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權去機關,要賺錢去一線。

這是央企職能部門和基層一線的角色定位,這種各取所需的角色定位保持了兩者的利益平衡,從而確保企業正常執行和穩定創收。

權力的本質是將權力擁有者的意志力轉化為他人行動力的能力。當權力缺少監管,權力就必然淪為變現的工具。但權力要想變現,就必須尋找有價值的目標,透過設定門檻、故意刁難或行個方便、故意放水,從而實現權力尋租,從目標獲取經濟利益,這就產生了所謂的官僚主義。

在江州物業公司,公司職能部門甚至內部流傳著一個“三不”說法:沒有好處不辦事、沒有關係不辦事、沒有後臺不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尤為突出。甚至,曾經發生過職能部門一名一個月2000多元工資的普通員工,把一個一年產值數千萬元的專案拖垮的情況,專案一線對此只有敢怒不敢言。

職能部門的權力雖然來自於職能職責,但部門負責人的位子坐不坐得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部門的分管領導。而分管領導要將權力變現,就只能透過分管的部門去完成。這就形成了一張利益關係網,也就是以利益為紐帶的內部山頭主義。

作為江州物業公司總經理,陳海峰只有打破利益關係網,他的規劃才能落地實行,否則政令出不了中南海。

在接下來的幾天,陳海峰利用等待許遠、呂剛梳理市場拓展專案清單的間隙,對江州物業公司各物業專案進行調研,目的既是為了摸清情況,解決一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扭轉以職能部門為主的權力格局找準切入點,逐漸形成以專案一線為牽引、以職能部門為支撐的服務格局。

從而為即將開展的市場拓展攻堅行動掃清障礙。如果這些問題不同步解決,陳海峰拿專案的速度就遠遠趕不上這幫人丟專案的速度。

所以,陳海峰一改領導幹部專案調研的常規方式,他首先讓各物業專案全面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清單,並明確具體事項、主管職能部門。他的調研則是帶著問題去,並帶著負責解決問題的人去。

陳海峰調研的第一站,是位於江州市濱江路的“水岸風光”住宅小區物業專案,這個小區的開發商是江州開發公司,否則江州物業公司根本沒機會承接這個物業專案。

陪同陳海峰一起去調研的,除了“秘書”張心蕊,還有“水岸風光”住宅小區物業專案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主管職能部門負責人:採購部部長周琦、辦公室主任李軍。

陳海峰的車隊到達“水岸風光”住宅小區時,物業服務中心主任張林超已經帶著物業服務中心主要管理人員在門口等候。

車剛停穩,張林超就小跑到陳海峰乘坐的車旁,小心翼翼地為陳海峰拉開車門。

“歡迎陳總蒞臨‘水岸風光’物業服務中心檢查指導工作。”張林超躬著腰,誠惶誠恐地說道。

張林超40來歲,身高1米8以上,高大魁梧,面板黝黑,一頭短髮,看上去精神飽滿、乾淨利落。

“張主任不必客氣,我剛剛上任,對物業管理還不太熟悉,專門來向你學習。”陳海峰邊說,邊看向面前的住宅小區。

“不敢、不敢,陳總言重了。”張林超趕忙說道。

“走吧,我們進去看看。”陳海峰說完。一行人就往小區裡面走,張林超則陪在陳海峰左右,給他介紹情況。

“水岸風光”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住戶數5998戶,是由23棟高層住宅、1棟高層公寓、1棟高層寫字樓、幼兒園、小學、大型停車庫、集中商業及配套商業所構成的大型複合型居住社群。

“水岸風光”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共有員工310人,中心有主任1人,副主任3人,主要負責整個小區的保安、保潔、設施維護、家電維修、環境綠化、車庫管理等。

“你們每棟樓配備了多少名保潔員?”陳海峰問道。

“每棟住宅樓配備保潔人員6名,高層公寓配備20名,因為高層公寓許多房間已經改造成了快捷酒店,酒店把客房服務這一塊業務也交給我們在做,所以人員配備要多一些。”張林超答道。

“整個小區的保安有多少人?”陳海峰問道。

“保安總共有50人,實行兩班倒工作。”張林超答道。

“小區綠化人員有多少人?”陳海峰問道。

“小區綠化面積有萬平方米,配備綠化人員20人。”張林超答道,“剩下的就是維修工、收費員以及一些辦公室工作人員。”

“張主任,你對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的人員配置、業務範圍都很熟悉,非常不錯,說明你幹工作比較認真細緻。”陳海峰笑著說道。

“陳總過獎了,這是我作為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必須記住的,這是幹好工作的前提嘛。”張林超答道。

“嗯,好。但是你們每個樓棟配備的保潔員,包括整個小區保安、綠化、維修等等,這些崗位的人員配置比其他物業公司對住宅小區的配置人數要多得多喲,這勢必造成物業管理成本大幅增加。”陳海峰說道。

“陳總,您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有辦法呀。江州物業公司在江州軍品集團扶持那幾年,因為專案比較多,就大量招人。隨著扶持政策結束,專案逐漸萎縮減少,原先招的人就沒有事做了,但又不能開除,所以只好安置到各個專案上去,導致每個專案的人數都很多。”張林超無奈地說道。

“嗯,我知道了。要開除這些人,光賠錢都要把公司賠垮,所以只能把這些人用起來,讓這些人做事。但要做事,就必須要增加專案。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陳海峰說道。

陳海峰來之前,根據張林超報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情況,已經對“水岸風光”住宅小區存在的問題有了一些掌握。

陳海峰此時仍堅持在小區內轉悠的目的:

第一,趁機問幾個問題,考一考張林超這個負責人對小區情況和管理情況的熟悉程度,而張林超的回答總體讓陳海峰比較滿意。

第二,看看小區的保安、保潔、綠化情況,以及設施裝置執行情況。

第三,則是觀察小區業主對江州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的態度,如果小區內散步、遛狗的業主對陳海峰等人面帶笑容、一臉和善,至少說明張林超團隊得到了小區業主的認可。如果小區業主一臉鄙夷嫌棄,說明張林超團隊令小區業主極為不滿。

因為小區的環境可以臨時弄虛作假,唯有小區業主的情緒無法造假。

從陳海峰觀察的情況看,“水岸風光”住宅小區業主看到陳海峰等人都面帶笑容、點頭問候,釋放友善,這讓陳海峰感到很滿意。

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江州物業公司職能部門官僚作風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還能把“水岸風光”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搞好,那張林超團隊又受了多少罪、付出了多少努力,陳海峰不敢想象。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中生:遇美女無數

態乃逸別

全球領主獲得猴族兵種

倉鼠教教主

酒照喝,舞照跳

鄭赤心

異界幻想記l:熾色黎明

寒嶺半山

我的戰神身份被七個絕色姐姐曝光了

嘗魚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