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的具體細節,情報商還沒拿到,不過也表明了這無非是個時間問題,有些資訊來源還得花點時間疏通疏通。

當下能確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RDA公司在潘多拉的開發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有麻煩。

由此,也就導致了RDA公司在地球上展開了長期的長約外派招聘。

而主要的招聘範圍,則是……僱傭兵!

對,武力為主!

那麼即使是沒拿到更深入的情報,也能猜的出來,潘多拉當地的情況顯然需要更多武力方面的介入。

原因其實也不難推斷,都不需要謝知分析,情報中也附帶了情報商做出的合理分析。

畢竟是星際遠航,而且前往潘多拉星球的並非地球遠征艦隊,不過是一艘兼商業和科研的探索船,無論人員、給養、裝置,其攜帶量,都不足以滿足征服一顆有生命的星球的需要。

而地球人的科技碾壓原始文明,確實是沒問題,但區域性衝突和佔領一顆星球,完全是兩碼事。

何況先期的頭一批人馬,也是以探索建設為主,只攜帶了滿足駐地安全保障的武裝人員和武器。

隨後的兩批,才加大了武力方面的運輸規模,可那也僅僅是能將武力範圍向外擴張一些,遠不足以打下整顆星球。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運力的問題,畢竟距離地球太過遙遠,武器彈藥的輸送可不是下單後就有快遞小哥送貨上門的,除非本地有星際躍遷技術。

那麼加大武裝人員和武器的補充,說明RDA公司恐怕是把當地物種給惹毛了。

而關於星際遠航方面的情報,也正是謝知需要了解的,所以在接連傳輸過來的情報中也附帶了,結合前情,完全可以作為佐證RDA公司麻煩的證據。

首先星際遠航的能力盡管是擁有了,但水準還遠遠不夠強。

本地遠航技術的水準,還停留在藉助長期休眠艙作為遠航標配的階段。

沒錯,得透過長時間睡覺才能到達目的地,因為航速太慢。

有多慢?從地球飛往潘多拉星球,需要整整六年!

而且這還是目前提速後的最快記錄,前幾批更慢,得經過八年以上的漫長旅行才能到達。

想想吧,遠航六年才能把武器彈藥送到,那麼武裝力量就算碾壓了當地土著,但是敢敞開了打麼?彈藥打光了,槍炮也就是個燒火棍。

那麼一批接一批的送過去不行麼?比如每隔一個月,或者再長點,數個月,就出港一艘飛船,形成銜接。

答案是,不行!

因為目前RDA公司最大最先進的飛船,也就一艘,新船雖然在建了,可那也等好幾年之後才能建成,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而說到這裡,就得再說些主線任務相關之外的情報了。

也就是RDA公司雖然造船不行,但東邊卻可以!

人家更大更先進的空間站都搞出仨了,飛船就更多了。

是,主線任務跟東邊是沒啥關係,但謝知好奇啊,所以這方面情報他也買了。

而東邊更強是順理成章的,畢竟基建狂魔可不是吹出來的,早在21世紀初期,造艦速度就是老美的兩倍了,下餃子那是說笑的麼。

而那還是當時的標準,且沒有發飆,這麼多年過去了,在這個未來時代,差距只會拉的更大。

謝知比較好奇的是,更強的東邊會怎麼處理潘多拉星球呢?

答案是,不處理,人家壓根就沒去。

原因很簡單,宇宙太大了,人類雖然擁有了遠航能力,但是並沒有都奔著一個方向去探索,很默契的做出了不同選擇,各有各的發展方向。

當然真相其實就只有兩個方向,因為本地地球有星際遠航能力的,僅限於東邊的國家隊,和RDA這傢俬營公司。

對,老美的國家隊都沒這資格了,沒落了。

而東邊的飛船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規模方面,都遠超RDA公司,目前是處於絕對領先優勢的,只不過因為一些本地特有的國際發展情況,導致東邊在領先的時候也沒有選擇以戰爭的方式打斷西邊的太空優勢。

具體原因謝知不關心,知道符合邏輯的領先情況出現了就行,沒必要挑戰404。

當然想知道更多東邊的情況也很難,因為情報商拿不到東邊的機密,只能拿到西邊智庫的猜測版情報。

說回正題,受限於遠航技術,RDA公司在潘多拉發展不順,在宏觀層面是很合理的。

只是因此而導致的長期招聘,為何在謝知的主線任務要求中卻是一個月內呢?

原因是,飛往潘多拉的飛船在一個月後就要出發了,過時不候。

而且一如謝知之前的推測,說是一個月的限期,但其實在半個月內他就得拿下名額,因為人家對應聘者還有個後續篩選環節。

招聘人員其實是要比實際需要的數量多出好幾倍的,在真正開拔時,選擇的只是最適合的人選。

不過篩下來的應聘者也並非就此辭退,而是要經過培訓,成為後續外派人員。

但謝知懷疑,以RDA公司建造新飛船的速度,這個培訓期恐怕會很長,出於成本考慮,大機率還是要刷下去一大批人的。

除此之外,在飛船上還有一批預留出來的“座位”名額也在佔位置,那是給其他合作方留的,如朝廷部門,以及相關科研院校。

總之,應聘這事確實得抓緊。

倒是六年航程這點,讓謝知有了一些想法,應該說,是顧慮。

首先,要在這個世界待六年麼?

雖然是睡過去的,可萬一時間流速是同步的,豈不是耽誤了白長釘世界。

但合計了一下後,謝知覺得也不大要緊,因為他都決定了在白長釘世界中途利用時空穿越裝置來一次加塞插隊了,索性還不如堅持到底。

畢竟他已經留下了靜靜和一批人手,控制白長釘不出亂子是沒問題的,生態危機雖然高懸,可也不至於六年就滅了當地人類,終歸人家也已經開始了生態圈建設計劃。

所以六年就六年吧,何況大機率時間是不會同步的,理由前文說過了,現在正好可以以更長的時間跨度來作為驗證依據。

其二,則是關於武器購買方面的顧慮。

謝知已經決定了要大撒幣買好東西了,可六年的航程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他進入主線任務的時候,地球這邊的武器已經有更先進的版本了,畢竟六年間不可能發展停滯。

要不要等到六年之後再購買呢?

有這想法,是因為謝知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他算過航程了,從地球到潘多拉的距離,以他從騙子狗世界劃拉到的飛船,只需要不到兩個月就能飛到了,那麼往返地球和潘多拉,要比本地人方便的多。

對,技術代差就這麼誇張。

當然該吐槽的方面也有,騙子狗世界的飛船雖然遠航方面更厲害,但其他科技,比如槍械,竟然跟本地水平差不多,這就離譜!

總之,如果不是接取主線任務還有前置要求的話,謝知完全可以自己開著飛船去潘多拉,完全不用睡個六年的長覺。

思索一番後,謝知決定了,可能的話……他全要!

對,現在買也不吃虧,差一代能有啥啊,就像二戰時的槍對比21世紀的槍,雖然效能差距甚遠,可難道二戰的槍就打不死人了?

何況怎麼說也是機甲,六年的差距不至於太誇張。

所以先購買也沒什麼,至於六年之後嘛,看到時候的情況再說,如果不急的話,就乘坐自己的飛船先回到地球,再買一堆就是了,反正黃金有的是。

至於錢不夠?不夠不能在本地“掙”麼,全看謝知願不願意了,事實上只要他想,不花錢也能直接拿,無非是花錢買比較省心省力省麻煩。

最後一個顧慮,則是關於劉宇同款兄弟的。

找不到其人自然無話可說,可要是找到了,那要不要帶著對方一起坐飛船去潘多拉呢?

不帶著的話,六年足夠劉宇弄死對方無數次了。

帶上的話,其實更麻煩,因為劉宇要是穿越到目標的附近,結果特麼的竟然穿越到了外太空,那不得當場嘎了!

劉宇死了謝知當然不會心疼,他心疼的是劉宇的三代穿越裝置,那一版可是沒有穿越次數限制的。

心中一番分析後,謝知決定還是帶上劉宇的同款兄弟。

沒別的,劉宇絕不可能是個傻子,不但不傻,而且很精,不久前劉宇的穿越就證明了這點。

在和謝知僅交手一次之後,人家就不狂了,吸取教訓,竟然搞了個無人機偵查開路,發現不對勁後還馬上就溜了。

就這乾脆勁兒,足見對方不但聰明而且果決。

那麼劉宇穿越前總不至於連座標都不看一眼吧,發現不在地球座標範圍之內,他應該不會選擇貿然穿越的,畢竟那意味著自殺!

有理有據,很合理,那就這麼幹了。

而在謝知琢磨分析的時候,新的情報也接連送到了。

首先是關於本地尖端技術匯總的,謝知比較關心的是主要掌握在誰手裡,以及哪方面有劃時代意義。

前者當然是為了……複製。

畢竟搜刮技術都成了老謝家穿越的習慣了,當然前提是得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而且整體落後也不見得就沒有好東西,這種情況老謝家經歷不少次了。

當然好東西大機率是買不到的,沒關係,這種事謝知還是願意辛苦一下自己的,親自出手好了。

而後者,當然是為了篩選。

還不錯,有幾樣技術是謝知非常感興趣的。

第一種,是一種被稱為“阿凡達”的技術。

說白了,就是意識連結技術,這種技術老謝家也有,來自先驅世界。

只不過本地的技術,卻有很多區別。

本地意識連結技術,不是連結兩個意識,也不是讓意識傳遞給電腦從而控制機甲,而是……連結到另一個空白的肉體軀殼中!

簡單說,就是給造一個和控制者DNA相符的軀體,但是沒有意識,而控制者透過連結裝置,可以把自身意識投送到空白軀殼中,從而達到控制該軀體的作用。

只不過控制期間,控制者得處於休眠狀態。

而那具被控制的軀體,則就叫做——阿凡達。

這技術有用麼?太有用了!

最簡單的用法,這就是活體無人機啊!

控制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阿凡達做各種危險的事,玩死了都沒關係,因為軀體死了也只會導致連結終端,控制者會就此甦醒,卻不會對自身造成任何傷害。

對,沒有副作用!

至少目前還沒發現任何副作用。

所以這就等於有了一副可以各種作死的替身,隨便折騰。

但這也只是理想情況,實情則是沒人願意瞎折騰自己的阿凡達,因為這項技術……超級貴!

出於成本的考慮,作死完全是虧本行為。

不過如果有那麼一天,成本降到跟買個民用無人機那麼便宜的時候,就可以無限作死玩了。

問題是這種成本上的顧慮,只是對本地人而言,對謝知來說,不叫事兒。

反正他有的是黃金,而且還有無數任務世界等著他搜刮,錢弄到了就是用來增強實力的。

關鍵是拿到這技術後,完全可以放在基地空間,自行使用,材料也完全可以從各個世界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

如此一來,不光他謝知可以用,追隨者也可以用。

尤其是後者,須知追隨者可僅僅只有一條命,有了阿凡達技術,謝知就不用擔心追隨者的傷亡了,永無戰損的部隊,還有比這更理想的麼?

所以這項技術必須弄到手!

而另一樣謝知感興趣的技術,其實也是和阿凡達相關的,那就是本地的克隆技術。

克隆技術更不新鮮,但本地的比較有意思,不僅僅是複製那麼簡單,關鍵是能夠對目標的基因進行調整和干涉。

除了剔除基因缺陷或者強化某方面特徵之外,有趣的是,竟然能夠跨物種結合!

這個就比較牛嗶了,等於抹除了兩個不同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讓原本不可能成為親戚的物種成為親戚。

事實上,RDA公司已經用這種技術創造了跨物種結合的阿凡達。

後續機密情報現實,RDA公司是有和潘多拉當地的智慧物種有交流的,方式,就是利用基因技術,把人類和當地外星人的基因結合了,創造出了一種外形幾乎和外星人一模一樣,但主體又包含了人類基因的新型生物。

對,換了個面板,以此來降低當地智慧物種的警惕心,外形一樣,是有可能會被當成同類的,有助於交流溝通。

RDA公司的使用效果如何,情報不夠詳盡,但這技術,卻難免不令謝知腦洞大開,當然換成任何人都會,畢竟其功能太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了。

只不過聯想的都非常不正經,事實上用不正經來形容都是輕的,這技術已經涉及了到了很多禁忌,而且說是生物武器都不為過,因為這技術是可以製造怪物的!

好在老謝家對生物武器一貫不感冒,能接受這種現象的存在,但沒興趣主動創造,無論條件如何充足。

所以謝知也只是想想,並且準備把這技術弄到手,但並不打算以此來創造生物武器,至少,這不會是他做出的選擇中的優先選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打工龍日常,每天都想創飛男主

樹當棲

南迷相冷

演清塵請

缺氧陷落

孟飯

青色夢幻

麻醬拌麵

直播算命,開局抓到殺人犯

李安安呀

魔王之爪

為什麼又要搶我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