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被架著趕出去,她的雙腿在空中亂蹬,嘴裡罵著汙穢不堪的話。

她被轟出博陵崔氏大房的府邸,家丁直接被丟出去。

“可惡!”此舉絲毫不給面子,讓崔玉的臉火燙燙的。

當日酉時,清河崔氏大房釋出告示,宣佈青州房自此脫離清河崔氏,即不被承認的意思。

眾人驚愕,好傢伙,下面的簽字蓋章更是觸目驚心。

告示之上,並沒有闡明為何踢出青州房。

不過,明眼人懂得都懂。

崔玉被逼宮了,族內不少族老認為,她做這個族長糟糕透頂。

不僅沒讓家族興盛,甚至還被踢出宗室。

崔玉眼神陰沉,她心想,我對付不了外族,我還對付不了你們嗎?

就憑你們,還想剝奪我的族長之位?

你知道我為了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大的犧牲嗎?

崔玉立即用雷霆手段鎮壓眾人,誰膽敢多言一句,就要被關進小黑屋受刑。

......

既然清靜了,那平康坊的《梁祝》,應時而出。

為了感謝觀眾們的支援,以及彌補久候,特意每人送出小禮品,以及全場酒水免費。

因為上映時間太久,本沒有興趣再去觀看的人,反倒是過來了。

他們都是為了薅羊毛,要知道,平康坊的酒水可不便宜啊。

結果,全程看下來,酒倒是沒喝多少,全在擦眼淚。

“感人,太好哭了。”

“腐朽的聯姻制度,上虞祝氏真該死啊。”

“什麼朱門對朱門,竹門對竹門?活生生拆散了一對鴛鴦!”

宋真的劇本,以徐克版《梁祝》為底,進行二創。

祝父表現得比較正常,是一個愛護女兒的好父親形象。

然而——

電影中的祝母,還算有點良心,但是宋真卻修改成無惡不作的壞人!

最針對的是,他還將祝母定為清河崔氏青州房的族人。

一個貪圖富貴、拋棄愛人、壓迫女兒、尖酸刻薄、野蠻暴力的婦女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讓無數觀眾攥緊了拳頭。

明眼看,本劇中最大的反派,就是祝母!

“太壞了!這個祝母,整部戲一共毆打了梁山伯十八次!”

“我懷疑,梁山伯就是被她活生生的打死!”

“天底下真有這麼壞的人嗎?她怎麼下得去手啊?”

眾人愣住,不對,祝母的姓名是崔玉玉,不就在暗指如今的清河崔氏青州房族長崔玉嗎?

好傢伙,宋真你夾帶私貨是吧?

這就是文人的刀,無聲無息,無形無色,卻又傷人入木三分。

《梁祝》徹底爆了!口碑清一色好評!

這個時代的人,哪裡看過如此具有諷刺意味的戲劇啊?

不對,應該說,他們連戲劇都沒看過,這是第一次出現在唐朝的表演形式。

“宋守正,真乃天才啊。”

誰又能想到呢?將人物表演和音樂,竟然能糅雜在一起,絲毫不違和?

短短的一個時辰後,表演結束,共134名演藝人員,集體上臺謝幕。

觀眾們卻久久沒有離場。

無一例外,他們都被劇中的臺詞,震撼到了。

“漢人說有幾千年文化,老是要感化蠻夷外族,如今胡人霸佔了北方,漢人就被迫衣冠南渡,過江逃難。先過江的霸著大官來做,排擠後過江的。”

“為了穩固利益,世家門閥要互相拉攏,所以婚嫁就講究門當戶對,朱門對朱門,竹門對竹門。”

“而是否朱門的定義標準,全由他們說了算。”

這句赤裸裸的臺詞,驚醒無數人。

他們立即聯想到內部聯姻的五姓七望,何嘗不是如此?

其實,不少士族曾經申請與其聯姻,結果都被拒絕。

無論你們家族實力強大與否,歸根結底,就是他們看不上你們。

所謂的五姓七望,不過就是先過江的那一批人,憑什麼他們就能霸佔那麼多年?

這些臺詞,真是說到了眾人心坎裡。

然而,他們卻忘了,自已也是戲中人,他們家族何嘗不是,排擠著後過江的人?

只是,他們都被宋真剛開始的劇情給繞了進去,習慣性的聯想到五姓七望。

相比原版,宋真大膽的在戲劇中段,增加了祝母的分手經歷。

很短,但很深刻。

戲中,祝母並非被迫聯姻,而是主動出嫁,光明正大的拋棄寒門初戀。

“你是男人,蹉跎二十載,一無錢二無勢,我嫁給你,以後是要吃苦的。”

“胸懷大志有用嗎?無非是無能者的幻想罷了。”

“談婚論嫁時,只顧著兒女情長,不看對家實力的女人,都是傻子。”

“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跟你一樣懦弱無能,苟延殘喘的卑賤活著。”

“我在追求幸福,你給不了我想要的,我何錯之有?”

“要怪,就怪你才疏學淺、不學無處、碌碌無能吧,別怪我。”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唸書有用嗎?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即便你再努力,也永遠只能坐井觀天。”

......

開局爆炸對話,直接引爆觀眾們的怒火!

什麼叫“百無一用是書生”?在座的,哪一位不是讀書人?

當時,不少觀眾拍桌而起,恨不得馬上衝過去,將祝母的演員暴打一頓。

但是冷靜下來,卻發現,她說得都是對的。

《梁祝》的故事背景,處在南北朝時期,那時候還沒有科舉,普通人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入仕。

所有晉升條件,都被那群豪門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寒門子弟,連在門外偷看的機會都沒有。

觀眾們只能同情,他們無法反駁。

相比較過去,唐朝真的是非常開明。

不然的話,所有政治資源,都會掌握在關隴集團和五姓七望手裡。

除了上面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祝母還說了一句名言,再次深深刺痛觀眾們的心。

“英臺,你就如此篤定,梁山伯以後會真心待你嗎?”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娘是為了你好,不要被無錢無權的男人騙作糟糠妻。”

這兩句詩,出自明清時代,在唐朝可從未有人聽說過,因此,所有觀眾都預設是宋真原創的。

不僅臺詞寫得好,而且劇情跌宕起伏。

開局撒糖,甜的發齁,接著,一個時辰後,就開始畫風突變了。

前面有多甜,後面就有多刀。

觀眾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遭受了沉重的一擊。

痛,真的太痛了!

宋真為了改編劇本,他還特意查詢過許多史料。

在唐朝人聽起來比較怪異的稱呼,放在南北朝,倒是合理。

例如,祝英臺稱呼祝母為“家家”。

在《北齊書》中就有“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的註釋。

正因為如此考究,讓不少觀眾錯誤以為,這不是演的,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

宋真不知道從哪裡找到的資料,將其復刻出來。

......

《梁祝》新戲,再次萬人矚目!第二天的門票直接賣爆!

不僅於此,群眾還強烈要求平康坊,增設表演場,最好一天十二時辰不間斷。

裴耀青見到如此萬人空巷,他終於鬆了口氣。

“總算是熬過來了。”

公孫卿走到他身邊,輕聲道:“真羨慕你們,能夠獨家表演。”

裴耀青笑了笑:“其實,你們會春坊也不差,可以迴圈演奏《梁祝》裡面的音樂。”

“始終,還是比不過你們。”

公孫卿只是稍微埋怨,她心裡清楚,其實會春坊根本無法承辦這種大型演出。

一是場地問題,二是修繕費用過於龐大,公孫氏無法承擔,三是女伎的表演水平太弱。

你讓她們沉默的演奏曲子,自然是不成問題,但你要讓她們演戲?那就十分抱歉了。

當初,宋郎海選演員的時候,是從兩坊中挑選的。

到頭來,會春坊只被選中了一名演員,其他全部落榜。

用宋郎的話來說,就是“放不開”,過於羞澀。

公孫氏想要參與戲劇之中,以此來分一杯羹,卻發現自已無能為力,只好作罷。

宋真下班後,一共排練了半月之久,精益求精,才呈現出如此好的效果。

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來自宋守正的首部愛情戲劇《梁祝》,獲得極其成功的演出效果。

在回去的路上,宋真牽著崔夢竹的手,他們兩人剛從平康坊看完《梁祝》回來。

“嗬嗬嗬,老公,不知道崔玉知道自已成了大反派,會如何暴跳如雷?”

宋真挑眉:“我倒是覺得,先暴跳的,應該是五姓七望。”

青州房如今被清河崔氏踢出宗室,崔玉早已勢微,她的意見,不是意見。

反倒是五姓七望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

宋真為了穩妥起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第二天,他得到李治的允許,堵在下朝的時間,在則天門處,向朝中諸多大臣,免費發放《梁祝》門票。

許多人是懵逼的,好傢伙,打廣告都打到我們頭上了?

不少臣子卻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正常來說,這種行為是不可能存在的,可如今,不僅宋真在發,連一眾千牛衛都在幫忙?

豈不是意味著,此舉乃陛下授意?是聖人推薦他們去看戲?

念及至此,他們笑著接下,甚至向宋真行了一禮。

“祝賀教坊使新戲,馬到成功。”

“吾在家,亦聽聞此戲一絕,正想購票,教坊使一番心意,萬分感謝。”

“擇日必去一觀,謝教坊使贈票。”

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感覺,宋真表示真爽啊。

......

《梁祝》在洛陽城,一夜爆紅,無數人奔走相告。

“這部戲真的太好看了!推薦你去!”

“為何?我看到牌子上寫著,大唐第一甜劇?真有這麼甜嗎?”

“甜!太甜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有人將信將疑的問道:“結局,他們兩人在一起了嗎?”

“真的在一起了!不騙你。”埋在一起,也算,沒毛病吧?

就這樣口口相傳,不少人被騙入坑。

平康坊見到生意爆火,不得不臨時增設場次,從一開始的每日一場,增加到每日三場。有錢不賺王八蛋啊。

然而,即便如此,依舊不能滿足觀眾們的熱情。

因為有不少看過的人,他們又來二刷、三刷、甚至四刷!

《梁祝》火爆洛陽、長安、太原、鳳翔、成都等地,甚至達到一票難求的地步。

平康坊先是在唐朝五都上映,後續再擴散至其他上州。

河東裴氏每天看著營業額報表,一邊數錢,一邊狂笑。

會春坊賺得也不少,因為他們的《梁祝》音樂專場,可以十二時辰迴圈演奏,賺的是細水流長的錢。

有許多看過戲的觀眾,忍不住走進隔壁的會春坊,回味戲中的音樂。

或激動,或感傷,一聽聞節奏響起,就情不自禁的淚染衣裳。

壞了,無數人走不出《梁祝》,他們中毒了。

生命、財富與愛情,是人類三個永恆的主題,自古以來,不少才子寫詩讚頌唯美的男女情愛。

而這一次,宋真提前五百年,將戲曲帶到大唐,毫無疑問是爆殺!

哪怕拍得一坨翔,也會有不少人好奇買單,更何況,好評如潮?

“嗚嗚嗚,《梁祝》這首曲子,我一聽就忍不住。”

“確實,不愧是宋守正。節奏鮮明活潑,以二拍、三拍為主,旋律流暢自然,既有快板,也有慢板,體現了故事情節的變化。”

“沒錯,前半段輕鬆活潑,後半段則開始柔和抒情,雖是同樣旋律,卻完美體現了梁山伯與祝英臺歡喜又悲劇的一生。”

“這位兄臺,你看過戲曲了嗎?”

“還沒有呢,一直買不到票,都預約到二十日後了。”

“呃,我也是。”

坐在旁邊狂哭的某人,聽到隔壁桌對此曲評頭論足,正想過去交流劇情,沒想到這群小子竟然都沒看過?

這也是音樂的魅力,能將故事與情緒完美的藏匿在裡面。

......

《梁祝》的爆火,讓不少五姓七望的年輕子弟,忍不住去買票。

他們高價收買票據,只為了儘早觀看。

結果看完之後,他們都沉默了。

“你究竟讀了哪本聖賢書,教你忤逆父母的?”

“啪——為什麼非要逼我嫁給馬家?”

“無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兒女婚嫁,從來都是父母之命,不由你嫁還是不嫁!這個自古以來的傳統,學正難道沒教過你嗎?”

“定親?沒禮沒聘、沒查家底、沒對門第,自已定親?”

這些臺詞,轟的一聲在他們腦海中爆裂開來。

五姓七望子弟,呆坐在座位上,久久沒有動彈。

無疑,他們的命運,從出生以來就與祝英臺,並無區別。

他們,只不過是家族聯姻的工具!娶一個未曾謀面的妻子,嫁一個不知人品的丈夫!

這些,都是自已想要的嗎?

一顆叛逆的火種,漸漸在他們心中開始燃燒。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隕星機甲

第三類接觸

澤漁

所以嘞

甜甜不甜

美麗的小菲菲

心星戀戀

未曾至絕路

舌尖上的西幻

我的高玩會跳舞

服了,我一假千金,你泡我幹嘛

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