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元年,十一月十二日,巳時。

“小郎君,信遞業務,查到了。”

崔塵陀放下手中的書冊,餘光瞥向家丁。

“據我們在長安走訪,發現在靖恭坊有一處店鋪,專門收取庶民的信件,報價是三里路一文錢。”

“這麼賤價?能盈利?”崔塵陀心裡想著,如果是他定價的話,一里路起碼十文錢才不虧。

“賺不賺錢,阿奴不清楚,但是我們駐足觀察半日,發現那裡一共接收了數千封信!”

“什麼?”崔塵陀再也無法冷靜下來。

眾所周知,便宜的商品靠走量賺錢,別看單價賺的少,但是架不住賣得多呀。

龐大的數量能夠抵消運輸的成本。

而且,百姓為什麼要寄信?就因為長途跋涉的成本遠大於郵寄的成本。

換言之,十里路以內,百姓根本用不著寄信,他們自己走著過去就行。

也就是說,一封信最低郵費三文錢,那一個上午就收到數千封信,這得是多少錢了?

而且,收件人有沒有收到,寄信人不知道啊,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每日的生意都如此火爆嗎?”

“回小郎君,是這樣的,除了信件以外,他們還攬收衣物,價格更貴。”

崔塵陀越想越心驚,他完全沒想到,家族中那個誰也不看好的藥罐子居然能想出如此天才的主意?

“可是,她為何現在才創辦?為何不早點提出來設想?為何要單打獨鬥,不奉獻給家族?”

“為什麼?”

崔塵陀心中極度不喜,他覺得那個女人,是在做離經叛道之事!

過去幾年,家族為了給她治病,無私花費大量錢財,她如今賺了大錢,卻一分都不上交!

“不行!信遞業務,必須要由清河崔氏青州房全權接管!”

“崔夢竹只是一個女子,她就應該將業務徹底交出來!”

崔塵陀沒有貿然的效仿跟風,河東裴氏亦如此,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控制運輸成本。

別以為信遞業務看似很簡單,不就是寄信嗎,我上我也行?

但,你知道如何讓郵人一趟最極限攜帶多少封信件嗎?

你知道如何在多如牛毛的信件中快速分類嗎?

你知道如何合理安排郵人,在哪個階段換乘馬匹最優解嗎?

你知道在沿途官路建造多少間驛站成本最低嗎?

你知道如何規劃最合理、最快捷的郵寄路線嗎?

你什麼都不知道,你就跟風?等著賠得傾家蕩產吧。

世家有錢,但是不傻,與其花費大代價節約成本,還不如坐享其成。

崔夢竹在開展信遞業務之前,派人騎馬走在官路上,再透過手下人彙報上來的資料,純靠想象力畫出了一幅1:25萬的地圖。

然後,她在房間裡拿著尺子,佈置下天羅地網。

地圖上每一個點,就是一間小型驛站,所有郵人都必須嚴格按照路線派送。

為了開展信遞業務,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足足一個月!

如果沒有前期的精心準備,六道門絕對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盈利。

......

而現在,清河崔氏卻打算將她辛辛苦苦得來的勞動成果,佔為己有!

崔塵陀找到族長崔玉商量,將崔夢竹偷偷開展信遞業務的事情,告知對方。

崔玉大發雷霆,臭罵對方不知回報!沒有家族觀念!不仁不義不孝!

“阿孃,那我們該如何讓她,將信遞業務物歸原主?”

“還商量什麼?直接搶過來便是!”

“這——”崔塵陀猶豫片刻,“我覺得不妥。”

“自上次接觸後,兒郎發現她是個剛烈女子,而且時日無多,倘若逼急了,真可能會做出......”

崔玉冷冷的瞥了眼:“她一個弱女子,能做出什麼傷天害理之事?她能辦得到嗎?”

“再說了,既然她都沒幾日好活,還不如儘早將信遞業務交出來,算是還了家族之前為她治病的債務。”

崔塵陀卻捏著下巴陷入沉思。

“阿孃,有沒有一種可能?她的病,或許早已痊癒?”

“???”崔玉眼睛一轉,對哦,你還別說,真有這個可能性!

崔夢竹一直在裝病,目的很大機率是為了拒嫁。

她不嫁人就算了,為什麼還要留存在族中吸血?清河崔氏欠她的嗎?

女大當婚,這是亙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她就應該早點嫁人,早日離開青州房。

家族沒有義務繼續撫養一個女子。

因為嫡女在五姓七望,唯一的價值就是聯姻。

所謂的知書達禮,所謂的文化教養,所謂的大家閨秀,不過是為了嫁人時能獲得更好的籌碼。

而崔夢竹欺瞞族人,擅自在外經營生意,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大逆不道的行為。

如果她是男兒身,他們絕對會誇獎幾句,家族興旺的重任,就仰仗爾等了。

可惜,性別是她最大的錯誤,“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其次,就是崔夢竹欺上瞞下的行為,讓他們很不滿!

好歹是一族之長,你在外面幹了這麼大的生意,居然不告知我?

有沒有把我這個族長放在眼裡?

最後,崔玉很不希望崔秋華一脈出現人才,這樣會大大阻礙她那一脈轉正。

只有將崔秋華的女兒全部嫁出去,那他膝下無人,就再無反抗之力。

可是現在,崔玉反倒不希望崔夢竹出嫁。

因為,她手中關於信遞的規劃資料,尚未搞到手。

崔玉一定要將秘方徹底掌控之後,才會放崔夢竹離開,絕對不能讓對方把這麼賺錢的生意,帶去夫家!

“財富,必須留在清河崔氏!”

朝廷是規定,官員的親屬不能從商,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世家門閥不可能放著巨大的利益不拿,他們就安排族內的旁系從商,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供養嫡系。

清河崔氏如此,河東裴氏亦如此。

士商一體,從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

不過,像五姓七望這種顯赫世家門閥,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兼併土地。

“取人田自佔,給與農,約熟歸其半。”把田地分給農人耕種,秋收時,他們躺著拿一半的糧食。

以及“天價聘財”賣女兒,一個旁系女子就能賣幾十萬貫,甚至上百萬貫。

士族內心看不起商賈,但他們不排斥族人從商,倒是自相矛盾。

......

“阿孃,兒郎認為,可以先吩咐崔秋華,讓他去與女兒說。”

崔玉沉思一番,覺得此計可行。

如此一來,倒不用傷了一家人的和氣。

所謂先禮後兵,如果崔夢竹不識好歹,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位女泡灰的自我修養

劉九九

雲華風雲修仙錄

金贏

盜墓之青雲門

吃瓜群眾小西瓜

千億大少的我,落難鳳凰不如雞

倪瓏

李長壽

使用者12604993

逆天之路:凡人成仙記

無絕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