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夢中身(八)

按玉樸的意思, 唐姨娘得在小慈悲寺停靈半月,然後送往雨關廂下葬。棺槨到了那裡, 就彷彿與家中全不相干了, 各人還是忙著各人的事。

月貞從小慈悲寺回來已是下晌,園子裡靜悄悄的,嬌鶯輕啼, 林影婆娑,也有唧唧杳杳的說笑聲,不知藏在那片花牆內。牆上密密匝匝的光與影微微顫動, 這一切的浮動,愈發襯得岑寂。

連琴太太也撐在炕桌上犯懶打瞌睡, 又不愛到床上去睡,一挨床反倒精神。就是要歪在榻上, 聽著廊下窸窸窣窣的一點響動, 將背曬在一盤暖融融的春光裡,才感覺這世間是與自己有關的。

看見月貞進來, 琴太太適才有了些精神, 放下胳膊打了個哈欠, 叫月貞榻上坐,“寺裡都安排妥當了?”

“派去的管家都打點妥當了。”月貞一貫半低著臉回話,模樣還是謹慎恭敬,但臉色有些虛軟沒精神。

“你二老爺呢,是送過去就走了, 還是在那裡陪了一會?”

“送過去,燒了回紙就走了。”

琴太太微微笑著, 看月貞向是哭過, 心裡更覺好笑。人家的親丈夫親兒子也沒見哭, 她一個外路人有什麼可哭的?待要說她兩句,又覺多說無益,她在棺槨前見識的冷暖一定比一切的言傳有效用得多。

她說家常似的與月貞嘮叨,“你瞧瞧,你姨媽也沒去,晨起還和說,過幾日派個管事的將棺槨送回雨關廂,她懶得跑。她打發人往南京唐家去送報喪,順道送幾十兩銀子給他們,他們家想必也是不問的。這死了個人,就跟石頭掉進水裡,撲通一聲,也就完了,沒什麼值得傷心的。”

月貞瞥她一眼,益發悲從中來,卻不敢哭了。眼淚這東西,忍著忍著也就絕了跡。琴太太笑笑,吩咐她回房去歇著。

她想起上晌與了疾分別的情景,又不得不承認,這心內的荒涼其實也有他的原因。

月貞懶怠怠地揚揚帕子,也揮灑出一縷額外的風情,“我是說笑,誰管你是相好的還是同鄉,你只管去你的。”

門窗都闔上,關著一室昏暝的燭光。炕桌的燭臺正正照著她一點朱唇,連腮上也勻了薄薄的胭脂。蔣文興坐在案旁,陡地拖拽杌凳,靠前了些,睇著她微笑。

等待竟然也成了樁添補光陰的事情。不像等遠的,人在那無盡的路途上望斷斜陽,盼斷心腸。等眼前的,倒不覺得等待磨人,因為時下就能有迴音。

雖然不是頭回夜會男人,可月貞還是滿心的不自在,一時不知該進該退。隔著段距離將蔣文興引到案旁坐,她自己坐到榻上去,“睡去了,快二更天了,小丫頭瞌睡得很。”

月貞受不得這慢,想找些事做,又無事可做,只得把時間放在等待上。可等什麼好呢?了疾是不會迴轉的了,驀地想起園子裡蔣文興說的話,他說要給她帶個玩意回來。

不過是玩笑打趣,其實心裡並沒有吃醋的意思。蔣文興看得出來,也玩笑打趣,“要是相好的,總是我設席請她,哪裡要她設席請我呢?你何曾聽說過風月場中的女人做賠本的買賣?”

那頭的唐姨娘死了,蔣文興知道她與唐姨娘來往過幾回,便有意安慰,“死人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你想一陣她也不能活過來,反為自己多添煩憂。你病好才沒幾日,可別又病了。我這會要出門去,等我夜裡帶件玩意回來給你。”

蔣文興見她一副坦然的表情,心裡倒捉摸不定了。她肯放他進來,又驅散了下人自己坐在這裡,難道不是為了等他麼?

月貞在榻上支頤著臉衝她擠擠眼。

笑得月貞忽生懊悔,心恨不該放任他來。可悔時已晚了,走到這一步,全是她自己有意放縱的結果。

她笑笑,“你往徐家橋去?”

珠嫂子在廊下靠著曬太陽坐活計,聽見她醒了,便繞廊進來,“你幾時醒的?”

不知不覺掐去了尊稱,驀地顯得兩個人親近不少。

月貞回過神來,四下裡望望,懨懨地訕笑一下,“怎麼稀裡糊塗又走到這外頭來了。我從太太屋裡出來,要回房去,誰知想事情想得走神,又逛到外院來了。”

“原本是芳媽上夜,可明日她家裡辦喜事,她告了假回家去預備,就換了我。怎的,你有什麼事情?”

月貞這點反叛的意志又將心裡那點懊悔壓下去,反而提起一股“能奈我何”的氣焰,鼓著腮剔那截火苗子,只不看他。

轉念又想,她這點青春不是荒廢在裡頭那張空床上,就是荒廢給了疾,可惜他不要。他不要,難道她就不活了麼?活還是要活的,可又不想活成兩位太太那樣子。

廊下懸著幾盞絹燈燃得昏沉過半,照著蔣文興往這屋裡來。他心裡頭存著個緣由打發下人,不想進門卻不見下人,便笑問月貞,“你屋裡上夜的人呢?”

原本犯不著辯解,所以這一番辯解就顯得有幾額外的情誼。

她向廊下喊了珠嫂子。

“才醒。”月貞挪到妝臺去重整雲髻,揀了把篦子,喬作隨意地打探,“今晚是誰上夜?”

珠嫂子擱下活計坐到榻上去倒茶吃,閒回道:“家裡頭剛死了人,她哪裡好張揚她在辦喜事?她們家二姑娘出閣,只告訴了太太,太太還賞了她十兩銀子。”

這些同鄉又與兩宅裡這些小廝不一樣,小廝們畢竟知他底細,是眼瞧著他飛上枝頭的,那體面背後,總還記著他不體面的時候。但在他同鄉面前充體面耍威風,他們只能看得到他表面上的光榮。他正樂得去應酬。

回去房裡午睡,做了個模模糊糊的夢。具體什麼也不記得,只是起來感到一陣空曠的荒涼。認為是缺了唐姨娘的緣故。可除了唐姨娘,一切均是按部就班,在這半夢半醒的靜得出奇的春光裡。

她又走出來,影子無力地拖在後頭,人像是拽著影子走,兩個都走得慢吞吞的吃力。

珠嫂子末了還贊她,“到底是跟著學了些操持家務的本事,也曉得周全人了。”

這額外的韻致像是小孩子充大人,明明滿面的童真,非要裝點一點蹩腳的風情,卻淪落得異常可愛。蔣文興咬著嘴皮子盯著她發笑,慢慢剪起胳膊來,對她點點頭,“那我可就去啦。”

“我自然是要去的,不去豈不是留個話頭給她?倒說我們不會做人。我原本想著晚飯時候再告訴你,誰知你先問起來了。那好,我就先回家去,我們男人午晌就到他們家去幫忙去了,我這裡回去,也趕去她們家搭個手。我去交代小蘭那丫頭上夜。”

“不是,有些舊日相識的朋友設席請我,我去應酬應酬。”

月貞不想他在錢塘還有舊朋友,鼻腔裡哼了聲,“倒新奇,你在錢塘也有舊相識?只怕是哪裡的相好吧。你也跟我們霖二爺似的,愛到那些人家去走動?”

不論因為人死或人散,別的照舊是不變的,唯一的一點變化,就是撲在院牆上那漏窗上的枝影,搖動得格外滿慢,銅壺裡的時間也滴得格外慢。

又想起來替自己描了個妝面,忙完這些瑣碎,就到吃晚飯的時候。飯畢月貞打發元崇去同陳阿嫂睡,見天色將落,吩咐丫頭小蘭去歇。小蘭年紀小,樂得不服侍,掌上燈就到偏房裡睡去了。

月貞在匣子裡翻了五兩銀子出來給她,“芳媽成日挑你的錯處,你不想著趁這時候巴結巴結她?連我也要巴結巴結她呢。我今晚放你的假,你回家去收拾收拾,明日到他們家吃酒去。把這五兩銀子替我捎去,就說是我賀她姑娘出閣之喜。”

說著,他正了正聲色,似乎有意對她辯解,“是我嘉興的幾位同鄉,他們過了年關到錢塘來謀事,在街上撞見了,吃過幾回酒,大家就走動起來。”

靜又不是從頭到尾的靜,是一場喧鬧後的靜,是戲臺子散了場的靜,人的心從一場轟鬧中跌醒,身旁的靜便使人落寞得發慌。

月貞倒願意叫另一個小丫頭上夜,那丫頭年紀小,夜裡睡得死,雷打不動,又好糊弄。便抹著頭油問:“芳媽家裡辦什麼喜事,怎麼沒聽見說?”

老遠見月貞失魂落魄地走著,他便繞過林木到月貞跟前作揖,“你這是往哪裡去?”

兩個人各奔東西,走出去一段,又都回首瞭望了一眼。月貞心裡洩了氣似的,笑臉漸漸收斂起來,眼裡有些惘然的愁絲。

路上撞見蔣文興,他正要往街上應酬朋友。是祖籍嘉興府的幾位同鄉,也是到杭州府來謀事做,聽見他在李家做了掌櫃,少不得巴結。

月貞無精打彩的眼珠子漸漸晃一晃,凝到他面上來。心裡知道那些小玩意不值什麼錢,可也剛剛聊以慰藉。

他問:“快二更天了,那你怎麼還不瞌睡呢?”

月貞捏著那根銀簪子調過眼來,“不是等你麼?”言訖又調回眼去了,接著剔蠟燭。

蔣文興一顆心忽似那簇火苗,在她坦蕩蕩的眼底顫了顫。他益發覺得他們是同一類的人,他謀財牟利,從未覺得愧為君子,也從不想做個君子。她放浪形骸,也沒有覺得愧為德婦,大約未想過要做名德婦。

他歪著眼直勾勾地看她,她也未在他的目光內羞愧,他的笑裡便添了幾分讚揚的意味,“噢,對,我說要給你捎件東西回來的。”

“那東西呢?”月貞擱下銀籤子,轉過身來對他攤開手。

“東西……”他笑著,倏地一下拽住她的手,湊上前來親在她嘴上,“忘了。只能拿這個賠禮。”

月貞失措地怔了怔,後知後覺地漲紅了臉。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便抬手把嘴皮子抹一抹,“拿這個賠禮……這算我賠你的禮還是你賠我的禮?”

蔣文興本以為她會裝模作樣罵他兩句,想不到她會這麼說,倒叫他有些尷尬。他笑著沉默下去。

這一吻太唐突匆忙,誰都沒從裡頭品出什麼,只餘下一片尷尬。月貞有意打破這種尷尬,便想起來問:“前頭角門上的人,你是如何打發她們的?”

前頭不遠有一處洞門上了栓,平日放個婆子在那裡值守。蔣文興道:“我說是到霖二爺房裡找他說話。”

“她沒問你別的?”

“一個家裡住著,問那麼多做什麼?又不是盤查賊。”

可不就是賊嘛。

兩個人又沉默下來。蔣文興看她兩眼,歪上嘴角嘲弄,“你後悔了?”

到這一步,哪裡還容得人後悔?月貞趕鴨子上架似的挺直了腰桿,“誰說的?我看是你怕了吧?”

“我怕什麼?”他倏地提高了聲,維護著他男人的臉面,“我蔣文興怕過誰?就算真給人瞧見……”

話音未斷,急得月貞忙在唇上比了個手勢,“你低聲些,兩邊屋裡可都睡著人!”

蔣文興看她噘著嘴的模樣簡直俏皮可愛得很,便笑起來,抓開她的腕子,又湊上去親她。

退也退開了,不過就退開了一點,在她嘴前笑著,“不叫我放聲,那許我放肆吧?你給沒給人親過?”

分明看見月貞的眼裡閃動起一點綿綿的失落,她是給人親過,但那時太慌亂,亂得回味不起。反正和眼下的平靜是不一樣的。

他才問完心下就後悔,於是像要覆滅那個他早知道的答案,接著親她,溫柔地碾去她記憶裡的痕。他笑著說:“記住這滋味。”

月貞閉著眼體會,嘴上軟綿綿的,是有些蝕骨銷魂。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缺了兩顆亂跳的心。他們的心在各自的腔子裡,跳得過於從容。

這一夜只是親了幾回,倒沒有過多的逾矩,都還有一根神經繃著。落後幾日也沒再尋到合適的時機,兩人的關係仍止步在一個親吻裡,不得進也不得退。

但日子是在進的,沒幾日即要替唐姨娘送葬。廟裡那些男人媳婦一日輪四班在靈前燒紙,閒的人離家在外,愈發自在,皆聚在禪房關起門來大肆賭錢。

有人暢意,“單是賭錢沒意思,需得有些酒肉才好。”

那頭進來個人,闔上門笑道:“酒肉就算了吧,到底是佛門聖地,況且這是鶴二爺的地盤。”

“嗨,鶴二爺不管事,不怕他。何況他忙著呢,白天在大慈悲寺那頭監修佛塔,傍晚回來就到殿內替姨娘唸經超度,哪有空盯著咱們。”

“咱們在這裡關上門來賭氣他看不見,可吃起酒肉來,氣味他總聞得見吧?他睜一眼閉一眼不說咱們,是他體諒咱們當下人的辛苦,咱們也不要過於蹬鼻子上臉,反叫他難堪。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其餘幾人思來點頭,暫且擱下了這打酒吃肉的主意。

寺內僧眾見這些家人有些不像樣,在殿內守靈只顧著打瞌睡,得閒也只曉得在禪房聚眾賭錢。雖然到寺裡治喪的人戶多,此事也常見,但這是李家的事,少不得去稟報給了疾。

了疾也不知有無在聽,自顧著繫上一件蒼青僧袍,默然地從精舍裡走出來。

走到雕闌處,向山下一片金光粼粼的西湖眺望。看見搖曳的渡船,看見宿醉的畫舫,無數醉生夢死的人在浮塵洪浪中隨波逐流。那波浪一層一層地將遊船蕩得輕悠悠,但要拽又是拽不住的。

他對弟子笑道:“隨他們去吧。他們沒有真心,就是跪在靈前哭瞎了眼又有什麼用?死人是不在意這些事的,不過是做給活人看。活人也不在意,也就懶得做戲了。”

說話已翩然離寺,往大慈悲寺去了。大慈悲寺的佛塔業已著手動工,這幾日正忙著丈量地勢挖槽基。

玉芳有意要修一座氣勢恢弘的樓閣塔,既用於供奉佛主,又要作藏經之用。將來他圓寂,也有意要將自己收於樓閣塔頂端,永世受香火供奉。不過最尾這點只存在胸中,並未向了疾提及。

二人巡視槽基時,玉芳倒有意提及另一椿事,“我有一事還待與師兄商議,還請師兄與我轉至禪房說話。”

房內隨侍著兩名年輕僧人,甫進門,玉芳便吩咐侍僧,“去,瀹兩碗茶來,要我上年收的明前碧螺春。了疾師兄是常年吃好茶的人,差一點的不對他的脾胃。”

聽得了疾在後頭暗暗攢眉。那玉芳又忙回首請他榻上坐,殷勤備至得直令了疾渾身不自在。玉芳的禪房他倒是頭一回來,坐在榻上,將偌大間屋子環視一眼,只覺是到了個金光燦燦的寶殿。

玉芳這間禪房非同一般,該有的傢俬一樣不缺,通設圍屏寶榻,軟帳繁裀。不過與尋常人家不一樣,大理石屏風上繡四大菩薩,寶榻雕花刻十八羅漢,帳子織金錦龍門佛帳,瓶內供的是蓮花,燭臺是蓮瓣紋金燭臺。

環顧到眼前,但見玉芳將胳膊搭在炕桌上,湊來一張煩難的笑臉,“有件事情,不知該如何向師兄開口。”

了疾看他這笑,越看越有些塵俗之中的諂媚之氣。心下倏然湧起一陣不耐煩,微微笑道:“禪師不要再叫我師兄,我可當不起。您有話只管直說,是什麼煩難事?若是佛門之中的事,我自當盡心竭力。”

玉芳拈著長鬚遙遙手,笑道:“佛門之外的事你我可插不上手。這事情呢,說煩難也煩難,不過於你師兄而言,不過是一彈指的小事。嘶……還真是有些叫我難以啟齒。”

了疾益發厭惡他這嘴臉,把眼撥正了,拈起袖口,“您儘管直言。”

那玉芳便將老皮子老臉一抹,呵呵笑著,“聽說前些時運送石料木材上山,尊家沒有收運費銀子。這麼說,這筆錢是省下來了?寥大人上回說,這筆銀子是上了賬的,既然已上了賬,就不好再改了,不如將這筆錢使到別的地方去。”

了疾心下疑惑,睞目看他,“依禪師的意思,該用到何處?”

玉芳瞅他一眼,拈著一搓銀鬚端起鋥亮的腦袋,“朝廷派的巡撫大人不是就要到了嚜,除了巡各道衙門,這視察風土人情也是必然的。咱們杭州府,有好幾座名聲在外的寺廟,本寺雖也能在朝廷掛上名,可同他們比起來,到底差些意思。我想著,不如拿這筆錢款待款待這位大人,叫他請示朝廷,將本寺隸歸到朝廷名下,本寺也可引譯經典,為百姓造福,為朝廷建功嘛。這裡好了,師兄的小慈悲寺自然也能跟著香火鼎盛了。”

了疾聽了半晌,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無非是以造福百姓報效朝廷的名目,為寺裡添香火,為自己謀功績。

他倏然感到一陣可恥與心酸,冷笑了聲,“既然出世在山,所度者皆在緣。香客在哪座廟燒香,不都是同敬我佛麼?禪師又何必計較哪裡的香火比哪裡的旺?”

那玉芳料想他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索性玩笑道:“實話告訴師兄,我這可不是為了自己。你看本寺的僧人眾多,都要吃飯。香火不旺,叫大家張嘴吃什麼?我不如你,背後有偌大的家業支撐著,我不想些法子,叫我這山門如何維持?衙門雖然也捐些銀子,可都是用在造塔建樓這些大項上,穿衣吃飯這些開銷,衙門可是不管的。”

了疾滿心氣憤,蜷起手道:“不知貴寺一日吃得了幾石糧食,穿得了幾頃布匹?咱們出家在外,修的是一顆慈悲心。我一貫想,泥塑的菩薩與金雕的菩薩都是菩薩,難道到了西天,也要因錢財權勢分個三六九等出來麼?百姓心裡敬的是度苦厄超輪迴的佛主,可不是敬的玉座金身的佛主。”

一番話說得玉芳臉上倏紅倏白的,他也不顧人的臉面,拔座起來立掌告辭,“況且這銀子是衙門支出,我這裡雖然省了下來,也是替衙門省下的,仍舊要交回衙門去。禪師與我商議不著,還是去同寥大人商議吧。外頭的工科的人還等著丈量槽基,恕不奉陪。”

那玉芳氣在榻上,瞪圓了眼,要罵他也不敢罵,要求他也不敢再求。

後腳侍僧便端著兩碗茶進來,一壁歪著眼看了疾的背影,一壁將茶奉在炕桌上觀玉芳面色,“住持,他不答應?”

“這個了疾,像個迂酸的讀書人,一點也不曉得變通!他不想想,我這裡成了朝廷的寺院,香火旺起來,隔壁鄰舍的,火不也能燒到他廟裡去麼?說起來還是商賈人家的子弟,一點算盤也不會打!”

那小小侍僧倒會打算盤,盯著兩碗茶惆悵道:“唷,浪費了,這可是您收的好茶。”

玉芳哪裡捨得浪費,慪得將兩隻茶碗都揭了,統統一飲而下。

了疾這廂出來,總覺是在玉芳禪房裡染了一身塵埃,彈著袍子直彈到塔基前。迎面給那衙門裡的王班頭瞧見,笑著貼去問他:“二爺這臉色可不大好,是不是玉芳那老和尚把您給氣著了?”

了疾瞟他一眼,“你可知道他與我商議什麼?”

“那我不知道,不過……我猜八成是為了那筆省下的運費銀子?”王班頭呵呵直笑,“上回查虧空的事,雖然沒牽連到玉芳,可他也不乾淨。要不是趕著今年巡撫下來,懶得多生是非,我們大人就要免了他的住持了。鶴二爺,說句不中聽的話,您常關在您那小慈悲寺裡頭,對外頭的事漠不關心,哪裡知道,這佛門也不是什麼清淨之所。只要有人,就有亂的地方。用你們佛家的話來說,塵內塵外,何以為界?您這麼個聰明人,您看得出來嗎?”

把了疾問得無語作答,他剪著胳膊,朝著晨煙未散的林間嘆了聲,心緒有些恍惚。

從前總以為塵內塵外的界限無非是一座山門,周全十幾年,那山門到底是關不住春色飛花,自然也關不住塵煙飛灰。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七零年代養家餬口

鬧花燈

全民覺醒:我的美食付款很特別

番茄一帥

給高冷校花發任務,讓她攻略我

賺錢碼字機

曠世小神醫

文弱蘇生

超人:這個高武世界水很深

叫我大超

鑑寶:天眼神鑑

東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