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天下英才,皆為天子...門生?”

將父皇的低聲呢喃之語收入耳中,政治智慧本就不凡的朱標非常清楚,吳憂所奏之事,已成定局,

畢竟,此舉不僅極大的扼制了臣子結黨營私的可能,同時也大大的加固了皇權,可算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尊師重道,延續千年,極為受人尊崇,等閒不敢輕叛,可想而知,幾十年之後,待到天子門生遍佈朝內朝外的那一天,天子權柄,必將前所未有的穩固,

“顯揚,你接著說!”

朱元璋雖未急著表明自己的態度,看似風輕雲淡,可嘴角掀起的弧度,早已說明了一切!

煮熟的鴨子,到了,...還是飛了!

輕嘆了口氣,原本容光煥發的禮部尚書王鈍,精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靡,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再做他想,

“...是!”

在眾臣神情各異的注視下,坦然自若的吳憂,極力煽動著自己的翅膀,改變著大明這艘航空母艦 未來的前行方向,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逢魔遇佛,皆為度化,臣以為,天子門生之稱乃極大殊榮,即需有所制約,也應有所勉力才是!”

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的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詢問道,“如何制約?又該如何勉力?”

出題之人,必有解題之法,吳憂毫不遲疑的說道,“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同理,天子門生蒙聖上如此厚恩,更應潔身自好,造福一方,忠君體國才是,

臣以為,天子門生日後凡有負聖恩,罔顧國法,貪婪謀財,魚肉百姓,結黨弄權,危害社稷者,通通罪加一等,...抄家滅門!”

朱元璋素來善於舉一反三,摩挲著下頜思索了片刻,沉聲道,“即為天子門生,誰敢給咱抹黑,咱,滅他九族!

還有,凡天子門生不論品級,皆享有具折上奏,直達天聽之特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吾皇聖明!”

群臣皆是人精,非常清楚,僅憑“天子門生”這四個字,於天下學子而言,不僅足以光宗耀祖,更是前程遠大,

身為天子門生,但凡有點能耐,只需謹守本分,別犯下大錯,前途,必然無可限量,

天子門生雖觸犯國法罪加一等,動輒抄家滅門,看似萬分苛刻,但群臣毫不質疑,一旦此訊息傳唱天下,天下學子必然欣喜若狂,趨之若鶩,

而少許政治嗅覺敏銳之人,驀然聽聞天子門生不論品級,皆享有具折上奏,直達天聽之特權,無不是心頭一震!

可想而知,待到幾次科舉之後,這整個大明天下,天子門生必將遍佈天下各處,到那時,大明再大,還有什麼事,能瞞得了聖上的法眼麼?

{老朱不愧為一代雄主,頭腦之敏銳,手段之高明,當真是深不可測,竟從此事聯想到幾百年後的雍正帝的密摺制度,真是厲害!}

“顯揚?發啥愣呢?”

“如何制約,咱已心中有數,可如何勉力,咱還想聽聽你的見解!”

不得不說,有時候馬屁功夫再厲害,也比不過一個不經意間的崇拜眼神,對於直愣愣望著自己發呆,滿臉驚詫的吳憂,朱元璋不僅沒有絲毫怪罪,反倒有種莫名的享受,

得意的撇了一眼太子朱標,朱元璋忍不住暗自感嘆道,“這小子素來桀驁,外無傲氣卻極具傲骨,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咱,能讓這小子如此崇拜了!”

“咳咳,臣剛剛走神了,還望聖上恕罪!”

“沒事,你小子繼續說!”,擺了擺手,嘴角含笑的朱元璋,語氣前所未有的溫和!

科舉改制,不僅關乎國家今後的前程命運,同時也事關眾臣的切身利益,一時之間,吳憂竟再次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臣建議,聖上可鑄天、地、人三劍,對應開科取仕的三甲之數,天劍三把,地劍、人劍若干,背面刻上學子姓名及年月,正面則刻上洪武親賜!

一來,可重現秦漢君子六藝,文臣配劍之傳統,二來,聖上隆恩常伴左右,可令天子門生時刻提醒自己,切勿辜負聖恩,誤入歧途,

世人皆有光宗耀祖之心,聖人也不例外,天子親賜配劍,乃無上榮光,箇中三味,以聖上的英明,想來早已洞悉,也無須臣一一言明!”

箇中三味?

眾臣非常清楚,天地人三劍的價值,不僅僅在三劍本身,更在於帝王賦予三劍的意義,

於帝王而言,於天子門生而言,堪稱有百利而無一害,倘若細細道來,箇中又何止三味?

天、地、人三劍不僅是天子親賜,更是開國帝王所賜,且不說天劍、地劍,即便是人劍,也足以一朝使寒窗苦讀的學子,頃刻間光耀門楣,並作為傳世珍寶,代代相傳!

試問,如此恩榮,又怎能不叫所謂的天子門生感激涕零,以死相報呢?

細細思索了片刻,嘴角漸漸裂開的朱元璋,大手一揮,凝視著工部尚書朱瑛,聲若洪鐘的大聲道,

“開科在即,著工部五日之內繪製三劍草圖若干,由咱親自篩選,再由手藝最為精湛的能工巧匠親自打造,務求...萬年不朽!”

由工部將三劍先繪製成圖,再行打造,本就是一種榮耀,朱瑛正待領旨,吳憂卻言簡意賅的提出了異意,

“臣以為天地人三劍,由聖上或太子殿下親自繪製成圖,再交由工部打造,或許更為妥當!”

朱元璋頭腦何等敏銳,微微一轉便明白了其中蘊含的意義,“也罷,此事就交由太子執筆,由工部打造!”

“兒臣,領旨謝恩!”

“臣,領旨謝恩!”

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敏銳的察覺到奉天殿此刻的氣氛 竟陡然微妙的吳憂,心緒一轉便已知問題所在,

好在不便言明的吳憂,與太子朱標兩人之間極為默契,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朱標先是微微一愣,繼而順著吳憂的眼角餘光看了一眼之後,當即心領神會,

“啟稟父皇,兒臣年少時曾聽您說過,大唐凌煙閣二十四位開國元勳的事蹟,併為之心馳神往,

直至近些年才明白,若真正論及功勳,驅逐韃虜,勿使天下倒懸,開國諸公的功勞,比之凌煙閣二十四臣,有過之而無不及,

兒臣建議,朝廷當再鑄文武二劍,文劍安邦,武劍開疆,一來可彰其功,

二來也可告之天下英才,什麼叫做民族大義!什麼才是文治...武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嬌男二的白月光跑路了

辛白林

關於我在異世界生活了上百年的事

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