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夢中身(七)

這不謀而合, 又有些沉默的僵持。落後幾日蔣文興總尋了由頭在園中與月貞“偶然”撞見,避人耳目地說上幾句逗得人捧腹的話。

在園子裡頭, 林木掩映, 兩個人卻都有不放心,不自覺地朝四下瞟,生怕給人撞見。月貞也總是很給臉子地開懷大笑, 兩個人湊在哪裡,顯得有幾分鬼祟。

話頭偶時說元崇,偶時說吃喝, 偶時蔣文興說些櫃上的趣事給她聽。兜來轉去,兩個人就是說不到心裡的意思。但彼此都清楚這些“偶然”是蓄謀, 形同都清楚自己心裡的意思也不過是抱著別的目的。

這日午晌,蔣文興將後腰斜斜地抵在元崇那張書案上, 抱定雙臂, 誇張地皺著眉頭,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學著櫃上來兌銀子的一位主顧, “別說二百兩的現銀老子不稀罕, 就是二千的現銀子要拿老子家中也拿得出來!是你們家的票子就是你們家的,這裡好幾個印,難道也作得了假?”

月貞眨著眼,顯得興致勃勃,“那票子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鬆開胳膊, 慢悠悠繞了個圈,坐到案後的圈椅上, “是真的倒是真的, 只是人不對頭, 他沒有李員外的私印。早前半月,人家李員外就到錢莊來報了失的。”

月貞驚訝道:“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只好報了官,叫衙門來人綁去了。誰知道他是偷的是撿的,叫衙門慢慢審吧。”

除了此類趣事,再無別話。蔣文興講完,揚著一雙婑媠的眉眼睇住她笑,目光雖有些出格,但言語都還算安分守己。

月貞在他有些露骨的目光裡略略轉裙,朝前頭他那張書案上踱去,隨手揀了本書假模假樣地翻一翻。

說起東西來,唐姨娘“哎呀”了一聲,“真是的,我怎麼把這個忘了。我前幾日到街上置辦東西,看見把好扇子,就給買下來,原是要給你拿來的,出門時又忘了。回頭我叫丫頭送來給你,那扇子真配你,紅木柄檀色緙絲的,兩面繡著一枝紅柿子。”

這同先前與了疾之間的那種不確切是全然不一樣的,月貞心裡想,從前對了疾目光言語上的刺探,是怕他所想的不是她所想,刺探出真相會傷心失望。但與蔣文興之間,恰恰相反,怕他所想的正也是她所想,一拍即合,沒有回頭的餘地。

蔣文興微微偏首照她一眼,點了點頭,“大奶奶慢走。”

唐姨娘盯著月貞看,直到雙眼看出幾分眷戀不捨的意思來,才握握月貞的手款款起身,“我也沒別的事,就是為送扇子來的,偏又給忘了。我走了,耽擱你睡午覺。”

月貞是打著接元崇的名義來的,便擱下書,向蔣文興福了個身,“文四爺,我先領著崇兒去了。”

也是這午晌,珠嫂子尋到書齋裡來,在廊下撞見玩耍的岫哥與元崇,她拉著元崇問:“你母親呢?”

兩個人都不是對方非要不可的,因此也就都缺乏孤注一擲的勇氣。顧忌多,考量多。於是猶豫著,徘徊著,總給自己留著迴轉的空間。

“送件東西跑個腿的事,算什麼勞累?過兩日我就使人給你送來。”

月貞下頭還有好長一段的故事,此刻遭她陡地打斷,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專會抱怨的長舌婦,懷疑是被霜太太附了身。

那臥房的窗上烏漆墨黑的一片,外間兩扇門敞開著,裡頭也是黑壓壓的一片。藉著一縷幽昧的天光,能看見正牆底下的雞翅木雕花長供案上供著幾枝白水仙,中間雞蛋黃的花蕊給蟲蟻蛀了。

她一向不愛對人訴苦,今日像是覺得唐姨娘有些過分蕭條,她故意與她比著苦,好叫她能感到些安慰,“我爹死得早,其實早死晚死也沒什麼差,橫豎他活著也是不中用。家裡的事情放任不管,要說在外頭弄錢,也弄不來錢,仗著自己是個秀才,既不肯去街上下力也不肯給人當賬房,家裡也沒有地。我娘一心向著哥哥,哥哥呢,偏又是爛泥扶不上牆。嫂嫂倒是厲害些,心裡的算盤打得那個響,離著八里地都能聽見……”

元崇朝屋裡指一指,珠嫂子捉裙進去,但見兩個人站得老遠。蔣文興在東牆下的書架上翻翻揀揀,月貞在西牆的書案前翻翻弄弄,老遠的背對著,像有些刻意避忌著的意思。

“什麼?!”月貞將她一把撈上來,“你說誰死了?”

來已來了,照例就要先去給霜太太請安。進門撞見二老爺正往外去,他要回京,擺席送他的朋友多,又是忙不完的應酬。

天色微亮,月貞又走到唐姨娘屋裡去。進院倒是靜悄悄的,想必還沒起。她正有些猶豫要不要進屋,就在場院內見個丫頭跌跌撞撞跑出來,像個蹴鞠似的,從門框撞倒廊頭柱子上,又由廊頭柱子上撞到月貞身上來。

月貞玩笑著說:“我沒吃過苦頭?我孃家窮你不知道?吃過的苦頭不比你少。”

她對月貞說:“其實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姨娘、我們姨娘死了,就掛在屋裡……”

要說打破這僵持的局面,全是靠一個偶然的契機。

這幾回撞,把人也撞散了架,這丫頭拽著月貞的胳膊,一徑向地上軟跌下去,“死、死人了、姨娘死了、死了人了……”

珠嫂子將他二人睃一眼,心頭漸漸疑惑,卻沒說什麼,只上前去拉月貞,“你還在這裡站著,唐姨娘來了,在屋裡等著呢。”

珠嫂子奉茶上來,唐姨娘一面幫著接手,一面低著臉愧笑,“你這樣一問,真是叫我心裡慚愧得恨不能一頭撞死。我病時,你為了叫我看看虔哥,還給琴太太罰了一頓,我還沒說謝你呢。你前些日子病了,我也沒來瞧,簡直是忘恩負義。”

唐姨娘也給她逗得笑一下,臉朝敞開的窗戶微微一偏,陽光把她的睫毛照得根根分明,它們細碎地抖著,笑意像是由哭相來漸漸沖淡的,平衡成一個苦澀的微笑。

“還有小半月。”她笑了笑,低下頭下吃茶。

唐姨娘看著她,目光有些哀婉的羨慕,“像你這樣也蠻好,沒吃過什麼苦頭。”

因好些日子不見唐姨娘,月貞生怕叫唐姨娘久等,走得氣喘吁吁。唐姨娘卻坐在榻上,把臉歪向窗外看天空看得出神,半點也不見發急。

唐姨娘靜靜聽她說著孃家的瑣碎,偶然低著下頦笑一下。待她吃茶的間歇裡,她長吁了一口氣,“我今日來,就是來向你辭個行,省得走的時候亂哄哄的辭不上。”

月貞見她說得如此誠心,也不好拂她的意,只說,“我改日自己去拿好了,哪裡好勞煩你屋裡的人。”

珠嫂子愈發覺得怪異,到底也沒說,跟著月貞出去,到廊下叫上元崇一道往屋裡趕。

看見月貞走過窗前,她笑著起身迎到罩屏底下,一手稍稍挑著簾子,“難得到你這裡來一趟,誰知你竟不在家。”

蔣文興也恰是如此,真要同她發生點什麼,給人知道,他在李家挖空心思得到的一切只怕要付諸東流。這是件很冒險的事,他很確定,不值得為她冒這個險。

她紅著臉,藉機岔開話,“這倒是,你們一走,好大的陣仗。回去的東西都預備齊了麼?”

月貞並沒從她的笑裡感到一點喜氣,糊塗地癟著嘴笑,有些淘氣,“要回去了你還不高興?回了京城,山高皇帝遠的,姨媽就是想找你的茬也找不著了。總不能千里迢迢按到京城去對付你吧,她最經不住顛簸的,才不肯走那麼遠。”

月貞送她至廊廡底下,她這裡的院門開在場院左對角,唐姨娘荏弱的背影翩翩然地繞在長廊底下,那影子長長地立在牆上,滑過了牆上窄窄的漏窗。

月貞盯著她細看一會,因問:“我看你臉色還是不怎麼好,是年前的病還沒好全?”

隔兩日,月貞還有些不放心,便藉著拿扇子的名目大早起走到那邊宅裡去。

月貞愈發不懂,“哪裡一樣?你從前在京城,跟二老爺好好的,回來才平白受了這麼些氣。往後能少回來就少回來吧,反正虔哥已經入了族譜了。”

“我不過是著了些風寒,沒什麼要緊,早好了。”月貞無所謂地笑著,“你要和二老爺回京去了吧?什麼日子動身?”

這廂吩咐了茶果款待,兩人一併坐到榻上。唐姨娘比年前瘦了一圈,穿著件藕粉色對襟短褂,紮在鵝黃的裙裡,腰間繫著條桃色的長巾子。巾子勒得很緊,細腰往榻上一折就能折斷骨頭似的。

月貞心裡覺得她有些不好,又說不上哪裡不好。只是她今日常彎著角,好像她的嘴天生就是彎著的,與自己也是有說有笑,卻是沒有半點光彩。她像什麼?像一個已死的人回魂回來,在夢裡與自己說了一陣子閒話。

臉還是那張臉,眉目裡仍經營著從前那種脆弱的悽美,只是整個臉盤子小了一圈,經營得比先前還慘淡。她如今的美似乎是從霜太太那裡借來了一縷怨,從琴太太那裡借了一絲恨,與她龐然的溫柔底色調和起來,是黃昏照不到的牆根底下的一片小小的陰涼。

一路走進去,又見臥房門簾子前頭跌著鎏金銅盆,灑了遍地的水。壯著膽子撩開簾子一看,架子床上頭的橫樑上墜下來一個女人,正正懸在床前,兩片銀紗帳在她身旁幽幽地飄著,她也幽幽地打著轉。

轉過來,是一張勒的紫脹的臉,吐著舌尖,翻著眼珠子。

月貞一下坐在灑了遍地的熱水裡,只覺渾身冰涼。

“這好端端的人,怎麼就吊死了呢?”

霜太太坐在榻上,一身肉窩作一團大大的疑問。

怎麼想也想不通,唐姨娘怎麼就吊死了呢?她這一吊死,叫玉樸拿誰打點給京裡那位蕭內官?

思及至此,霜太太不再是那抱著疑心皺著眉頭琢磨式的問,而是一霎如天塌地陷,在榻上陡地捶胸頓足,“你說說,這好好的人,怎麼就給吊死了呢?!我的天老爺吶,怎麼就給死了呀!”

這幾嗓子把月貞的魂也嚎了回來,她連著喘了幾口氣,便如翻雲覆雨,耳邊一下聽見亂七八糟的響動,似暴雨砸地。

一位管家跑進門來稟,“太太,人放下來了,請了大夫來瞧,確鑿是吊死的,大約昨天半夜就沒了氣了,早起丫頭端水進去洗漱才發現。”

“人呢?”

“擺在屋裡,等老爺回來呢。”

霜太太倏地從榻上立起來,急得轉悠兩步。然而急也急不出個頭緒,只得認命地坐回去,“成吧,放著等老爺回來,看他怎麼說。”

不一時連左邊宅裡的人也都趕來。琴太太進門瞥見月貞,疑了一下,走到榻上問霜太太,“怎麼了這是,好端端的人怎麼就上了吊了?”

霜太太愁得撐著額頭直哭,“我也問吶!好好的一個人,誰知就給吊死了!晨起天不亮,貞媳婦說是去她屋裡取件什麼東西,進門就撞見丫頭慌慌張張跑出來,說是死了人。貞媳婦進去打簾子一看,就見她掛在樑子上,這才跑來報我。 ”

死人到底是樁大事,琴太太只怕月貞牽涉其中,扭頭問:“你到她屋裡取什麼東西?”

月貞一點點聚起魂魄,啻啻磕磕地說:“前兩日,她到我那裡去,說是有柄扇子送我偏忘了帶,說回頭叫丫頭給我送去。我怕勞累她的人不好,想著今日自己來取,就,就遇上了。”

琴太太擱下心點了點頭,吩咐幾個年輕媳婦道:“這裡亂哄哄的,你們先回去。等二老爺回來了再說底下的事。”

人潮褪去,扭頭過來,霜太太還在那裡哭。琴太太將她的胳膊推一推,“姐姐,人又不是你害死的,你愁什麼?死了就死了,你還怕她孃家來鬧?”

霜太太抬起臉,“我倒不是怕她孃家來鬧,她自己吊死的,鬧得著誰?就是鬧到衙門我也不怕!我是愁她死了,蕭內官那頭如何交代?一會老爺回來,我還不知要怎麼向他交代呢!”

琴太太笑了笑,笑她沒出息,拈著帕子掃掃裙面,“原來是為這個,我倒給忘了。死都死了,也是沒法子的事情,二弟不過是說你兩句。”

輕貓淡寫的幾句稍稍穩定了軍心,霜太太細想,也漸漸不哭了,折著帕子把眼淚一點點蘸幹,“你說得對,難道為了個姨娘要拿我的罪不成?我才不怕他。”

這一亂便至午晌,玉樸從外頭趕回家來,與霜太太一齊騤瞿到唐姨娘房裡。人早給解下來擺在鋪上,換了身乾淨衣裳,是她在京時常穿的一件銀紅縐紗褂子,湖綠的裙。因為孝期,這些鮮亮衣裳自打帶回來,就從未上過身,此時再穿,配著那張紫脹的臉,早是物是人非的光景。

玉樸沉默地立在床前,背有些微佝僂。因為看不見他的面孔,霜太太在後頭兩手捏著帕子,心下益發忐忑,生怕他怪罪。

岑寂許久,玉樸嘆著轉過身來,向外間榻上走去,給身前身後,死去活著的兩個女人皆下了判詞,“她也蠢。你也蠢。”

詞是一樣的詞,但卻是兩種意思,霜太太知道。他說唐姨娘蠢,是含著一點憐愛與悵惘的。可說她蠢,那就是真的蠢,不帶一分一毫的感情。

她的確是蠢,給人心甘情願做刀子使。可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路可走麼?她嫁到李家來,就如同是賣到了李家,和此刻外頭場院內那些亂著指揮的管事,跑腿的下人有什麼區別?

不過是各司其職。她的職位是“太太”。

給安排到這位置上,就只能盡心竭力。她提著帕子追到外間,小心翼翼地坐在對榻,夠著腦袋問玉樸:“眼下怎麼辦?你回京去可怎麼向那蕭內官交代?要不,在這裡買幾個丫頭帶上去給他?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咱們杭州的姑娘長得水靈,挑幾個相貌好身段好的……”

話音未落,玉樸便道:“再說吧,人家看重的是我的唐姨娘。”

人沒了,只得另做打算,他嘆一聲,“蕭內官我那頭我再想法子去應付,眼下你先把喪事張羅著辦了。吊死了人,傳出去終歸是有些難聽,也不必在家大操大辦了,擱到廟裡去辦吧,停放些日子就送回雨關廂下葬。”

他說得有條不紊,三言兩語便將事情安排妥帖。用不著霜太太出主意,她反倒楞在那裡,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與惆悵。

她仍怕他還有餘怒未發,偷偷窺他。榻正對著臥房的門簾子,門簾子正對著裡頭的床。因此看他的側臉,一併也將餘光望到臥房裡頭去,彷彿是有個女人睡在他不露聲色的眼底。

她忍不住去猜想,他有沒有一點不捨與懷念。就像他每次離家,拋下她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點?

其實連玉樸自己也不知道,他沒這空餘的時間。仕途的路何其兇險,今日急浪明日朔風,根本沒有一點給他向後懷念的空閒。

他沒功夫哭,也沒功夫想,還有一班府衙布政司的官員等著為他踐行。所以僅是將唐姨娘的棺槨送到小慈悲寺停放的那日他跟著去一趟,吩咐了管家幾句,便先行離寺。

他那日穿的是通身牙白的圓領袍,領口袖口上金線繡著細細一圈相互勾纏的如意紋。那白與靈幡的慘白不一樣,帶著一點柔和的黃,使人感到親切溫暖。但他走過月貞身邊所刮過的風,又是比雪還冷的一種震撼。

月貞也數不清第幾回見識到愛裡的殘酷與慘烈,不過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她以為像琴太太與大老爺,或是霜太太同玉樸這樣的愛慘淡一些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老了,她也沒見過他們好的時候。

但她見過唐姨娘與玉樸好的時候,儘管兩個人年紀上有差距,但稱得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玉樸也的確寵愛過她,從月貞聽說的無數橋段以及霜太太的妒意裡。因此玉樸今時今日的冷漠,帶給她的除了震撼,還有懷疑。

人真能如此無情?

棺槨停放在小慈悲寺二重殿的偏殿內,不大不小,正夠容納一班守靈的下人。唐姨娘是姨娘,論不上要闔家來服喪。連虔哥也不必來,只派了幾房下人充作孝子孝女到寺裡隨靈。

月貞踅到棺槨前,將那烏木料子摸一摸,是一聲安慰與疑問。迎頭在棺槨那頭看見了疾,他立在那裡,岑寂的目光彷彿告訴給她一個答案。

人就是這麼回事。

月貞打了滴淚在棺槨上,她忙用帕子揩乾了,但水的印子還在上頭,洇成漆黑一塊,猶如一片灰敗的心。她沉默著走開,也沒有情緒去歪纏了疾。

了疾倒是喊了她一聲,“大嫂。”他走過來,語調溫柔,“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

陳詞濫調了,但真格法力無邊似的,給了月貞一點寬慰。她在殿門前回首對他笑一笑,傷心得淘氣,“你說我這個人是不是真的不吉利?自打進了你們家,這一年裡,都死了三個了。”

“這與你不相干。”了疾回以一笑。

闊別大半月,她這淚眼,終於不是為他哭的,使他感到另一種放心。經歷一番死,有些歷經滄桑似的,月貞也感到另一種平和。

了疾又問:“是姨媽許你來送的?”

月貞未系麻孝,卻穿得素淨,頭上還插著兩朵小小的白梔子花,也不知是不是有意這樣穿戴。

踅出殿外,珠嫂子她們在前頭走,月貞慢慢地在後頭與了疾並行,“我們太太本來不許我來的,說她只不過是個姨娘,又不是我們這頭的姨娘,犯不著來送。可我想,我到底與她相識一場,我再不來送,就沒人送她了,她的孃家又都在南京。求了太太一會她才許我跟著二老爺一道來。”

說到此節,她垂下頭咕噥,“二老爺倒走得比我還急。”

了疾半低著眼,彷彿早已預見這結局,格外平靜,“在我父親心裡,仕途前程,門楣體面最要緊。他過幾日要回京,有許多官場上的朋友趕著要替他擺席踐行,他急著去應酬他們。”

月貞偏過臉來,倏地望著他苦笑一下,眼裡噙著淚,“真是沒良心。”

似乎意有所指。

了疾埋著頭笑起來,“他當年也未必是如今這樣,聽說年輕的時候與我娘也有一段琴瑟和鳴。大嫂,人都是會變的。我不在紅塵,我倘若身在塵寰,也不知會不會變,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聽得月貞滿心酸楚,她定定的將他望住,凝著淚眼吐出兩個字——“冤家。”

是怨不是怨,是情不是情,真剩了滿腔無奈。

她快著步子朝前追趕珠嫂子她們,聽見了疾頓在身後說:“你只管放心,我這裡會替她念足七日的《地藏經》。”

月貞那泡眼淚撲簌而下,不過今日是可以盡情哭的,沒有人疑心,也沒有人怪罪。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門【戒賭】

李戒

直播算命:姻緣?你先活下來再說

阿甘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