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太乙真人本意是教訓敖丁一番,也並非要廢除他的道法,見敖戊求情,也就收回雙掌。

敖丁見師父饒恕自已,謝道:“多謝師父恩典。”

太乙真人道:“敖丁,非是為師開恩,饒你一次,為師看在敖戊替你求情,你二人這些年在二龍江功績不小,為民做了許多好事,且饒你這次,要記住,日後不可再犯,若再有下次,定斬不饒,還不謝過敖戊求情之恩。”

敖丁再次感謝敖戊,道:“多謝五弟為四哥求情,四哥肯請五弟原諒這次,再不敢犯。”

敖戊道:“自家兄弟,不必客氣,小弟不會將此事放在心上。”

太乙真人道:“罷了,既然你兄弟二人放下恩怨,已然和解,此次是個教訓,日後你二人一定要精誠團結,不可再發生互相殘殺之事,特別敖丁,凡事要好自為之。

二人應下,又命手下蝦兵漁婆做了些飯菜,太乙真人用過飯後,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囑咐,這才離開龍江,回乾元山而去,這且不提。

再說敖丁敖戊兩位龍王,平息風波後,做起事來,有尊有讓,看不出異樣,但敖丁心中,真的放下執念不成,並非如此,敖丁表面上做事,五弟長五弟短,內心始終沒有放下水娃,對敖戊恨意並未消除,心中常常告誡自已,暫時先要忍耐,提升修為,打敗敖戊,爭一口氣。

而敖戊對敖丁,誠心相待,見敖丁被師父訓誡,回心轉意,也向自已承認錯誤,放下心來,和從前一樣,和和氣氣,無有半點不滿。

迴文再說鎮江王府送信之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赴朝歌,恆王接到訊息後,也大吃一驚,悲痛欲絕,自已的這個侄兒,這些年來功績不小,年年給自已上供些珍寶不說,龍江在他的統管下,一直太太平平,這次竟被盜賊所殺,恆王由此很是擔心,龍江竟然出現武功如此高超之人,能夠進入防範森嚴的鎮江王府不說,還能刺殺武功高強的鎮江侯,這還了得,這等賊寇若不平定,他日帶頭起兵造反,如何是好,唯一的辦法是,再派一個精明能幹的人接替鎮江侯的位置,平定叛賊。

於是恆王先派了手下的一個得力王爺,到龍江府安排鎮江侯的後事,特別交代,一定要厚葬鎮江侯,接著又派了一個文武全才的將軍到龍江府接替了鎮江侯的王位,以平四方賊寇,抓住刺殺鎮江侯的人,防止戰亂再次發生。

此時的龍江府方圓幾百裡,人們都在傳頌著鎮江侯被殺的訊息,他們的傳聞和朝歌接到的快馬傳書截然不同,人們紛紛傳出,鎮江侯強搶民女水娃,殺害銅笛秀士秀哥,遭到上天報應,閻王爺派秀哥的冤魂索命,鎮江侯才被秀哥所殺,死的悽慘,無人不拍手叫好。言說鎮江侯是罪有應得,死後也得下十八層地獄。

而有的人說,秀哥和水娃根本沒死,因為有打魚的人看到,秀哥和水娃,冉冉的在江中升起,同乘一匹白龍馬,踏著濃濃的雲霧,向白雲嶺方向,賓士而去,再後來,龍江人誰也沒有看到水娃和秀哥,鎮江侯的死,成了一個難解的迷。

新上任的王爺很快了解了鎮江侯的死因,並非被賊人刺殺,而是鎮江侯強搶民女,爭霸地方,才被冤魂索命,如今鎮江侯已死,所有的財物和軍隊都被這位王爺接管。

這位王爺,也是個不安分的主,接管這麼多軍隊和錢財,有朝一日,自已也可以獨立為王,居於人上,但不能象鎮江侯一樣,欺男霸女,一不小心死了,得想出個辦法瞞過恆王,那就一定要找到殺害鎮江侯的兇手,於是便派人四處亂抓胡找,也未曾抓到。

抓不到真正刺殺鎮江侯的元兇,只得在龍江鎮和漁村抓一些練武的黎民百姓,最後安上罪名,練武是為了造反,這使龍江人對新來的鎮江王更是恨之入骨。

這個鎮江王,仍是以假的情報,上報朝歌,言說自已平定了賊寇,年邁的恆王信以為真,自然對他嘉獎了一番。

新鎮江王貼出告示:所有龍江百姓,只能安分種地經商,不得私自習武,違者,以造反罪名處斬。

王爺的命令沒有嚇到龍江人,偷偷習武的人更多了,二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龍江鎮突然出現了一批人,他們身穿青衣,背繡黑龍,個個武功高強,做事神出鬼沒。專門殺富濟貧,和壞人邪惡做鬥爭,人們傳聞,為首的人是一男一女,各使一隻笛子,不但武功高強,並且吹奏的曲子也很不一般,二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一人對戰,一人奏曲,那曲子讓人聽了能產生幻覺,神志不清,有人說,這兩個首領就是水娃和秀哥,他們建立了一個教派,名叫黑龍會,他們的宗旨是,在黑暗中走向黎明,斬殺天下邪惡勢力,為黎民百姓創造一個和平的天下。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鎮江王府外,守衛們聽到了一種悅耳動聽的笛聲,由遠及近,這生音,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歡快,時而悲鳴。

聽到樂聲的人,都沉浸在其中,迷失自我,產生幻覺,又象是被人點了穴道,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傾聽笛音,笛聲由遠及近,最後守門的護衛們看清,果然是一男一女,邊走邊吹奏曲子。

守門人卻象是沒看到來人一般,呆愣著不動,陶醉在自我幻境當中,沒人去管,更不曾阻止,這對男女吹奏著笛子,大搖大擺的走進王府。

過了一刻鐘的時間,這對男女又合奏著另一種曲子走出鎮江王府,這首曲子就象醒酒的調節劑,呆立幻想的人才清醒過來,頭昏腦脹,再找那對男女,早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新任王爺的臥室,有人高呼大叫:“不好了,殺人了,王爺被人刺殺了。”

一時間,鎮江王府又沸騰了,守衛和兵丁們點著火把,拿著刀槍,紛紛趕往王爺的臥室,可一切都晚了,新王爺的頭顱被點了一個血窟窿,倒地而亡。在牆上,用他的鮮血印上了一條飛龍,下邊寫著:黑龍會,三個大字。

龍江鎮又有了新的傳奇訊息,第二個鎮江侯又離奇的死了,人們都說,龍江鎮是龍的天下,人們在經歷了那場三年旱災的磨難後,一直生活的太太平平,有誰去造反,去爭雄稱霸?本來不需要什麼鎮江侯來鎮壓統治和平的龍江人,使得龍江更不和平,而多了不安和騷亂,罪魁禍首就是鎮江侯,是其所為,所以上天安排,龍江鎮不需要鎮龍之侯,來者必死。

此時恆王早已去世,繼位的莊王,更無能力再派人去統管龍江鎮,龍江的軍隊群龍無首,害怕自已會象鎮江侯一樣,遭到報應,紛紛解散,於是龍江又恢復了原來的風貌,男耕女織,人民自食其力,一直太太平平,與外界的爭雄稱霸之國,形成了鮮明對比,許多受不了壓迫的難民紛紛湧向這裡,也許這裡才是人們嚮往的地方,能讓人平安生活的世外桃源。

且說敖丁敖戊兩位龍王,在太乙真人的勸解下避開了一場生死之戰,二人雖是本性不同,常有分歧,但也能和平相處,都想早日修成正果。兩位龍王在二龍江又度過了四百個春秋,這期間,善事做了無其數,為龍江鎮創造了一個和平天下,使得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人民過著太平盛世的日子,但也遇到許多劫災難事,都被二人一一化解,二人的道法,更上一層樓,再有二百多年的修煉,就可修成正果,渡劫飛昇,迴歸神界,到如來佛祖座下聽封。

幾百年的時間,在修仙人的眼裡,彈指一揮間,而此時的周朝,各諸侯國間的爭戰更為激烈,由春秋的五霸形成了戰國的七雄,他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的田氏齊國。最為有力的是秦國和趙國。

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空前激烈的長平之戰,趙軍40多萬人降秦,於是秦滅了趙。

公元前230年後,秦王嬴政陸續滅掉了東方六國,建都咸陽,秦朝的統一,結束了諸侯國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

嬴政認為自已統一了國家,應當是最為尊貴的人,自此自稱皇帝,一切國家大事,由自已一人裁決,主要官吏由自已任免。

秦朝透過秦始皇的開拓經營,疆域廣大,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到南海郡,成為最大的國家。

秦朝末年,北方匈奴的勢力逐漸擴大,成為北方強大之國,他們不斷南下掠奪廝殺,使得戰爭又起。

秦始皇為了抵禦南下匈奴,徵發大批農民,從西邊臨洮起修築城防,東到遼東,這就是萬里長城。

秦始皇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急於求成,因苦役而死於長城腳下的勞動民工,不計其數。

且言這年夏天,萬里長城修到了遼東郡的一個秦嶺山內,出現了奇怪之事,天降大雨,白天修建的長城,晚上會垮塌,連續多日,無法完工,秦始皇大怒,帶人親臨檢視。欲知如何,且聽下回。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教各位機械飛昇哎

白眼而已

神魔劍玄錄

一驚鴻塵夢

末世重生:我帶全家種田當老實人

陳忱意

我鎮守邊界萬年,卻遭世人嘲諷

這是個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