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是完全摒棄掉,謝知沒那麼迂腐。

在他看來,技術本身是不存在好於壞的定義的。

有好壞之別的,是人,是人選擇的技術用途的方向,決定了結果的好與壞。

所以是否要使用,還得視具體情況而定,以及具體操作方式。

比如只是給自己造個沒有意識的分身,倒也無妨,那不過是給自己造了個肉質的延伸軀體,一坨連思想都不存在的肉罷了。

而除了以上兩項技術,比較重要的就是航天技術了。

這就屬於超大規模的群體技術結晶了,涉及的可不是一項兩項,是無數科技門類的累加成果。

所以謝知才需要情報的支援,他要知道哪裡擁有綜合總覽的技術庫,可以直接打包帶走。

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供應鏈的存在。

套用一下過去的例項就可以證明,比如波音、空客和C919。

當大飛機C919被造出來後,很多噴子拿C919的零配件並非全部國產作為攻擊論點,其中尤以阿三和棒子為甚,可實際上呢,波音和空客的飛機也並非百分百自產配件啊,也得依靠大量的供應鏈滿足整體構建。

這還是民用的,軍事領域也是如此,最終產品不光是由國內的各個廠家提供,也會涉及到國外零配件,如J20和F22。(J20裝備自產發動機用不了多久了,但是F22確實有採用我國零配件。)

所以更遑論是星際飛船這種尖端產物了,自然也是綜合了無數技術和工業門類的,強如RDA公司,不可能做到全部擁有。

那麼技術資料,也必然分散於各個企業中的。

而情報顯示確實如此,RDA公司雖然能製造星際飛船,然而自主零配件他們僅僅擁有47%,還有40%是從東邊進口的,剩下的13%,才是來自更下游的別國公司。

要說百分百的整體完整性,毫無疑問,那自然是在東邊,這也符合正常且不扯犢子的歷史發展規律。

卡脖子?卡出個攻堅自研、後來居上、超越領先的結果,最終使損招的反而把自己的企業給禍禍破產了。

不過即便東邊什麼都有了,並且更加領先,謝知卻也沒打算過去複製,理由?需要理由麼?不需要。

因為打爹罵娘刨自家祖墳才需要編造各種理由,愛自己的家,是不需要尋找理由的。

那麼謝知當然是從別的地方搞相關資料。

雖然不是最先進的,可那又如何?本來謝知也不需要最先進的航天技術,畢竟他已經有更先進的了。

本地航天技術,是他給白長釘世界準備的。

所以謝知需要的情報,只是一份總綱分佈。

結果還不錯,絕大多數技術其實在RDA公司就能拿到,因為謝知給出的範圍,是隻要能飛出地球就行,能不能遠航,完全無所謂。

如此,就有很多落後的技術可以作為替代了。

剩下的部分,拜訪三到五家工業集團就能基本搞全了。

而最後一項科學方面的情報,就不那麼令謝知滿意了。

是關於地球本地的物種發現的,這個其實這都不用找情報商,網上搜尋一下就知道了,並非機密,不過有人匯總謝知也省事,不差這點小錢。

只是對方可能也不好意思賺這種沒技術含量的錢,直接免費附贈了。

結果本地的生物研究發現雖然遠高於白長釘世界,但對地球物種的發現也依舊不夠全面,差一點點不到50%。

對,別看本地人都有進入星際遠航初期階段了,可對地球本土的研究,依舊遠遠不夠。

也不奇怪,坐火箭上天,可比翻遍地球每一個犄角旮旯容易太多了,而且獲取的研究經費都是天差地別的,畢竟發現一種未知的蟲子或者小草,很難直接拿到豐厚的經濟效益,至少短期內很難。

所以呢,想透過地球完整生物的DNA圖譜,以克隆技術填補全球生態圈中缺失的生物,依舊是不可能的任務。

謝知也不是非要達成完美評價,可他還是想試試。

只是目前看來,填補空白生物這條路是夠嗆了,而謝知不算太失望的同時,卻也想到了諾亞方舟的傳說,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個笑話,一艘木船就搞齊生態平衡所需要的所有生物種類?

別逗了。

很顯然,大洪水如果是真的,那麼洪水之後還是個完犢子的結果。

話說技術方面也就這些,不是沒有其他好東西了,而是作為未來世界,整個地球的技術發展必然是整體性提升的,涵蓋領域數之不盡。

而情報商又不是百科全書,謝知目前只優先探尋了他比較關注的領域。

其他方面的,不急,反正有的是時間,正事辦完後上網慢慢查就是了。

之後新傳送過來的情報,就是謝知比較關注的RDA公司權利構成了。

明面上的話事人肯定是公開的,但謝知不相信那些給民眾看的資訊,因為此類的影響力誇張的民營公司,謝知以前又不是沒見過,比如……安布雷拉。

所以檯面上的,不見得就是真正說話好使的。

結果跟謝知猜測的差不多,該公司真正的掌控者,是一個家族,而那個家族的話事人,則是個半隻腳邁進棺材的老頭兒。

其性質,跟傳說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差不多,名字還挺長,謝知懶得記那複雜繞口的名字,直接稱其為R家族R財團,老頭則叫R老頭,完事。

畢竟就是個任務世界罷了,何況權勢再大也是個凡人,就那麼回事,能利用就行了。

瞭解了內情後,謝知發現這事的操作性應該符合預期,是的,謝知當然不打算走正規應聘流程,直接從RDA大當家下手,利益最大化!

手段嘛,當然是超能力走起,簡單粗暴。

於是謝知當即把今天的追隨者名額用了,而這次的首選大將,則是伊莎。

精英間諜聲帶寄生蟲人臉面具,讓整個RDA財團換個新主人,成為謝知的財產,可以說輕而易舉。

RDA公司都變成謝知的了,那別說是應聘和購買武器了,說不定都直接通關了呢。

所以……謝知沒打算一步到位。

倒不是有作弊器他不想用,而是目前主線任務都沒開啟呢,誰知道具體要幹嘛?

所以謝知雖然打算直接從RDA公司大當家身上下手,但也沒打算做的太過誇張,萬一隨手通關的結果是評價超低呢?忒虧。

而且還有更糟糕的結果,那就是別說通關了,恐怕主線任務在開啟之前就先消失了!

這算什麼?我的左腳絆右腳?

正如某位縣長說的,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著蛋,反正有能力一鍋端,那就沒必要急於一時。

須知安置遙控炸彈的精髓,在於遙控,而非爆炸,因為你也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讓炸彈不炸。

所以謝知給伊莎和另一名追隨者的命令,是先接近,搞清楚RDA大當家的的一切之後,在謝知需要時,再冒充替換,當然前提是無聲無息,不能令人察覺。

而伊莎本身就擅長執行潛伏任務,有了超能力更是如虎添翼,這事對她來說易如反掌。

謝知需要考慮的則是,伊莎和給她配的助手,是否要執行長達六年的潛伏任務。

原因在於主線任務的主場顯然不在地球,而是相隔六年航程的距離,地球的助力是否能幫到遙遠的異域主場。

這事……先看看再說。

伊莎帶著助手離去了,謝知則待在安全屋,用任務手機上網,除了打發時間等待新情報,謝知對這世界也很感興趣,多瞭解些沒壞處。

……

八小時後,情報商那裡是沒動靜,但伊莎卻先拿到了RDA公司的機密,關於潘多拉星球的。

也不奇怪,人家本來就是特工,搞情報是最基本的業務能力。

何況憑藉隱身能力,潛入到RDA話事人身邊,那麼核心機密的獲取難度不會比摳腳丫子難多少。

事實上,相關內容完全是話事人自己嘚吧出來的,伊莎向謝知同步轉達了一下。

至於所謂機密……其實根本沒什麼大秘密,無非是些見不得人的齷齪罷了。

很簡單,五月花號和印第安人的舊事在外星球重演了,又一次對原住民的滅絕屠殺,不,準確說,是即將開始的。

雖然時代在變遷,技術在進步,包裝出來的道德新概念在花樣翻新,但一些骨子裡的東西,完全沒變。

無非是受限於遠航技術,導致補給耗時漫長,讓缺德目的變的不容易實現了。

所以RDA公司在一開始,確實是使用了懷柔的方式。

也就是動用阿凡達技術,透過採集當地土著的DNA樣本,合成了結合人類和外星人基因的阿凡達。

然後由喜歡搞研究的科學部門使用,與當地人接觸,友好的接觸,建立學校,相互學習對方的語言。

而被稱為納威人的當地外星人,得承認,很淳樸,很好騙,並沒有識破昂撒人的真面目。

所以一開始,相處的還行吧,至少沒有敵對,儘管RDA公司的很多行為讓納威人很不爽,但人家也沒有直接以暴力回應。

即便這樣,無論是武力部門,還是公司業務人員,還是科研部門,在自己的地盤,依舊把納威人稱為——野蠻人。

誰野蠻?

這個問題的答案,總是明晃晃的曬在陽光之下。

卻說終於有一天,RDA公司在當地的破壞性採礦行為,激怒了納威人,有些納威人忍無可忍,攻擊了採礦車,用石頭,用弓箭。

然後RDA公司在當地的職員就不爽了,這可是你們先動手的啊,損壞了對公司的財產,那就可以合理報復了。

於是乎,一幫大兵攻擊了學校,打死了很多納威人的孩子。

昂撒辦學嘛,死孩子是標配。

畢竟是裝出來的文明,忍不了太久的,人家真的憋不住啊。

而且有一個前提從始至終,RDA公司都沒提起過,或者說人家根本就不在意,而那前提就是……他們是在別人的家裡。

所以這就像是你家裡來了一幫陌生人,陌生人拎起鐵鍬就開始挖你家院子,你不讓挖,踢了鐵鍬一腳。

然後,對方就有合理理由殺你了,因為你動了人家的鐵鍬,所以你是野蠻人!

至於這裡是不是你的家,他們是不是外人,一點都不重要。

所以納威人就是再淳樸,這都出人命了,人家也不可能再願意被當猴兒耍。

雖說硬實力不行,人家打不過昂撒匪幫,難道還非得當舔狗麼?那這要求可就不是一般的不要臉了。

總之,真面目暴露後,翻臉成仇了。

卻說納威人雖然很弱,昂撒匪幫更是一貫擅長欺負弱小,但昂撒匪幫也不傻,補給艱難的客觀現實擺著呢,在沒有把握一擊滅之的前提下,先暫時維持著基地和採礦的安全,只待援軍到達,再做打算。

而RDA公司的這些操作,對謝知來說當然不新鮮,甚至連後續的發展都能提前預知。

比如辦學之後肯定也伴隨著傳焦,而且有機會的話,搞個聯姻是必然的,是不是部落公主嫁給傳焦士不一定,也許是個海軍陸戰隊大兵呢,總之,有機會的話,外星版寶嘉康蒂的戲碼還會上演。

再之後嘛,懸賞獵殺走起唄。

再再之後……看實際情況吧,如果確實有現實限制條件存在的話,那就劃個保留地,把殘存不多的納威人扔裡邊,當然還得繼續辦學,學校裡還是會繼續埋屍骨。

而如果沒有現實限制原因的話,那當然是找個漏洞百出的理由讓納威人徹底滅絕了。

至於為什麼理由會漏洞百出,很簡單,昂三匪幫一貫懶得費腦筋去想合理理由,有漏洞就有漏洞唄,我們找個理由已經很給全世介面子了,還要怎樣?

卻說這些資訊,及引發的判斷,讓謝知也大概猜到了這個世界的主線任務是幹啥了。

如果沒猜錯的話,肯定是去了潘多拉星球之後做出陣營選擇唄,決定是否要助紂為虐。

實情真的如此的話,那麼沒有直接控制RDA公司顯然是對的,因為那麼做雖然最省事,但造成的結果謝知都不能接受。

首先直接召回外派人員放棄潘多拉星球,以RDA公司大當家的的權利,肯定是能做到的,但弄不好真的會讓主線任務消失,這點實在不值得賭。

而且這麼做治標不治本,畢竟謝知終歸會離開這個世界,在已經得到潘多拉星球有財富的資訊後,即便是RDA公司被謝知滅了,利潤也會趨勢新的RDA公司出現並遠征,潘多拉原住民依舊是個亡族滅種的結局。

那麼謝知控制RDA公司做好事做好人行不行?行,但那會讓謝知很噁心,憑啥自己要幫一幫海盜樹立正能量人設啊?賤不賤啊!

關鍵是這同樣治標不治本,甚至還是在助紂為虐,欺騙納威人的結果並沒有改變,因為謝知走了以後,該暴露的真面目還是會暴露出來,倒黴的還是納威人。

既然兩條路的結局指向離譜,謝知當然不會選擇。

至於最優解方案,其實也簡單,慢走求穩,繼續順應主線任務的開啟條件就是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文野】我是一顆棋子

三十一根白毛毛

兵王強寵美食博主

沉默8

港片牽著大嫂跟龍頭講,義薄雲天

鹿塵埃

新老師,歡迎來到基沃託斯

無色時光

桑海蒼崖之劍牒

鬼墨先生

劉豐的劍仙夢

叮叮噹的叮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