防損毀的原因,不應該是人為損毀,等查清原因再做道理。”

秦王怒氣未消,但還是聽取了李斯的意見,派了幾個人在龍頭嶺修好的城防邊盯著,查詢損毀的原因。

幾個兵丁,在城防邊,半步不離的看著,其中兩個人,一個叫王五,一個叫趙六,兩個人一商量,共同來到龍頭嶺的一座龍王廟內觀看,這座廟地勢高,視線好,能看到全部城防。

二人有些害怕,趙六道:“王五老弟,此山名叫龍頭嶺,可龍王廟不得建在山下河邊嗎,怎麼會建在山頂?真有些奇怪,城防不是人為損毀,是不是在這修築城防,破了風水,得罪了龍王爺,他老人家才破壞城防,今晚龍王見我倆在他的廟內,會不會吃了我們。”

王五道:六哥啊,你可別嚇人了,不管怎麼樣,你我王命在身,也得把事情查個明白,才能下山,否則龍王不吃了我們,秦王也不會饒了我們,與其怕龍王,還不如把秦王這關過了,才能保住性命。”

趙六嘆了口氣,道:“是啊,如果真的有龍王,未必能吃了我們,秦王這關比龍王更可怕。”言罷也不再說話,二人只好瞪著眼睛往外看。

亥時頭刻,雨停了,二人心中疑慮,每日都是如此,這雨總是亥時停,子時接著下。

果然,雨停了一個時辰,子時剛交,雨又開始下起來,嘩嘩的雨聲越來越大,忽然大團的黑雲堆積空中,發出嗚嗚的聲音,雲層越來越低,快要到城防上了,忽然一道歷閃,雲團被撕開了一條口子,從裡面探出一個龍頭來。

嚇得王五一個趔趄,差點沒喊出聲:“我的個天爺,真的有龍。”

趙六手快,一把捂住王五的嘴,低聲道:“別喊,你找死不成。”於是二人戰戰兢兢的看著,不敢發出聲音。

這條龍,張開巨口,噴出一道氣浪,夾著狂風暴雨,打在修築的城防上,頃刻間,城防便倒塌,石塊隨著狂風暴雨形成的水流,滾下山坡,直到所有的石頭都被沖走,龍頭在閃電的光芒中,縮回雲團,接著,黑雲散開升空,暴風雨停了,還是平穩的中雨。

王五和趙六被眼前的場景嚇呆了,王五直接尿了褲子,癱在地上,邁不動步,天剛放亮,在趙六的攙扶下,才下了龍頭嶺,向秦王報信。

而那些在城防邊上的人,更是嚇得屁滾尿流,連滾帶爬,隨著滾下的石頭,衝下山去,到了山下,早已面目全非,死於非命,無一人生還。

王五和趙六來到秦王臨時寢宮,將晚間看到的,真龍空中損毀城防的事,講了一遍。

秦王大驚,這才相信,損毀城防不是人為,而是上天降下的天災,自已命人在此修築城防,是不是得罪了此地龍王,才和自已作對,阻止修築。

丞相李斯又道:“啟稟皇上,為臣到有一法,解決此事。”

秦王急忙問道:“丞相有何妙法,快快講來。”

李斯道:“為臣聽罷王五趙六之言,似有所悟,果真是龍王降雨所為,此山名曰龍頭嶺,這龍王廟不建在山下河邊,卻建在龍頭嶺的龍頭上,為臣想來,此中必有淵源,不如皇上派人貼出告示,招募一位懂得風水數術之人,來破解此中之迷。”

秦王聽罷,覺得有理,道:“丞相言之有理,此事就由你去辦理吧!”

李斯領旨,不敢怠慢,命人在秦嶺山左右的村寨中張貼告示,告示上寫道:秦嶺山龍頭嶺天降大雨,城防履遭損毀,無法修築,今招募能人異士,平息上天降雨,使城防修築成功者,朝廷賞銀千兩。

頭天張貼,第二日便有人揭了告示,此人是一位出家修行的道士,由兵丁帶著來到李斯的大賬外,兵丁進賬稟告,道:“啟稟丞相,有一位出家道士揭了告示,言說他懂得風水道術,自有辦法,讓雨停下,城防修築成功。”

李斯聽罷,非常高興,道:“快快有請。”

簾籠一挑,兵丁領著一位道士走了進來,李斯注目打量來人,但見此人,年齡在六十歲上下,臉色清秀,劍眉高挑,一雙虎目,額下三縷長髯,飄灑前胸,身穿青色道袍,腰繫三股絲絛,腳下一雙登雲履,手拿佛塵,背背降魔寶劍,好一個出家道士,果然不俗,往那一站,仙風道骨,威風凜凜。

道士稽首行禮道:“無量天尊,貧道有禮,見過丞相。”

李斯道:“道長免禮,快快請坐。”

分賓主落座後,命人上茶,李斯又問道:“請問道長尊姓大名,道號如何稱呼,修道哪座名山,落府何處?”

道士道:“出家之人,無名無姓貧道道號泉中子,修道秦嶺西二百里的玄空山天泉觀。”

李斯又道:“道長既然接了告示,是否知道龍頭嶺城防履遭上天降雨損毀的原因,可有辦法讓城防修築成功?”

泉中子道:“貧道揭了告示,當然自有良策,丞相既然問我,城防屢遭損毀之因,聽貧道仔細講來。”

秦嶺山的龍頭嶺,乃是一塊兒風水寶地,相傳戰國時期,燕王佔據此地,燕王手下有一個頗懂風水之術的丞相,名叫曾會,此人觀看龍頭嶺後曰:“此山頗象龍頭,山清水秀,日後必將出一個聖賢之人,做一國之君。”燕王問曰:“如何叫其賢人不出,出賢人定當與本王爭天下,丞相可有辦法破解?”

曾會曰:“要想抑其賢人不出,須在龍頭嶺建座廟宇,鎮住龍頭風水,山下龍口處則賢人不出,但此龍頭山不可破,破則龍開口,必有千人喪命血祭,賢人必出。”

燕王曰:“此山既是龍頭,本王將山下河邊龍王廟宇移到山頭,龍王廟壓制龍頭,其賢人焉能出哉,則無人能與本王爭天下矣!”

遂命人拆了山下龍王廟,在龍頭嶺修建了一座新的龍王廟,就是昨夜王五趙六所在的廟宇。

如今皇上派人在此修建城防工事,壞了龍頭嶺風水,龍則睜眼開口,況且皇上果然不問原因,殺了三千民工,千人血祭,換得聖賢童子降世,但此時摧毀城防者,非聖賢童子能為之,乃行雨龍王,奉玉帝之旨行事,毀去城防,全為聖賢童子降世,而趕天時,地利,如今聖賢童子已經降世,城防難修也。”

李斯聽完,道:“果然如我所料,此地大有來處,仙長既有良策,速隨我去見皇上。”

李斯帶領泉中子,來到秦王大帳,行罷君臣大禮,李斯介紹道:“陛下,臣不辱使命,這位仙長名曰泉中子,自有良策,讓城防修築成功。”

秦王道:“泉中子,你既知道城防被毀的原因,想必也有辦法破解,讓城防修築成功。如果不能,你揭了告示,可要殺頭的。”

泉中子道:“貧道自有辦法,能讓城防修築。”

秦王道:“說來朕聽。”

泉中子自然又把對李斯講的話說了一遍,又道:“貧道在天泉觀夜觀天象,那聖賢童子已在昨日午時正刻出生,皇上若想讓城防修築,需要找到昨日午時正刻出生的男童殺死祭天,雨水必停,城防可修。”

秦王道:“道長既然算出此子已然出生,想必也知道生在哪個村落。”

泉中子道:“乾為天,既然是聖賢之人,必在龍頭嶺西北之地的龍口鎮,龍口鎮雖有五百餘戶人家,尋找一個新出生的嬰兒不會太難,現已交立秋節氣,此子出生後必是純陽之命,定有罡氣護身,一般人很難見到,且尋到後,若有上天護佑,想將其殺死也很難。”

秦王道:“這麼麻煩,這便如何是好,道長可有辦法?”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道秘辛

稀飯懸浮貓

我的修煉變質了

朔時雨

獨步乾坤

武仙

我的怪異收集圖鑑不太正經

孤慕辰

末世降臨:我擁有整個星球

四葉紅楓

百代生

是愛吃蘋果的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