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霆在溫柔鄉里享受了兩天之後,朱由檢又派人把他叫進了宮裡,這次不是王承恩親自來的,而是派了他手下的一名小太監過來傳達皇帝的旨意。

如今,胡文霆的手頭基本上是不缺什麼小錢了,於是見到傳旨的小太監之後,就順手塞了一錠銀子給他,而且還是很大錠的那種。

小太監連忙推辭道:“公子爺,小的哪能當得起您送的這麼大的禮啊。”

胡文霆笑著對他說道:“中官,以前我手頭沒錢,不知道讓你白跑了多少趟腿,現在呢我手頭寬裕一點了,因此就順便把以前的都給你補上了而已。

以後我可不能每次都拿出這麼多銀子來感謝中官,這個可要提前向中官你宣告一下哦。”

那名小太監也笑著對胡文霆說道:“哪能呢,公子爺就是不給奴婢們一錢銀子,奴婢們也很樂意為公子爺效勞的。”

說笑間,兩人就開始往皇宮趕去。

和朱由檢見面之後,朱由檢先是笑著問了胡文霆這兩天休息得怎麼樣,是否已經從通州之行的勞累中恢復過來。

胡文霆也開著玩笑說道:“你是皇帝,一切你說了算,只要我還能動彈,你一聲令下之後,我還不得連忙屁顛屁顛的趕來皇宮聽候你的指示啊。”

朱由檢尷尬的笑了一下之後,說道:“老師,您說笑了,我這不是又有好幾天沒見到您了嗎?所以就想著請您進宮來和我聊聊天,順便對我進行一些指導。”

胡文霆有些不信的問道:“真的是這樣嗎?”

朱由檢又是一陣尷尬,然後賠著笑說道:“當然了,順便也和您商量一下去大名府的事情。”

胡文霆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這才對嘛,我就不信你一個皇帝能閒到無聊,居然會有空找我聊天。

隨後,胡文霆收起嬉皮笑臉的表情,正色對朱由檢說道:“陛下你下旨吧,要怎麼安排我的大名府之行。”

朱由檢笑了一下之後,開口說道:“我這次打算派宮裡的高起潛和老師您一起去大名府,場面上的事就由他來應付,您只負責把糧食給運到大名府就行了。

我知道老師您對場面上的一些應酬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才做了這個安排,否則,只要老師您一個人去大名府就足夠了。”

聽到高起潛這個名字之後,胡文霆心裡是咯噔一下,對於高起潛和盧象升之間的矛盾,那是在各種史料上都有記載的,而且據史料上的記載,盧象升可以說是間接的被高起潛給坑死的,當然了,朝廷方面的瞎指揮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胡文霆也知道,所有的史料都不是百分百的可靠,因此,他也不能光憑一些史料中的敘述,就直接給高起潛判了死刑,在朱由檢面前對他進行否定。

於是胡文霆就笑著問朱由檢道:“陛下怎麼會想到派高起潛這個人去大名府呢?”

朱由檢馬上警惕的問了一句:“老師,怎麼了,是不是高起潛這個人有問題,那我馬上換個人好了。”

胡文霆苦笑著對朱由檢說道:“陛下,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想幫你分析一下,你派他去的理由是否合理或者說合適。”

朱由檢聽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心想高起潛可是自已看重的人,如果後世的史料中說他是一個不值得重用的人,那豈不是說明自已看人的眼光有問題嗎?

於是朱由檢在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後,開口對胡文霆說道:“據宮中的一些人反映,高起潛他對兵事方面還是比較瞭解的,因此就有了一個‘知兵’的名頭,我也和他聊過天,發現他對打仗方面的一些事情,確實說得頭頭是道的,還真配得上別人送給他的‘知兵’這個名號。”

胡文霆聽完朱由檢說的話之後,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發現閒雜人員早已經被清空了,可能是朱由檢意識到和自已談話會涉及到一些高度機密問題,因此提前就讓王承恩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胡文霆根據朱由檢的年齡以及他的身份等特點,還是決定採取以往那樣循循誘導的方式來幫他進行分析,而不是直接對他進行否定,這樣能讓朱由檢更容易接受自已的一些建議。

用後世的說法,因為朱由檢目前還處在青春叛逆期後期的階段,直接指出他的錯誤之處,他不僅不會承認,反而因為要強要面子,而導致他還可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囉嗦幾句題外話哈,其實這種教育方式也適用後世的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很多家長一上來不分青紅皂白、不問緣由就開始指責孩子,說他不應該這樣、也不應該那樣的,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結果不僅沒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且還把自已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搞得一團糟,相視如仇人一般。)

因此胡文霆就笑著問朱由檢道:“紙上談兵這個典故陛下應該是很熟悉的吧?”

朱由檢腦子反應很快,聽了胡文霆的話之後,馬上就說道:“老師,您的意思是,高起潛他只會紙上談兵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知兵。”

胡文霆先是笑著說了一句:“我可沒這麼說,那是陛下你說的,到時候可不能把賬算到我頭上。”

接著胡文霆又正色說道:“我的意思是說專業的事要由來幹專業的人來幹,哦,就是打仗方面的事就要由富有經驗的將領來負責具體實施。文官也好,宮中的人也好,最好不要直接插手具體的軍事指揮行動。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在於千變萬化、出其不意。而要做到這些,並不是靠讀幾本兵書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的,必須是將士們在參與了無數次實戰之後,才能對其進行嫻熟的運用。

因此一些文官們雖然在嘴上說起兵事的時候,那是個個都會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口若懸河,但真要讓他們面對具體複雜戰事的時候,就可能不知所措、進退失據、徹底抓瞎了。

而且,據後世的一些史料記載,一些文官所謂的帶兵,壓根就沒真正的進過軍營,瞭解過士兵們的訓練和裝備情況。每次打仗的時候,也都是遠遠的躲在大後方,對前線的形勢根本就沒有去仔細觀察過,這樣的人,那怕他帶了一輩子的兵,也是不會有任何長進的。

而像袁可立、盧象升、範景文、孫傳庭等人,雖說也是文官出身,但他們自從帶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做到親臨一線,和最底層計程車兵都有過接觸,可以說對他們自已帶領的每一個士兵的思想和戰鬥力都能瞭如指掌,這才能保證他們在指揮打仗時,能得心應手,屢創佳績。

也就是說他們指揮打仗的能力,也不單單是靠讀一些兵書學到的,而是透過不斷摸索實踐之後才達到如今的水平。

不是有句俗語叫作,畫虎不成反類犬,說的就是當前一些只會耍嘴皮功夫的、敢恬不知恥的在兵事上指手劃腳的文官們。他們以為自已讀過幾本兵書之後,就真能指揮軍隊去打仗了,

要是按照他們這種模式來,那我透過史料,對整個大明的和事都有所瞭解,基本知道哪些人是好是壞,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那是不是代表我也可以來做皇帝了?”

當胡文霆最後一句的時候,一旁的王承恩不由得臉色大變,朱由檢臉上也出現了一些不自在的表情,但都沒有出言制止胡文霆。

胡文霆接著說道:“嘿嘿,可我很有自知之明,別說是皇帝了,現在就是讓我當一個巡撫,我也不一定能當好,最多勉強能當好一個知府。

而且,我一開始就和陛下你說過,我並不喜歡當官,在後世,我當官已經當得夠夠的了,如今,我只想好好的幫陛下你多賺點錢,讓陛下你能大展宏圖,成為千古一帝。

當然了,最後陛下如果真想給我一些獎勵的話,能給我安排一個什麼事情都不用管的大官,我也是會接受的。”

聽了胡文霆的這幾話之後,王承恩和朱由檢臉上的表情,重新由陰轉晴,朱由檢還客套的說道:“老師,您這有些過謙了吧!”

胡文霆朝他擺了擺手之後,接著說道:“當然了,我不是說要讓文官們對兵事方面完全不聞不問,他們完全可以對戰略方面進行決策。

比如說內閣方面可以根據大明當前的國力,來決定是否要打一場戰爭,或者說決定這場戰爭要打到什麼程度,是僅僅要給對方一個威懾呢,還是要徹底滅掉對方等。

說到這裡,我順便再補充幾句,即便是文官們可以對戰略佈置進行討論,那也要限定一個參與人員的範圍,內閣成員是負責全面工作的,當然有權參與其中,再加上和其關聯性最高的兵部和戶部,大不了再加上一個工部。

除了這些部門和人員,其它的部門和人員,除了個別人以外,基本上就不用瞎摻和,那些摻和進來之後,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很可能會給陛下你添亂。

參與的人多了,容易造成機密外洩這是一個方面,同時意見多了之後,也會對陛下你的決策形成干擾,讓你做出一些不太合適的決定。

像什麼御史言官之類的人員,是要堅決杜絕他們摻和進來的,他們除了喊上幾句口號、說上一些之乎者也之類的繞口令和引用一番所謂的聖人之言以外,難道還能提供什麼有用的意見?

陛下你別跟我說什麼虛心納諫之類的套話,說實話很多所謂的御史就是想在陛下你面前賣直邀名,他們有時候就是故意胡說八道,以此來激陛下你發怒,然後來成全他們的所謂耿直名聲。

對於這種人,陛下你就根本不能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讓他有多遠滾多遠,哪怕為此背上幾句罵名又怎麼了,總比被他們帶到坑裡,然後給國家帶來危害強吧。

在我們後世有一種決策制度,叫做**集中制,和民生相關的事情,可以讓大多數人都參與討論,而對於一些直接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可能就是由最高決策層來商議決定了。(怕有涉政風險,只能這麼似是而非的說上幾句)

一旦決策形成之後,就交由將領們去負責具體實施。期間最好不要輕易對將領們進行干涉,除非他們當中出現了重大失誤。

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因此每個都應該擺正自已的位置,只管做好自已份內的或者擅長的事情,而不是到處去指手劃腳的。

一個人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認為自已什麼都能幹,要真是那樣的話,他不是成了神仙了嗎,陛下你這個皇帝乾脆就讓他來幹好了。”

說到這裡之後,胡文霆發現朱由檢臉上表現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於是就暫時停了下來,慢悠悠的喝了一口水之後,開始把話題引到了朱由檢的身上。

他對朱由檢說道:“陛下,你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這人皇帝當得很辛苦,嘿嘿,當然了,後世的一些史書中也說你這個皇帝當得真辛苦。

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嗎?就是因為你把事情管得太細了,事事都想著親力親為,雖然你是一國之君,也號稱天子,但你不得不承認,實際上你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吧。既然是人,那就不可能無休止的工作下去,你也會累,你也會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所以,你才需要在朝廷中設立那麼職位,安排那麼多大臣來輔助你的工作,他們既然當了你官司、拿了你給他們發的俸祿,就要努力的為你幹活、出主意,這才是真正的為君分憂。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你這個皇帝一手包辦了,他們只負責去執行,那麼你還要他們內閣幹什麼,還要他們六部幹什麼,你只給六部的郎中只接釋出命令就可了。

他們這不是白得了你給他們的官職,也白拿了你發給他們的俸祿了嗎?如果是這樣的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我也願意去當上一回。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一小部分是因為陛下你造成的,試想啊,誰不想落個清閒啊,你看我,就不想當那些一天到晚忙個不停的破官。

就因為陛下你太勤快了,以致於那些重臣們都對你產生了依賴的心理,反正事事都有陛下你來做主,他們就懶得開動腦筋了,凡事都等著你的旨意,然後再把你的旨意傳達下去,就萬事大吉了,你看這多悠閒。

所以啊,今後陛下你可要改一改以前那種事必躬親的做事習慣,要放手讓那些重臣去做事,你只負責在後面監督。就像趕牛耕地一樣,當他們跑慢了或者跑偏了,你就在後面用鞭子抽他們幾下,讓他們趕快糾正過來。

這樣一來,那些閒得無聊的大臣們就每天都有事幹了,也就沒有多少時間去想著勾心半形、爾虞我詐、結黨營私一類的事情了,就可以讓朝堂上清靜上許多。

而陛下你呢,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陪一陪你那些漂亮的皇后和妃子以及皇子們,享受一下天倫之樂,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比如說我們後世的太祖,就是一個能把抓大放小做到極致的人,人們經常能聽到他登山之後詠詩、游泳之後又作詞的故事,似乎他一天到晚都在遊山玩水似的。

可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非但帶領著數量少、武器差的軍隊打敗了比他強上許多的對手,而且在建國之後,也能把國家的經濟建設安排得井井有條,讓那個曾經落後的國度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了一席之地。

嘿嘿,在他老人家眼裡,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號稱什麼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都屬於小兒科,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陛下啊,你以後可要向我們後世的太祖多學習學習啊,爭取成為他老人家那樣,敢於藐視前朝任何一位皇帝的真正的千古一帝。”

聽到胡文霆給自已制定的偉大目標之後,朱由檢頓時興奮得滿臉紅,前面因為被胡文霆數落了幾句而有些不快的心情,頓時也消散得無影無蹤。

他熱切的問胡文霆道:“老師,您說我今後能成為像你們後世太祖那樣偉大的皇帝嗎?”

胡文霆認真的對他說道:“能,怎麼不能,太能了。你想啊,我們太祖幾乎是白手起家的,而且到建國時,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在他老人家剛建國的時候,整個國家也是一窮二白的,如果橫向相比,可能還不如目前的大明。他老人家就是在那樣的基礎上,一步一步的把國家發展壯大起來的。

而陛下你呢,在年齡上可是整整比我們太祖小了三十多歲啊,正是年輕力壯、鬥志昂揚的時候,你真要是掌握了管理一個國家的技藝之後,怎麼可能比不上他老人家呢。”

朱由檢帶著滿臉的笑意對胡文霆說道:“那老師您今後一定要多抽出一些時間,跟我多講一些關於你們後世太祖的事,我要好好的向他老人家學習,爭取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對了,老師,我現在已經明白了,也就是說過兩天您要去大名府的話,我最好是派一個有管理軍隊經驗、真正懂兵事的人和您一起去。

這樣吧,我就從兵部左右侍郎裡面找一個人,左侍郎範景文範卿,老師您已經認識了,不過他目前正忙著練兵,不太適合離開太長時間。右侍郎王家彥王卿這個人,老師您在後世的史料上有沒有見過他的名字,要不就派他和您一起去?”

胡文霆一聽朱由檢再次建議的人選之後,心裡不由得一樂,嘿嘿,又能認識一個名人了。範景文我們在前面已經簡單的介紹過一遍了,再來說說這個王家彥,他也是在崇禎十七年京城被破時,陪著一起殉難的文臣之一。由此可見,不管這個人在能力方面如何,起碼他在氣節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於是,胡文霆就對朱由檢說道:“陛下,那就派兵部右侍郎和我一起去大名府吧。”

這次朱由檢並沒有多問,就直接答應了胡文霆的要求,表示自已會馬上派人通知王家彥,讓他做好出行準備。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命定主體物

一半剎那間

星河不見月

西柚喔

我穿越了嗎應該穿越嗎

走不出去了

愛意難評

殺死愛意

超混沌世界

胖熊貓不吃竹子

重生尊上之甜寵暗衛

l黑桃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