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敦親王謀反風波的平息和年家這個龐然大物的崩塌與肢解,前朝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人人都感到自危不安。然而,後宮卻難得地平靜下來。皇帝在受傷後,對自已身體的保養越發重視起來,頻繁召見紫薇道人覲見,詢問有關丹藥和奇方的事宜。平日裡,他只是到敬妃、欣嬪那裡稍作停留,用了膳食並不過夜,只是同阿哥們玩耍,連昭淑妃也被冷落了。

宜修心中暗自思忖著:“哼!這個皇帝真是讓人不屑一顧,只看重皇子而輕視公主,真是短視至極!”她不禁心生鄙夷之情。

在宜修眼中,沒有任何人能夠超越她那顆珍愛無比的小石頭——也就是她的女兒。她堅信,只要給予足夠的培養和機會,將來這位朝凰公主完全有可能成為朝廷中無可爭議、掌握實權的嫡公主。

宜修下定決心要傾盡全力,為自已的女兒鋪就一條通向權力巔峰的道路。她將運用一切智慧和策略,確保朝凰公主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並最終實現她的野心和抱負。未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阻礙,宜修都絕不退縮,因為她深信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已的孩子和捍衛自已的地位。

而在另一邊,位於蘅蕪院中的夏冬春,在得到從京城傳出來的訊息後,整個人都變得坐立難安起來。孟靜嫻居然如此幸運地生下了嫡長子!這讓她不禁想起自已那可憐的孩子,如果當初能夠平平安安地出生,說不定現在也能佔據一個長子的名分呢!想到這裡,她對甄嬛的恨意越發深沉起來。

尤其是當圓明園那邊又傳來訊息說,甄嬛被冊封為嬪位娘娘之後,就將成為一宮之主時,夏冬春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她覺得甄嬛如今真是春風得意,而自已卻只能在這裡黯然神傷。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她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她暗暗發誓一定要找機會再次報復甄嬛,讓她嚐嚐痛苦的滋味。

“臣恭請皇上聖安,皇上萬歲萬萬歲。”果郡王聲音帶著喜意。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請安、滿臉喜色的果郡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欣喜,又有心酸。他早已從粘杆處得知了果郡王王妃孟氏誕下麟兒的喜訊,據說那孩子足足有八斤重,白胖圓潤,宛如一顆珍珠般可愛動人,實實在在地是個大胖小子。

相較於自已那些早產的孩子們,這位小世子顯得格外健康壯實。皇帝暗自感嘆,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安排吧。他想起自已曾經失去的孩子們,心中一陣刺痛。那些早逝的生命,讓他深感無力和無奈。然而,眼前這個新生命的誕生卻給他帶來了一絲希望與慰藉,畢竟也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喜事。

皇帝注視著果郡王,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之情。他知道,果郡王夫婦定是滿心歡喜地迎接著這個新生命的到來。而自已,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但在親情方面卻有著無法彌補的缺失。想到這裡,皇帝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不過,作為皇帝,他明白自已肩負的責任重大。他要為整個國家負責,為子民謀福祉。於是,他努力將幾分嫉妒放在一邊,對果郡王說道:“老十七,此次喜得貴子,實乃大喜之事。朕在此恭賀你了!願小世子茁壯成長,將來成為國之棟樑。”果郡王感激涕零,連忙叩頭謝恩,表示定會悉心教導孩子,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皇帝慢慢地拿起放在桌上的茶盞,輕輕吹了吹漂浮在表面的茶葉,然後將其遞給了站在一旁的果郡王,並示意他坐下說話。待果郡王謝恩後,皇帝才緩緩放下手中杯蓋,眼神有些深邃地看著前方,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過了一會兒,皇帝的思緒被拉回到現實中來,他想到了剛剛從太后那裡傳回來的信件,於是語氣平靜地開口說道:“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交給你去辦。皇額娘最近身體已經康復得差不多了,天氣也漸漸炎熱起來,朕想讓她到圓明園來避暑調養身體。所以,朕希望你能夠回京一趟,親自去迎接太后來圓明園。不知你是否願意接受這個任務呢?另外,既然你要回京,那麼順便也可以去看看孟氏和孩子們,他們應該也很想念你。”皇帝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臣一定竭盡全力將太后平安護送至圓明園中。”果郡王欣喜非常,畢竟是他第一個孩子,他也早想著琢磨機會回京看看孩子。

“嗯,那你收拾收拾就去辦吧”皇帝笑眯眯道。

果郡王欣然起身行禮告退,腳步輕快地往外走去。近日夏冬春對他總是懨懨的,他雖然粗枝大條也能明顯覺得,此番受了皇命回京也能避開夏冬春一些時日,想來她是因為叛亂那日未曾得自已相護而鬧脾氣,彼此冷靜些才好,果郡王回想當時看見甄嬛生死關頭叫他眼中就看不到旁人了。

“小路子,朕記得得了幾個蜜瓜的,還有麼?”皇帝甩著佛珠問道。

“按皇上先前的吩咐,皇后娘娘那給了3個,昭淑妃娘娘那裡給了2個,敬妃、欣嬪、菀嬪分別送了1個,咱們這裡還有5個。”小路子口齒清晰地回道。

“挑兩個大一點的賞賜給朕的隆科多舅舅吧,這些年吃了他的醬菜,還未曾賞他什麼。”皇帝心道一來死前給他吃頓好的,二來如此盛寵叫他放鬆警惕。

“是”小路子討好地笑著應道。

果郡王開心地回到蘅蕪院命人收拾東西,整理行裝,夏冬春聽著動靜走了出來,冷著臉不說話倒有幾分冷豔美人的樣子。

“不是身子不適麼,怎麼出來了?”果郡王摸了摸鼻子問道。

“醫女為妾身把出了喜脈,妾身先前不安穩,如今用了安胎藥好些了。還沒恭喜王爺有了嫡長子。”夏冬春皮笑肉不笑地說著。

“你有了身子?!這真是雙喜臨門。皇上派我回京接太后,我怕是不能陪你。”果郡王欣喜若狂道。

“差事重要,更何況王妃誕子王爺回去看看也是應當的。”夏冬春正色道,頗有賢妻良母的風範。

“好,冬春你是最懂事的,你好生養著身子等爺回來吧。”果郡王心下鬆了一口氣,若是夏冬春胡攪蠻纏無理取鬧起來,他總歸要頭疼的。如此這般識大體真是太好了。

翌日一早,果郡王就帶著阿旺輕裝上陣耐著暑熱往京城趕去,一路上奔馬不停。一到京城就往皇宮裡求見太后,太后也得了皇帝的信件,壽康宮裡竹息正命人收拾行李,忙的熱火朝天。太后略問了幾句圓明園的情況便放他出宮回府,心裡也猶豫著是否要帶上青櫻,對於這位烏拉那拉青櫻主僕,太后也頗為無語,思慮再三還是叫她留在京中,青櫻不能接受的在院子狂奔用護甲戳著樹葉。

阿晉守在門口脖子都伸長了瞧著人來人往,突然阿晉眼前一亮,驚喜地大聲喊道,“王爺回來了,王爺回來了,快去告訴太妃和王妃。”說罷也疾步上前給王爺請安。

“母親可在宜樂院中?府內一切都好吧”果郡王確認道。

“好是都好,就是太妃強行抱走了小世子,王妃那裡……”阿晉沒有說完,無奈一笑。

果郡王的腳步一頓又往宜樂院走去。

“兒子給母親請安。”果郡王一臉恭敬道。

“好孩子,快起來,快去把世子抱來”淑女舒太妃笑著拉起果郡王叫他坐在椅子上。

一個圓滾滾、胖乎乎的可愛小糰子被小心翼翼地抱到了果郡王面前,那孩子生得極為討喜,白白胖胖像個糯米糰子一般,讓人看了便心生歡喜。果郡王看著這個小傢伙,心中竟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之情來——這可是他的親生骨肉啊!他們之間有著血脈相連的羈絆。

而此時,果郡王和舒太妃在一旁說著體已話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好不親暱。舒太妃得知了夏冬春懷孕的訊息後,更是喜出望外。果郡王逗留了好一會兒,終究還是不捨地一步三回頭,轉身朝孟靜嫻所在的方向走去。

不出所料,一見到果郡王,孟靜嫻便擺出一副冷冰冰的臉色來。果郡王自知理虧,只得硬著頭皮乾巴巴地陪笑了幾句,但很快便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找了個藉口說自已趕路累了,要回書房歇一歇。孟靜嫻也不挽留,只是冷冷地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漫天恨意。

“知畫,你管著鋪子去尋一些能叫人神不知鬼不覺死的東西來。見效要快些的,或者叫她急病去了。”孟靜嫻眼神冰冷,滿是殺意。

知畫被孟靜嫻身上那猶如實質般的濃重殺意給狠狠地驚了一下,她的身體甚至因為這股殺意而微微顫抖起來。那一瞬間,知畫感覺自已彷彿置身於冰天雪地之中,周圍的空氣都變得寒冷刺骨。她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不過,知畫畢竟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她很快就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的心情平復下來,然後連忙點頭應道,表示自已明白了孟靜嫻的意思。

經過兩天的休整,果郡王正式向舒太妃辭別,然後肩負起護送太后前往圓明園的重任。此時,太陽高高掛在天空中,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炎熱的氣溫讓每個人都感到不適和疲憊,但他們也只能加快步伐,希望能儘早到達涼爽宜人的圓明園。一路上,人們默默無語,只顧埋頭趕路,偶爾有幾聲輕微的抱怨聲打破這片沉寂。然而,大家心裡都清楚,只有儘快抵達目的地,才能擺脫這酷熱難耐的折磨。

宜修早就命令手下的宮女和太監們把宮殿打掃得乾乾淨淨、煥然一新,然後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太后的到來。

太后到了之後,先是和皇帝聊了好一會兒天,說了好些貼心話。太后畢竟是過來人,三言兩語間就明白了皇帝心中的焦慮和急切。她心疼自已的兒子,也知道事情緊急,於是顧不上休息,當即便決定要見一見隆科多。

竹息是太后身邊最得力的宮女,她心思縝密,辦事利落。得知太后的想法後,她立刻著手準備起來,她找來了一把精緻的雙龍銀壺,這壺可有講究,壺身上刻著兩條栩栩如生的龍,一條生路,一條死路,寓意深刻。

另一邊,隆科多收到了太后的傳信,卻不知道這其實是一場鴻門宴。他還沉浸在喜悅之中,興高采烈地前往約定的地點——沁水亭。

當晚的月色很美,月光如水灑在沁水亭上,更顯得清幽雅緻。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一場悲劇即將上演。

隆科多來到沁水亭後,太后和他寒暄了幾句,便開始談論起正事。太后語氣嚴厲,質問隆科多為何要背叛皇帝,隆科多聽了,頓時慌了神,想要辯解,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太后見他如此,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倒了一杯酒遞給他。隆科多沉浸在太后的詰問中心裡正想著是誰在進讒言,隨手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突然覺得頭暈目眩,身體也漸漸失去了控制。

原來,那杯酒裡早已被下了毒!太后為了保護皇帝的江山社稷,不得不採取這樣極端的手段。而此時的隆科多,已經無力反抗,只能任憑毒性侵蝕自已的身體。

沒過多久,隆科多就毒性發作,痛苦地倒在地上。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呼吸也越來越微弱。最終,他停止了呼吸,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與此同時,在圓明園的其他地方,人們也聽到了隆科多喝醉失足溺亡的訊息。大家都感到十分震驚,但誰也不敢多問。只有太后和皇帝知道這背後的真相,他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感慨萬千。

這場變故讓宮廷中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人人自危。但太后和皇帝的決心卻越發堅定,他們要守護好這片江山,絕不讓任何人破壞。宜修對於事情的發展很是滿意,離計劃越來越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男神攻略法則

愛吃醋燜雞的文子滕

舌尖上的修仙界

論心

三體:真以為我地球無大帝?

許滅

會飛翔的豬豬的新書

會飛翔的豬豬

霧中之屍

喜歡酥脆棗的羅所長

那年我風餐露宿

喜歡巖敗醬的小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