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滿臉血汙地回到營地,心中的憤怒和不甘幾乎要衝破胸膛。他連臉上的血跡都顧不上擦拭,急切地找到馬腦殼,希望再次組織人手發起衝鋒。然而,馬腦殼卻搖了搖頭,阻止了他的衝動。

剛才他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崇慶城的大門厚重結實,哪裡是這些手雷能炸開的,就算再來一次又能有什麼用呢,不過是徒增損傷罷了。

別人都當他馬腦殼運氣好,每次都能逃出生天,其實懂得人才知道,這是他有趨利避害的本事。像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他就絕對不會幹。

找來幾位頭領人物,眾人重新覆盤了剛才的行動,但一時半刻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面對這種打不下來,又必須要打的兩難局面,幾人頓時沉默無語。

過了良久,盧簡誠手下派來的一名挑鹽工出身的頭領提議道:“在我們那兒,凡是遇到什麼困難,都會互相幫助,出不了力的也會幫忙想辦法。要不,讓所有人一起想,最後看誰的辦法最有把握,如何?”

“對啊!”幾人頓時眼前一亮。說白了,起義軍就是個草臺班子,他們中什麼人都有,說不定還真能碰巧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另一名有袍哥背景的郎中馬後炮似得含笑道:“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既然我們想不出辦法,何不聽聽大家的意見。”

於是,幾位頭領下去分別收集自已手下的意見,經過眾人的集思廣益,還真想出幾個靠譜的攻城方案。

第一個就是勸降,他們可以向城內守軍傳遞書信,謊稱已經打敗了圍剿的清軍,自已這千多人只是征討的先頭部隊。等大軍一到,必然能夠攻破崇慶城,城破後他們這些守軍將領便要受到處罰,勸他們識時務者為俊傑。

第二個是用火攻,雖然城門厚重炸不開,但用火燒總行吧。木材到處都有,再收集來一些油料撒上去,堆到城門下要不了多久就能燒穿城門。

最後一個和第一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打心理戰,他們要擺出放棄崇慶,而是去攻成都的姿態。全軍繞過崇慶朝成都進發,引誘城內的守軍出城追擊或者攔截,只要消滅了這部分清軍,再回身攻崇慶就容易許多。

對於這三個方案,大家都集中進行了討論。首先第一個,勸降的前提是守軍在守軍已經陷入絕境、士氣低落,看不到希望了才有極大的可能,否則守將又不傻,僅憑几句話就被忽悠開了城門,那才是笑話。並且,他們並沒有把崇慶圍死,守軍隨時可以派人求證,所以,勸降成功的可能性極小極小。

至於燒壞城門這個計策,理論上看起來確實最為可行,但是實施起來有諸多的難點。城內守軍很可能會採取措施保護城門不被燒壞。他們會提前準備好水源,一旦發現有火攻的跡象,就會立即往城門上澆水。即使火勢能夠成功燒燬城門,守軍也可能會用條石、磚塊等物品封堵大門。這樣一來,依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後一個心理戰,看似最不靠譜,可仔細想來,在某些情況下,它確實可能成為最有效的策略。崇慶離成都僅百里,想必現在求援的訊息已經發出去了,守將肯定知道他們也會知道。那麼,即使在成都府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的情況下,自已這些人還敢去攻打成都府,那無疑是找死的行為。

作為清廷官員,升官發財對他們來說是頭等大事,帶人協助剿滅一支起義軍足以給他帶來潑天的富貴,明擺著有一份這麼大一份功勞不要,那不是傻子嗎!所以,崇慶城的守軍有極大的機率會出城來斷他們的後路,這就給了他們一個截殺的機會。

經過幾輪反覆推敲和深入討論,眾人最終一致決定採用第三套方案,即引誘守軍出城,然後聚而殲之。這個方案綜合考慮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時間的急迫以及可能的變數,被大家認定為是最有可能成功且風險相對較小的策略。

引誘守軍出城的關鍵在於製造假象,他們不應該有任何大張旗鼓的表現,反而該默默撤離。要讓守將誤以為他們正在逃跑,從而派出探子偵查,結果卻發現是場聲東擊西的計謀,目的是要去攻打成都。

如此一來,守將更加相信起義軍在用各種手段迷惑自已。最後他大機率會反其道而行之,集結兵力出城堵截起義軍,配合成都的守軍消滅起義軍,爭取到這份足以讓他升遷的功勞。

敲定了計劃,起義軍開始迅速準備起來,一旦守軍上當受騙,離開城池,起義軍可以充分發揮自已的兵力優勢和強大的火力,一舉殲滅守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似朝陽

咕嚕咕嚕1214

95後真實生活

一支羽毛丫

世情緣

愛吃排骨苦瓜湯

戰錘40k:瘋狂之光

亨裡克斯

靜潮的新書

靜潮

終止為上

花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