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聽玉僧(五)

這一念間,晴日半出,暖雲初生,靈堂的沉寂漸漸被來客打破。誦經聲,唱喏聲,摩肩接踵地迎來送往,闔家遞嬗忙碌起來。

賓客弔唁後,男女分開,挪至靈堂兩面的耳房內歇息。男客是兩宅裡的男人坐陪;女眷則由琴太太同了疾的母親並兩位奶奶招呼。

琴太太先到了,客還零星。她不急著進耳房,由個老媽媽攙扶著,跨進靈堂來。底下丫頭忙搬來根杌凳擱在火盆前,先緊著她燒了回紙。

月貞跪在旁邊,挪轉膝蓋請安。琴太太噙著點淚花,低手拈帕蘸蘸她滿面的淚漬,“吃過早飯沒有?”

“趕著到靈前來,還沒吃過。”

琴太太些微板住臉,“這些老媽媽婆子們,鬼摧的似的。急什麼,卯時到這裡來就是了,怎麼早飯也不叫你先吃?還捱不捱得住?”

月貞點頭回,“捱得住。”

琴太太朝廳外望一眼,“這會在做法事,你暫且離不得。再捱一陣,一會晌午回房去吃好的,啊。”

說著叫跟前服侍的馮媽傳話給廚房,刺參鮑肚,總之不能虧待月貞。

天花亂墜的好東西,月貞聽得兩眼發昏,哈喇子險些淌出來,趁跪著,便磕頭謝過。

那兩籠溼噠噠粘成簇的睫毛呼扇呼扇地眨著,叫人不忍心拒絕。

慢慢將眼睛哭腫了,有婆子攙她起來,悄麼說:“奶奶去吃午飯吧,今日可以歇著了,明早再到靈堂來。”

無端端的,她說:“你們家的親友好多,虧得辦喪事,不叫我到跟前認人,否則這個那個的,把人腦子也繞暈了。”

一班和尚隨之止步,紛紛合十行禮喊“女菩薩”。

琴太太又再囑咐兩句,給馮媽攙起來,欲往旁邊耳房招呼女客。退到門外,回身看月貞,她跪向靈前,又哭起來,肩頭一聳一聳的,眼淚落不完,哀慟得時宜事宜。

但琴太太喜歡這樣小門戶的姑娘。門當戶對的媳婦,孃家勢力也大,輕易做不到她的主,人家有靠山。月貞好,孃家不可靠,落到她手上來,往後就只能聽她的。

馮媽忙點頭說是。

月貞跪在廳裡側耳聽覷,一行人轟轟烈烈地進了耳房去了。漸漸又添了新動靜,兩邊耳房裡都像是開了牌局,唰啦啦,唰啦啦……翻了一局又一局。

廊底下走來兩個錦緞素裹的夫人,疾步來拉她的手,安慰來安慰去,總是那些話。

了疾領著月貞朝另一條路上去。仍舊是他在前頭走,月貞捉裙在後頭小跑著跟。日影正中,她呼哧呼哧地喘著氣,臉上卻帶著笑。

其實月貞也是年輕姑娘,不過二十歲。但跟十四.五的嬌滴滴的千金小姐比,年紀算很大了。

“管她哪裡來的。”琴太太微笑著睇住月貞的背影,“曉得裝樣子就好,難得是裝得像。不跟現在的年輕姑娘,心裡想什麼都掛在臉上,白叫人看笑話。”

一班人走遠了,在那的曲折花磚路上。和尚們青灰的袍子曳擺著,一個個黑影排列著,像一繩上牽著的犯人在苦行。

背後忽然來客,吆喝了一聲:“哎唷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大公子怎的好端端的就沒了?太太請節哀!”

笑語寒暄,熱鬧非凡,喪禮成了個沸反盈天的集會。月貞錯亂得簡直不知作何情緒,該悲還是該喜?還是接著悲吧,總不會給人挑出什麼錯。

出家人最是與人方便,了疾隨手叫住個小廝引眾僧去飯廳,將手裡的木魚交給個和尚,“你們先去用飯,不必等我。”

那馮媽低聲向琴太太笑道:“咱們這新大奶奶真是的,哪裡來的這些眼淚?”

琴太太一回身的功夫,臉上已重掛悲愁,“就前頭成親那天,吃多了酒,迷迷糊糊地碰在桌子角上。真是天要煞我,叫我從此不知怎麼活!”

那僧立掌應了聲“是”,帶著眾人隨小廝去。

眾僧也收了神通,由了疾領著,到預備好的廳上用飯。這是規矩,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誤法師吃飯,因為他們受了十誡,是不吃晚飯的。一日統共兩頓飯,給耽擱了那還了得?

月貞不曉得廟裡的規矩,把跪麻的膝蓋搓了搓,趁亂碾上去,追上了疾,“鶴年,我不認得回房的路,你引我一程好不好?”

月貞敷衍地回了個禮,扇扇衣袖,兩隻又紅又腫的眼睛只顧水汪汪地將了疾望著,“珠嫂子又給派到廚房去幫忙去了,沒跟著我來。”

了疾回首瞥她一眼。她早曬出了一額細汗,浸得面板泛著粉,眼圈還是紅紅的,瞳孔給一上午的眼淚洗得澄明清亮。

了疾一貫不多話,卻忽然答非所問,輕聲勸她,“大嫂,你也該把這宅子裡的路記一記。從此這是你的家了,哪有家門也不認得的?”

其實月貞認得路,不過是尋個藉口。但這話還是猶如一記榔捶往她腦子裡敲了下。她來了這裡幾日便亂了幾日,大家不得空過問她,她也自慌自亂了幾日,沒有空閒想後事。

原來在這亂糟糟發昏的功夫,命運就一錘定音了——她死了丈夫,那個“發脹的饃饃”沒來得及為她打算以後,她像個沒吃飽飯的人,孃家回不去,還得在這條路上獨個朝前走。

她孃家一直沒來人,才辦過喜事的人家不能來弔唁,怕彼此衝撞。她也不得回門,統統給喪事絆住了腳。

她是一個人卷在這紅白漩渦裡,倏然感到些孤獨惶然。她朝前緊追兩步,將了疾背上的袈裟揪住一點,“你是常在那邊宅子裡住,還是常在廟裡住?”

了疾朝背後抬了下手,把袈裟一彈,將她的手振下去,“出家之人,自然是離家而居。大嫂怎的問這個?”

月貞又要抬手去扯他的袈裟,又想起自己如今是個正兒八經的寡婦了。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了疾雖然是個和尚,可也是個男人。

路上來來往往的家丁僕婦,恐怕惹人非議。她把手收回去,握在袖裡,在他後頭輕輕嘆息,“我在這裡,除了太太,就只與你多少算是個熟人。我想你在家多住些時日,我好放心些。”

了疾回首瞥她一眼,轉了回去,“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親朋師友,夫妻兄弟,都有散場的一天。”

說得月貞悲從中來,四下裡看看,已走進密匝濃蔭處來,周遭沒了人。

她鬼鬼祟祟地壯了壯膽,又掣住他的衣裳一點,“昨日太太還講,你母親記掛你,你就不常回家來陪陪她?廟裡有什麼好的,吃的白菜豆腐,睡的硬炕薄褥,哪裡比家裡?”

了疾向背後抬手,再度將她的手彈下去,“紅塵痴纏,六根不淨,還如何修行?”

他手裡的菩提珠子打得月貞手背一痛,卻不死心,再去揪住他一點袈裟。

然而又沒話好講了。他們不過說過幾句話,論親戚,這頭還有親兄弟妯娌,比他更近,她求不著他。

片刻的寂靜裡,濃蔭裡的蟬聲一浪一浪地翻湧出來,叫得天昏地暗。

了疾卻不再彈她的手了,回身睇她一眼,有些語重心長,“大嫂,天道機緣,即來則安。你不要怕。”

月貞被說中了心事,反倒不好意思地鬆了手,在後頭亦步亦趨,逞強裝樣子,“嗨,我倒不怕別的,誰還欺負我不成?只是這家裡我誰也不認得,前些日子只在房裡不見人,還不覺得。今天到這裡來,猛地一看你們家好多親戚,非富即貴的。我一個窮丫頭,怕往後與他們說不到一處去,丟你們的臉面。”

了疾放緩了腳步,一顆一顆地撥動著菩提珠,“阡陌萬千,並不是所有人都要走一條路。你過你的,他們過他們的。”

月貞上前走在他身邊,重拾了一點信心,“你們這些做和尚的總把事情說得簡單。”

“簡單點好。”

月貞斜上去睇他一眼,太陽光刺眼得緊,襯得他的側臉溫和而肅穆。但他的溫和淡得彷彿沒有熱度的,隔著敬而遠之的距離。

了疾將她送到月亮門外便駐足。門內有幾間空屋子,原本是用來招待逢年過節來的女客的。因為大爺死在屋子裡,月貞暫且搬到這裡來。

按琴太太的意思,等忙過後事,將那屋子重新裝潢過,再叫月貞搬回去住。

月亮門裡頭靜悄悄的,處處蟬嘶鳥啼,珠嫂子還在廚房幫忙沒回來。月貞捉裙上了兩個石蹬,回首招呼,“你要不進屋吃杯茶?”

了疾立掌在門下,朝有禮地微笑,“多謝大嫂,我不進去了。大嫂回去洗把臉歇一會,好用午飯。”

話音甫落,月貞肚子裡咕嚕咕嚕叫了兩聲,她臊得紅了臉,低頭把那不爭氣的肚皮望一望,“我其實不怎麼餓,我一向抗餓的。大概是哭得太久的緣故。可見哭喪也是個力氣活。”

正說話,卻聽窸窸窣窣的,有兩個丫頭擔著一個五層大食盒過來,喊了聲“鶴二爺”,又對月貞福身行禮,說是給她送午飯來。

月貞忙道謝,貼著洞門讓一讓,聽見了疾清潤的嗓音喊她:“大嫂,快進去吃飯吧。”

月貞餓得很了,不再與之糾纏,“耽誤你吃飯了。”

他嘴裡說不妨礙,然而終歸是耽誤了。大富人家,哪裡會缺一頓齋飯吃。可他們出家人不非時食。

因為送月貞,了疾錯過午飯,便餓了這一天。夜裡回到那邊府裡去,掌上燈,手攝心念做晚課,反省這一天的修行——

大體上是沒有什麼有損心德之事。除了做法事時開了個小差,單獨為月貞誦禱了一段經文。

他閉著眼想,不妨事,出家人憐憫眾生,月貞也不過是眾生的一員。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豪:從養龍開始做世界首富

魚太虛

什麼?廚子也要上戰場?

好想長胖啊

起來後人傻了!

喜歡巨海燕的方小琪